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文化龙乡 > 《北宋时期》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巨野河
巨野河西彩石地理之巨野河。旧时西彩石村土地与巨野河接壤,上世纪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私有土地入社后重新划界,特别是1958年巨野河上游建设狼猫山水库,两岔河村河两岸的土地入库区,公社把东彩石南部的...
隋唐宋永济渠故道流经今临西县哪些地方?
隋唐宋永济渠故道流经今临西县哪些地方?永济渠流向示意图。黄河北流是永济渠的成因,永济渠又是黄河北流的主要通道(特别是北宋时期)...
【行山走水】崂山水脉
【行山走水】崂山水脉。泉心河到牧场、到龙穿崮、子英庵口、崂顶,经常走山的山友都很熟悉这些路,路的基本走向就是泉心河。五龙河、石门河、惜福镇河、小水河、李村河、张村河、王埠河等向西流入胶州...
历史上黄河河源探索与河道变迁(转摘)
历史上黄河河源探索与河道变迁(转摘)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分述于下: 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 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
1128—1855年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对中国东部海域的影响
由于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速率要大大地高于长江水下三角洲,黄河水下三角洲中的生物成因碳酸盐矿物要比长江水下三角洲中的少得多,黄河入...
中国历史上的黄河八次大改道
第一次大改道:春秋战国时期黄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防以...
1855年黄河改道
从统计资料来看,晚清山东黄河行水共57年,有38年发生溢决,占行水年的67%,其中光绪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分别决溢达52次、40次、23次、19次(山东河务局编:《山东黄河大事记》,第361—371页...
清末黄河改道使得山东一带水涝蝗灾频繁1历史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所编《人民黄河》的统计,在1946年前的三四千年中,有文字记载的黄河决口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考北岸的铜瓦厢决口,一夜之...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