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宋永济渠故道流经今临西县哪些地方?

 司敬雪书院 2018-08-09

永济渠,宋代广称御河,它是京杭大运河的下段,为隋炀帝于大业四年(608年)所开。永济渠和开皇七年(587年)开凿的山阳渎、大业元年(605年)开凿的通济渠,大业六年(610年)开凿的江南运河,形成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的人工渠。它是世界史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它在历史上对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曾起过重要作用。

永济渠流向示意图

一、永济渠是“黄河北流”的产物

历史上,黄河屡在华北平原上肆无忌惮、摇头摆尾地北流,最终造就了永济渠,也促成了今天的海河水系。

早在先秦时期,黄河即流经今海河平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对大禹治水曾作过这样的描述:“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东过雒汭(今河南巩县境),至于大伾(今河南浚县东南),北过绛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九河,(《书·禹贡》记载当时黄河流至河北平原中部后,“又北播为九河”,《尔雅·释水》说是徒骇、太史、马颊等九条河,今已不能确指。今人多主张“九河”不一定是实指,而是黄河下游许多支派的统称),同为逆河,入于海。”此时称河为禹河或禹贡河。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宿胥口决徙,宿胥口大河断绝,黄水全行于漯川。自宿胥口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北与漯川分行,东经今滑县、濮阳、内黄东南、清丰北、南乐西北、大名东、馆陶东北,折向东行,经高唐西南折向北,至范县后,含禹河,在今天津以南入海。这是黄河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改道。

汉元封三年(前108年),“河(指黄河)复决于馆陶(治今山东冠县东古城),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至)渤海入海”(《汉书·沟洫志》)。即流经今馆陶北、临西南、清河东、景县南,至东光县复归大河本流。此次黄河北泛,在馆陶分出屯氏河。从此,屯氏河与大河(黄河)分水并流70年,至汉永光五年(前39年),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汉书·沟洫志》)。

汉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黄河又决高唐,分出鸣渎河。不久,在馆陶又分出屯氏别河(《馆陶县志》)。此即《水经注》所载:“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渎又东北,迳信成县,张甲出焉。”

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为统一北方,于“建安九年(204年)春正月”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使其成堰,在堰北开运渠十八里,“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据临西水利专家徐登阶先生考证,白沟当在今临西西部一带南北纵穿。

隋代,隋炀帝为了巩固北方政权,远征高丽。在曹魏所开白沟的基础上,于“大业四年(608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历史上称为永济渠,宋代广称御河。当时,该渠自河南内黄县进入(今河北)魏县,经大名、馆陶,入永济、临清(今临西中部),达清河。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商胡北决,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二月,杜充决开黄河南流入淮,以御金兵,黄河北流之局基本结束。其间流经华北平原80年。在此80年间,黄河泛滥39次。39次决口又多是贯御河(永济渠)北上,给沿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庆历八年的这次黄河北决,是一次大的改道,从而成为北宋年间黄河的主要通道,宋人称此为“黄河北流”。此时,黄河的基本走向是从今内黄至北京(大名)、馆陶、临西、威县、清河、南宫、青县,在天津入海。其中,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七月,大小吴埽决口,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四日,小吴埽复决等,泛水北流,皆入御河(永济渠)。

后来,由于漳河南徙,河水改道,今馆陶、临西段的永济渠逐渐断流并形成了今天卫运河的走向。在不少地方,旧的永济渠已被“埋入”地下。

综上所述,永济渠(大运河)当发轫于春秋战国,建成于隋代,繁华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黄河北流是永济渠的成因,永济渠又是黄河北流的主要通道(特别是北宋时期),黄河是永济渠的主要塑造者。

国家级临清古城遗址碑 今临西县城南仓上村

二、永济渠在临西的行经路线

据《元和郡县志·永济县(下)》载:永济渠在(永济)县(治今山东冠县北馆陶)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两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指永济县)入临清(旧治今临西县仓上村)。“…此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唐大历七年(772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以临清之张桥店(今山东冠县北馆陶镇)置永济县,以西临永济渠而命名永济。也就是说,唐大历七年之前,张桥店是古临清的辖域,也是古临清的一个重要乡镇。

古永济渠,因黄河淤积,历史变迁而不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今域内之卫运河(元代重开之大运河临清段则另当别论)。那末,古永济渠在今临西的具体走向到底是怎样的呢?

配合大运河的世界“申遗”,2011年2月邢台市文物处专家对古永济渠的走向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初步认定:它自馆陶县入境,过今尖冢(尖冢北:东经115°28′06.7″,北纬36°46′7.1″,海拔27米,河宽320米)、乔屯村西北(东经115°28′19.9″,北纬36°47′13.0″,海拔31米,河宽90米)、南蔡辛庄村西北(东经115°28′32.1″,北纬36°47′49.8″,海拔34米,河宽80米)、何寺村东2里许(东经115°28.8′14.4″,北纬36°48′27.2″,海拔22米,河宽120米)、郝庄村东紧邻(东经115°28′46.4″,北纬36°49′07.7″,海拔25米,河宽80米)、王庙村东2里许(东经115°28′45.5″,北纬36°50′02.1″,海拔20米,河宽110米)、仓上村南砖场东(东经115°29′13.6″,北纬36°50′32.7″,海拔20米,河宽80米)、龙旺村东(东经115°30′33.8″,北纬36°51′38.6″,海拔27米,河宽210米)、后堤口村西北(东经115°31′0.65″,北纬36°53′05.0″,海拔24米,河宽90米)、杨圈村东南(东经115°30′55.3″,北纬36°53′24.5″,海拔25米,河宽80米)、石佛村西(东经115°31′14.2″,北纬36°54′0.06″,海拔24米,河宽260米)、吕寨村东(东经115°31′30.8″,北纬36°54′43.1″,海拔20米,河宽80米)、常庄村北(东经115°32′56.4″,北纬36°55′26″,海拔22米,河宽130米),过郑楼村东,至今威县太阳庙村东(东经115°33′40.4″,北纬36°56′46.4″,海拔25米,河宽120米),出威县境达清河县域。

为了进一步弄清永济渠在古临清县城(治今仓上村)的流向,我们还特邀考古队的专家对临清城西一带的永济渠流向进行了详细勘察,勘察认定:古永济渠自今王庙村东而北行,至今仓上砖场之东北去,经今仓上村南南环路(东经115°29′8.6″,北纬36°48′27.2″,河宽65米)、临西四中南(东经115°29′28.8″,北纬36°51′6.2″,河宽65米)、临西县生产公司东南角(东经115°29′38.5″,北纬36°51′14.0″,河宽65米)、临西县电视塔南、古临清北城墙北数十米(东经115°29′58.1″,北纬36°51′19.5″,海河宽70米),至龙旺村东而北去。在钻探过程中,还认定今县联社家属院南、北城墙北的原仓上苹果园处(现已辟为民宅)疑为唐、宋永济渠码头。

对以上勘察结果笔者不敢完全苟同,依笔者多年来的地质调查和群众采访结果认定,古永济渠在古临清城西的走向应是自今赵樊村西头原樊村公社供销社东墙外的南北沟北流,走王庙村东、仓上窑场西的“白水滩”(应是永济渠断流后形成的一片洼地、后经历代淤积和平整土地而不见了踪影)再东北流,过今“连结渠”“渡江桥”北百米左右处(此处开挖渠道中见有河床痕迹和河沙、贝类遗存),又东北行过今仓上旧村址老槐树西东北行,到四中东南(原勘探点)、县生产公司、龙旺村东而北去到后堤口村西北角(原勘探点)北行。

2016年5月,县规划开挖陈庄至林沟的燃气管道,过仓上老村大槐树南15米东西路穿行。开沟时,在大槐树西南60米左右处发现一古河床,测得古河床东西宽80米左右,地下泥土典型,河道坡降明显、自然,泥土中的包含物有贝壳、蜗牛、唐宋瓷片等,当系永济渠古河道无疑。值得说明的是,原来钻探中认定的勘探点较此处河道遗存点中心距离偏西百多米。由此可证笔者在前的判定基本正确。老槐树当系永济渠东岸的遗存。

此处是永济渠临西段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处勘得渠影的地方。

古永济渠在临清古城四周是“一水两用。”它既是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又在城之南端岔出支流,作为古临清的护城河,流走于古城之四周(其东护城河利用了汉屯氏别河故道),加强了城防建设。此故河道当在今陈庄村中部(或稍偏东一带)北行(此次勘察因地下水太大等原因,未得进行)。另在古临清北城墙北的流向,不是顺城墙而东流,而是东北流,至今龙旺,从而在此处形成了一个大的“扇面”。所以民间称其为“月洼”。

永济渠自隋代开凿后,历代屡有修浚,水流的走向也屡有变化。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九月,魏州刺史卢浑开永济渠,使永济渠的运道更加畅通。宋代,是永济渠水患的多发期,黄河曾多次决口,顺永济渠北流。崇宁元年(1102年),诏开临清坝子口,增修御河西堤(即今“鲧堤”),开置斗门,决大名、恩、冀、沧州及永静军积水入御河。崇宁二年(1103年),又修御河西堤。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二月,东京留守杜充为御金兵,决黄河南流入淮。从此,黄河北流之局基本结束。永济渠失去了上游来水的补充,以至于(金)“宣宗迁汴,(永济渠)故道湮废。”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建都大都(今北京)后,对大运河中段——临清至扬州段进行改造,截弯取直,大运河不再从今临西县中部纵穿,而改走今聊城至今临清入今卫运河。

县内隋唐宋永济渠(御河)故道勘探工作

元代对大运河的整治是分段进行的。其中,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淮安经扬州至长江的扬州运河,大抵为隋代之旧道。徐州至淮安段,借用黄河下游段,自山东临清(今临清市,原堂邑县会通镇、曹仁镇)经东昌(今聊城)到东平路须城县西南安山的会通河,系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凿。通州至临清(今临清市)为御河。大都(今北京)至通州为通惠河,系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由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惠河自昌平白浮村穿过大都、东至通州,与白河联结,全长160余公里。至此,从北京至杭州三千多里的南北航道又部分改道完全贯通。它对沟通南北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洪武二十四年(1341年),黄河在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决口,临清至济宁段的会通河淤塞报废。永乐九年(1411年),帝命宋礼开会通河,引汶水和泗水入其中,卫河与之合。此次修浚,沿线建闸38座。之后,又派员在淮安到扬州一段修筑堤堰,以防淮水侵漕和大运河水分泄。至永乐十九年(1415年),重疏大运河成。至此,这条新的京杭大运河达到了畅通。到清中期,大运河仍在发挥着作用。由于战争等原因,大运河得不到及时疏浚,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今山东境内的北运河除东昌至临清一段90余里外,几如平陆,整个大运河已不能沟通南北。

总之,经过元、明两代不断地修浚、改造,永济渠逐渐摆脱了它的行经路线,并在今临清使汶、卫二水相合,从而形成了元代以后的大运河和今天的卫运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卫运河又是古代的屯氏河、屯氏别河、清河、白沟、永济渠等河流沿变而来的。

另外,关于古永济渠在今临西的具体走向,还有两点应予补充和修正。①永济渠从今尖冢北的勘察点向南没有勘察,根据河流走向和社会调查综合分析,向南应走今东、西尖冢之间——即原来的旧沟(大坑)南行入今卫运河南北段(此路线和尖冢北的勘察点南北为一线)。②永济渠自今郝庄村东紧邻处北行,应走今赵樊村西头(原樊村公社供销社东墙沿)直北而行,至今王庙村东二、三里的“岗子(鲧堤)”东,直北行到今仓上砖场西的“白水滩”。比原勘探路线偏西。此两点补充意见赘于篇末,供今后的研究者参考。

后赵临清卧牛坑、北魏——金临清古城、明清仓集镇遗址、今仓上村方位图

三、永济渠对其沿线的影响

永济渠及整条大运河,本来是为军事需要所开凿的人工运河,但它却成为之后中国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南北水路交通大动脉,在此后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沿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受黄河北流的影响,也给沿线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古临清城而言,可谓“兴也御河(永济渠,宋代广称“御河”),盛也御河,废也御河。”

首先,永济渠在其沿线造就了一大批明珠城市。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最便捷的交通就是水路。所以,古人“城多依水而建,民多依水而居。”因为有便捷的交通环境,所以,在永济渠沿线便自然地萌生出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明珠城市”。其中,北魏所建“水西临清”便是生动的例证。北魏“水西”临清建治,之所以选择了今临西县仓上村(有证据表明,北宋甚至以前今仓上村名“南赵亟”)东的南、北月洼,其原因是因为此地东邻汉屯氏别河(故道),西邻后来开挖的永济渠。依靠了永济渠的便利交通,经过一些年的发展,北魏临清至唐代成为“望县”。它袤六华里,广三华里,总占地面积十八平方华里。城内东西路从南往北数起,至少有衙前路、衙后路、官仓路、文庙路、寺前路、寺后路等。其中,东通今山东临淄(淄博)、西达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的齐、赵古驿道,还从今“南环路”一带东西通过,古城内还设有驿站。以“钟鼓楼”为中心的南北大街纵穿,把城内数条大路串联起来。其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城内之县衙、钟鼓楼、文庙、武庙、奶奶庙、县官仓、净域寺等建筑星罗棋布,另有一些私家园林(如今陈庄村西头的花园)点缀其间,城内建筑鳞次栉比,店铺林立、市井繁华、码头兴隆。城西的永济渠及周边的护城河水波粼粼,齐、赵古驿道上车马喧嚣,人来轿往,热闹非常,真个是人间天堂。

在古永济渠沿岸,除繁华的临清县城外,从临清古城北上,有宗城(治今威县邵固)、贝州(治今清河县城西北)等城市。从临清古城南下,有永济县(治原临清之张桥店,即今山东冠县北馆陶)、馆陶县(治今山东冠县东古城,金代移治永济镇)、魏州(治今大名东北)等城市。这些城市,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永济渠两岸,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其次,永济渠沟通了南北交通。

北魏临清县衙大堂遗址

隋代大运河开通之后,使大江南北的交通成为安流,人们不再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感慨。唐、宋时期,北魏“水西临清”达到了极盛阶段,当时,官、民人等的南北交通多取道于此。另外,南来北往的商船,帆桅如林,南方的粮食、木材,北方的土特产品运量极大,繁华的商船、码头,给古临清带来无限商机。当时,临清还是南方粮食的集结地,并建有北方地区最大的粮仓——临清官仓。时临清官仓是军用民需粮食的主要储备库和中转站。据传:宋代的包拯放粮还来过此地呢,故流传下周边村庄不论多远,均离临清十八里的传说,因为当时是以十八里为放粮半径的。唐末五代时五十多年的战乱,各军阀也都以争夺临清仓为主要对象,从而引发了如“周德威临清保粮道”的许多次战争。这样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宋代统一之后方告结束。

第三,永济渠带动了沿岸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

永济渠的开凿,使沿河两岸水运发达,货畅其流,从而促进了沿线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水运,促进了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使一大批农民转为手工业者和经商人员。一些织蓆编篓、陶器和砖瓦烧造、绢帛织造等各种手工业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从唐、宋考古中即可见一斑。如今修老官寨隋、唐砖窑、王庄唐代砖窑、仓上“堂台子”处临清官窑的发现等,都说明唐、宋时期临清的手工业发展之盛。另外,从考古发现遍布于今临西境内的唐代墓群也可以看出当时临清的人口之盛。另据史料记载:“唐开元年间,河北中南部地区桑树遍野,户户机杼,丝织业非常发达。”

在给沿线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永济渠的水患还直接导致了宋熙宁五年(1072年)古临清的废县为镇,“旋复置”,以及金天会五年(1127年)县治所的最终东迁——古临清县治所移出了今临西境。

古老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一起,2014年6月22日被联合国批准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唐净域寺

杨遵义,1946年生,临西县杨庄村人,邢台师范学校毕业。1964年参加工作,初从教,后任临西县农村工作部部长等职。2007年退休,退休后从事临西县历史文化研究工作。为河北省农经学会会员,河北省金石协会会员,邢台市收藏协会会员,临西县经济团体联合会副会长,临西县书画协会理事等,著作有《清渊寻古录》、《榆阳古城》、《万和庄的传说故事》、《万和三圣》、《临西古今人物》(副主编)、《法通圆梦万通寺》、《泥土集》、《秋韵集》等。

关注推荐“临西县历史文社”

给你的朋友们认识吧

历史是神秘的,是断层的,是令人向往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渴望了解这块土地的曾经,但又不耐其中的枯燥乏味,在这里,让我们用年轻人的方式,结合临清,临西等县市的传统文化,用最年轻的态度,为您还原一个临清州,了解临西县(古临清)人文历史,从这里开始!今日头条号“临西县历史文社”、搜狐号“临西县历史文社”、QQ看点平台“临西县历史文社”、百家号“临西县历史文社”等将同步进行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