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大运河18 南运河简介

 中正仁和厅 2020-01-14

    走过天津三岔口,再往南就是南运河了。

南运河地图

认识大运河18 <wbr>南运河简介

  南运河原为古老河道,后经人工开凿,为京杭运河的北段。

    南运河是在三国时期曹操开挖白沟基础上开始形成的,隋唐时期称永济渠,宋金演变成御河,明清时期称卫河。今称南运河实则是山东临清到天津段,也就是卫河的下游的一段,基本上指的都是河北地区的一段运河,只是称谓不同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并无卫河。后因春秋时卫地而得名,是由古代的白沟、永济渠、御河演变而来。

    战国时代以前,由于古阳堤还没有筑成,(古阳堤是最古老的黄河堤防,起自河南武陟县木栾店,经获嘉、新乡、延津、卫辉、浚县,终至于滑县。它兴起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统一完臻于秦,具有相当规模于汉。清《一统志》记作“汉堤”,《河南通志》称“太行堤”。)所以在丹、淇二水之间的所有发源于太行山前的泉、溪、河流和山前平原地面水,都直接泄入黄河。古阳堤筑成后,阻断了丹、淇二水之间的太行山前泉、溪、河流和山前平原地带地面水注入黄河的通道,使水集于吴泽陂(获嘉县境内),沿堤东流而逐渐成河。因泥沙导致堤北古黄河滩地形成背河洼地,吴泽、汲城、柳卫等坡地亦即形成。从而,使丹、淇二水之间所有发源于太行山前的泉、溪、河流和山前倾斜平原地带的地面水汇于新乡的合河,经卫辉市向东北的背河洼地至卫辉市小河口村与淇水汇合于宿胥口(今浚县地壕村)流入黄河,即形成我国古代早期的卫河上、中游。由于河水系山泉水组成,河水清澈透明,与混浊的黄河水形成鲜明的对比,故谓清水或以后的清水河。 

    东汉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渡河攻下黎阳(今浚县附近),北征邺城袁尚。建安九年(204年),兴建了“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的白沟水运工程。 

     由于白沟运河南通黄河,北通滹沱河,因此它开通以后很快成为通向河北地区的重要通道。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命董昭在河北一带开凿运河“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袁)绍所厚,故(袁)尚兄弟归之,数入塞为害。公(指曹操)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 白沟运河与平虏渠的相接,其古道大致为今天的南运河中的的一段。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组织开渠引漳水过邺入白沟,转通黄河,渠名为利漕渠。利漕渠联结了漳、卫两河。

  三国时期的开通的白沟、平虏渠、漕利渠,使河北地区原本并不相通的自然河流沟通起来,成为沟通河北南北地区的水运干线,为以后海河水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但因为北朝时期战乱,缺少管理,河道淤积,黄河倒灌致使通航遭到严重的破坏。到了隋代,虽然可以局部通航,但是能将各条河流联系起来的航运已经不复存在。 

认识大运河18 <wbr>南运河简介

  隋炀帝为了收复辽东被侵占的土地,遏制高丽势力的发展,决定对高丽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在涿郡地区建立大本营,用来进行军事物资储备,以供前线作战需要。再者河北一带自北魏以来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为国家所仰仗。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该段运河自今河南武陟西北沁水北岸开渠,引沁水北向经淇县,利用曹操所开白沟,至陶馆,以下另开新渠经临清(今河北临西)、德州(今山东德州)、静海,至独流口折向西北,又经永清与漯水,达于涿郡。永济渠南边是引沁水达于河,北则通涿郡,其实永济渠只有白沟到天津段是利用曹操开挖的白沟―清河―平虏渠这条古道。永济渠不但利用曹操开白沟时期的清水和淇水作为水源,更增加了沁水作为水源,大大增加了水运通道的流量。 

    永济渠自内黄以上同今卫河,自内黄至武城在今卫河之西,自武城至德州在今卫河之东,自东光至独流与今南运河基本相同,因而可以说,永济渠替代了卫河。 

  “隋氏作之虽苦,后代实受其利焉。”隋代开通的永济渠为唐代提供了交通便利,唐代对于运河的建设重点放在对现成的运河网的改建和管理上。永济渠在唐代是以清水、淇水共同作为渠首水源的。唐代为了防止和减少洪水对永济渠的冲击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保证了永济渠的畅通。除了开挖减河、修筑提防、蓄水滞洪这些防御措施外,还对永济渠进行扩建,增开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支渠有的用来通漕,有的用来灌溉。如开魏州西渠、张甲河、长丰渠、沣水渠、通科渠、平虏渠等。唐朝以永济渠为主干线和这些支线运河组成了华北平原的水运网,但是因受安史之乱的战争破坏,直到北宋时期才重新焕发生机。 

    宋代改称永济渠为御河,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至清代,临清至天津一段,称为南运河。临清以上至河南,仍称卫河。

认识大运河18 <wbr>南运河简介

认识大运河18 <wbr>南运河简介
  北宋时期的永济渠在局部地区仍在使用,但是总的名称改称御河。“御河源于卫州共城县百门泉,自通利,乾宁入界河,达于海。” 可以看出御河以百门泉为水源,不再以清水和沁水为水源。北宋只是管理御河中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到巨马河、界河的一段运河。北宋时期开始设管运河水运的官员,称河北转运使,欧阳修就曾担任过此职。北宋一代对御河进行了多次疏浚,有的局部改道但总的来说断断续续维持着通航直到北宋的灭亡。从南宋初年黄河向南迁徙,御河免受黄河干扰,直到元代还可以通航。

    金代时两件事对御河有极大的影响。一是黄河南迁,夺淮河河道入海,使御河摆脱了黄河的干扰;二是金朝迁都,从上京迁都到燕京,御河成为自南而北的重要运道,便加强了对御河的管理。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规定凡漕河经过之地,设置专门人员营护堤岸。还在沿河的地方设置仓储。这个水运系统以御河为主干线,将河北地区联系起来。这个水运系统在金朝都城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城市内日常生活用水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元朝定都大都,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元政府对隋唐大运河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治和开发,将整个中国的大运河由“人”字形改走直线形。随着会通河的开挖,水运交通的便利,大量的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京城。 

认识大运河18 <wbr>南运河简介

  明清两朝对大运河的治理,主要是围绕解决水源、保护河堤、疏浚河道、治黄保运、利用河闸围堰以控制调节水量等问题展开。其中“治黄保运”为运河治理的主要目标。明成祖迁都北京后,需要长期依靠京杭运河进行漕运。明代的卫河包括临清到天津这一段运河,“自通州而南至直沽,会卫河入海者,白河也。临清而北至直沽,会白河入海者,卫河也。”明代多次对运河进行疏浚。

    清代为了增加卫河的水源,对卫河干流及各支流进行治理,拓展了上游诸多水源。清代还在卫河设置官闸和民闸,来保障运河航运所需要的水,对卫河水源的分配和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以保障运河的正常通行。 

  从曹操开通的白沟运河和平虏渠,到隋朝时期的永济渠,到宋元时期的御河,明清时期的卫河,这条运河河道位置在各个时期也或多或少有些变化,但是基本上是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尽管经历了河道迁徙、含沙量高造成的淤积断流、黄河的困扰、降水量不稳定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条运河仍旧延续了1800年。直到近代海运和铁路运输兴起,到清朝末年废除漕运,运河的交通运输的作用也日趋下降。

    卫运河承接上游漳河、卫河两大支流的洪水,史载“每岁必决”。 明清时期,在南运河上先后开辟了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捷地减河、兴济减河、马厂减河等,主要目的是分泄洪水,保证漕运。虽然开辟了减河,但每遇洪水,常常是保了漕运,而减河两岸仍为一片汪洋。

        清前期,南运河上的减河曾一度发挥过很好的作用,但这些减河分洪后极易被泥沙淤塞。统治者认为,建闸不难,而挖数百公里易淤之减河则非易事。加之清朝末年清政府愈趋腐败,水利失修,管理混乱,光绪年间曾出现“有闸坝堤堰无一不坏,减河引河无一不塞”的混乱局面,最终导致了兴济减河、哨马营减河全部淤废,捷地减河、四女寺减河的排水能力大大降低。而主要排水河道只剩马厂减河了。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南运河经过几次治理。

    1951-1953年,开挖独流减河。

    1957~1958年和 1971年,两次治理卫运河、四女寺减河(漳卫新河)。在四女寺至大王铺段循金钩盘河旧迹开挖了岔河,与四女寺减河统称为漳卫新河。

       1967年,开挖子牙新河。

       经过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有效保障了南运河的防洪和京沪铁路的安全问题。

    当代,南运河以东有京沪铁路和京福公路,为确保这两条交通干线的畅通,南运河还以右堤为主,左堤为次,承担着防洪大堤的重任。

(所有资料均来自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