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等着l70smp782j 2020-03-02

山东省西部与河北省是以河流为界的,它的上游是发源自河南与山西两省交界处太行山脉的卫河,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的徐万仓村与同样是发源自山西省太行山脉的漳河汇合后叫做“卫运河”,直到山东省德州市的四女寺水利枢纽汇入南运河,卫运河全长157公里。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卫运河起始点,红圈所示

对于这条河流,某知识百科上是这么介绍的:

(卫运河)历史悠久。秦汉时期称为清河,为黄河故道,因水清而得名;隋唐两代是永济渠的一部分,宋代称御河,元代临清到四女寺成为著名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民国后始称卫运河。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某百科介绍卫运河

看来这条河流是承载着许多历史和故事的。但是如果有心人去看由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隋朝地图时,会发现今天卫运河的河道与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河道并不在一起,两者之间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仅有两个点相交,在一些地方的今、隋两条河道直线距离相距最远甚至有20、30公里。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中国历史地图集》隋代时的永济渠和今卫运河河道示意图

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河道与今天卫运河的河道是真的有一定距离的

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是个千年古县,在战国时期属赵国,当时在一座名为“陶”的小丘旁边设置了馆驿,因此得名“馆陶”。在西汉初设馆陶县。清朝、民国时期各版本的《馆陶县志》均记载“城西北七里有陶丘,赵置馆于其侧故名馆陶”。这个城指的是当时的馆陶县城(今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与今天的馆陶县城隔卫运河相望。

唐朝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对馆陶记载:“陶丘在县西北七里,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从馆陶的县志和唐朝时期的书籍对比,可见两者对馆陶县城位置的记载是相符的。同时在《元和郡县图志》里记载馆陶县的河流中,就有了永济渠:“白沟水,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亦名御河,西去县十里。”

也就是说永济渠曾用名是白沟或者白渠,隋炀帝时成为永济渠,因他在渠里坐龙舟走过一趟,也被叫做御河。这些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永济渠离县城的距离,“西去县十里”,离当时的馆陶县城有10里远

当然古人表达远近基本上都是个大约数,再加上唐朝的里和今天的华里也有差别,因此无法从这些记载中确定隋唐永济渠的准确位置,但也基本可以确定隋唐的大运河永济渠的位置应该在今天馆陶县城西侧才对,这里距离卫运河道有3、4公里远的距离。从这一方面看,《中国历史地图集》里绘制的这一带的地图还是相当精确的。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今、隋两条河道及馆陶县城、东古城镇位置示意图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说今天的卫运河就是隋朝永济渠的一部分呢?

在《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里,可以看到永济渠的前身是白沟水。说起这个白沟,也很有历史。

我们的黄河母亲河下游在历史上以“善淤、善决、善徒”而著称,白沟的前身就是黄河的某条改道后遗留下来的河道。周定王五年,黄河自宿胥口(今河南省浚县、滑县一带)决口、改道流向东北,原河道在承接了上游的淇水、荡水、洹水等河流的来水之后就成为了一条新的河流,这就是“白沟“,并且由于白沟水比相邻的漳河、黄河清澈,白沟下游也称为“清河”。

东汉末年,曹操先因攻打袁绍,后又经营河北之地建设邺城,就依托天然的河道白沟,将其疏浚、开凿成了运河,通过白沟的运兵、运粮,将中原的洛阳和河北的邺城紧紧联系到一起。到了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时,黄河以北到涿郡的永济渠段也是利用了这条“白沟”。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因此可以说正是因为古黄河,才创造了白沟、永济渠的河道,白沟、永济渠和黄河有着最直系的“血缘关系”。不但如此,黄河还对隋永济渠河道向今天卫运河河道的位置“蠕动”、“前进”、“转变”也是发挥了主导作用

前面也说了,黄河下游有着善决、善徒的特点。但是它的决和徒也是分着时间段的,它的变迁情况共分为七个阶段:

1、战国初期以前的记载缺少阶段,黄河下游呈无河堤、漫流状态;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虽然已经开始建设堤坝对黄河河道进行约束,但这个阶段黄河决口、改道较多。

3、东汉至北宋前期,虽然在东汉初有两次大的决口与改道,但经过王景在东汉明帝十二年(公元69年)治河之后,直到北宋初,黄河进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安流期。

4、北宋庆历以后,黄河进入了频繁改道、决口期。

5、金代到明朝弘治初年,因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人为决河使黄河向南由淮河入海,是黄河向南流的开始。

6、明弘治至清咸丰,这一时期黄河干道基本固定,维持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

7、清咸丰五年以后的河道,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的河道。

在这七个阶段中,与永济渠河道变迁有关系的主要是第1阶段和第4阶段。第1阶段是周定王五年的黄河改道后留下了白沟,使得曹操以及后来的隋炀帝有机会利用开凿成了运河。黄河促使隋永济渠的河道移动到今天卫运河河道位置就在第4阶段。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宋代因黄河改道造成永济渠一带拥有众多的河道

这一阶段,按照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地理》记载中是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大徒开始的,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北)决口,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合御河(今卫运河、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黄河“北流”。

其实这是在历史学家、学者们在比较宏观的角度上来研究的黄河决口和改道,而在今天卫运河周边的馆陶、大名、冠县的县志、水利志里对黄河的决口、改道情况,记载的则更是微观和详细了: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河决大名府郭固口(今馆陶县),次年正月修复。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北)决口,向北流经大名入卫河,流经现馆陶西、临清西、东江西至沧县西北与漳河汇流,从青县天津入海,宋人称为北流。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北流入永济渠,永济名渐废,广称御河。

至和二年(公元1056年),河决大名、馆陶。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秋7月,新堤第四埽决,漂溺馆陶、永济、清阳以北。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7月,河决大名永济县,境新堤第四、五埽决,漂馆陶、永济、清河以北。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七月,大小吴埽决口。

元丰四年四月四日小吴埽复决,泛水北流直往御河、黄河流径卫运河。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从北宋庆历初的黄河决口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二月杜充决开黄河南流入淮,黄河北流结束,时间有80多年,根据《海河史简编》介绍,黄河决口、改道近40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决口改道如此之我,黄河对水流流经地的地貌改变是巨大的。

以永济渠的变化为例,由于黄河含沙量巨大,黄河水流在夺取永济渠的河道之后,极容易把河道淤塞,如果再有新的决口、改道将无法再走老河道,只能去再冲开一条新河道,就这样经过多次的淤塞、冲新河道,再淤塞,再冲新河道,反复下来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貌。并且宋朝后期属于“多事之秋”,朝廷的精力被牵制在了应付国内农民起义、国外辽金侵犯上,根本无法对黄河进行整治,对永济渠进行疏通。北宋灭亡后50年,南宋名臣范成大出使金国的时候,他在《揽辔录》中记载永济渠“河已塞”,大部分河段已经断流。就充分说明了黄河决口及改道对永济渠河道的破坏、改变。

永济渠被黄河改道、决口导致淤塞和断流,虽然在宋朝后期不能再使用了,但宋朝之后的朝代肯定对运河的运输有需求的,只要局势稳定下来,选择通航条件较好的河段,把它们重新开凿、疏浚,与黄河改道没有受影响到的永济渠河段联系在一起,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虽然河道的位置不同了,但仍然是大运河永济渠、御河。

是什么时候由隋永济渠的位置改变到今天卫运河河道位置上的呢?

黄河多次改道、淤塞、冲刷,形成了众多的河道,那么究竟是哪一次的黄河改道后冲刷出来的河道,在什么时间被重新疏通成为今天卫运河的河道呢?由于黄河改道、决口次数太多,无法研究出是什么时间决口形成的河道就是今天的卫运河河道,可能是一次改道的结果,甚至也可能是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综合作用、逐渐演变的结果。

对于永济渠的淤塞,早在北宋时期也进行过修缮,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神宗诏令提举官程昉疏浚御河。但由于当时黄河改道频繁,小范围的疏浚无法改变大局。至于金朝时,虽然对于漕运有较大需求,但是据吴宏岐的《略论金朝的漕运》中所述,金朝的漕粮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沧州、山东省西北部的恩、景、清、献、深五州,而对于卫州、浚州、滑州、大名府等御河经过、农业发达的地方,金代的《河渠志》没有记载它们的粮仓设在哪里,由此可见北宋时的黄河北流对御河的破坏,在金朝时仍没恢复,可能在金朝也开始对御河进行维修,但还没等修复完成就已改朝换代。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金朝时,永济渠和今天卫运河仍有不重合之外

另外,金朝没有完成对今天卫运河段永济渠修复的证据就是馆陶县城的搬迁,估计是在北宋时期黄河的频繁改道、决口使馆陶县城以及周围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城垣被毁、土地无法耕作,并且极有可能在县城附近形成了一条较大的河道,这条河道后来就被元朝疏通成为了新的永济渠、御河。但在金朝时,由于黄河水还不断北流,不得不将馆陶县城从今天的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北迁30里到了今天山东省冠县的北馆陶镇。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金代馆陶县城的搬迁

定都大都(今北京)的大一统国家元朝,对于漕粮是有着极度渴求、需求的,充分利用永济渠老河段,并且对因黄河改道损毁严重的选择适宜行船河道进行改造、疏通,将新、老河道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在整个元朝时期都十分重要的南粮北运通道——新的永济渠、御河。

有人说元朝不是在运输漕粮方面还进行了两个重要的举措吗?一是开凿了会通河,从临清向济宁新开了运河,避开了中原地区,联系了隋朝大运河除永济渠、通济渠之外的河段。二是开通了海运,甚至为了节省里程还在山东半岛开凿了胶莱新河,实行海+运河+海的方式。怎么实行了这两项重大工程,还要修整、疏浚永济渠呢?

其实从元朝开始到结束,漕粮走永济渠到大都的路线一直在运行。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河渠考篇这么记载:元初粮运,自浙西入江淮,朔黄河至中滦,陆运至淇门,由御河舟达于燕。

就是漕粮从江南入江淮,从黄河逆水至中滦(封丘)旱站,然后陆运180里到淇门(今河南浚县城西南30公里处)入御河。再以船水运到大都。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中滦到淇门要走180里旱路

这条粮道有多重要?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专门成立了京畿、江淮都漕运司就可以看出来,江淮漕运司运粮从江南运至中滦,京畿漕运司负责由中滦运至大都。

并且在海运以及会通河开凿通以后,这条路线也是一直存在、使用着。这是因为新开辟的两个粮道都有些“不给力”

1、海运粮食持续的时间不长,仅在至元二十年(1283年)至天历二年(1329年)间,不到50年。主要是耗费民力大、押运粮食官员和付运费的出纳勾结贪墨太多、海况太差及盗贼多等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的。就连意图节约海路里程修建的胶莱新河,也因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大等原因仅坚持6年就放弃了。

2、新开凿的会通河在开通之日起,就始终受到水源不足的影响,仅能行小船运力受限,元朝后期的黄河几次决口改道,流向均是今天山东省西南,也造成了会通河的淤塞。

从以上海运以及会通河的使用情况来看,走永济渠的运输漕粮是始终不能放弃的“生命线”,为此整个元朝时期都没有放弃过对永济渠、御河的维护、疏浚。也正是元朝长时间的使用及维护,永济渠、御河的河道最终固定到了今天卫运河的河道。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元朝时期的御河已和今天卫运河河道重合

据《馆陶县志》、《馆陶县水利志》记载: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为解决卫河水量不足,由临漳境内引漳河一支,经成安、广平至馆陶县孙庄入卫运河,以利漕运。此河道经120多年后淤塞,后又疏浚。

馆陶县孙庄今天位于卫运河西侧,因此从上面这个记载来看,元朝时候的永济渠、御河河道已经就是今天卫运河的河道了。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馆陶老地图,红圈处为孙庄

另外《冠县志》也记载:元泰定元年(1324年),因水量不足引漳入卫。

《馆陶县志》:至元九年(1349年),夏四月,诏修河堤。

元朝结束于1368年,在其结束前20年左右的时间,还由皇帝专门下诏维护河堤,永济渠、御河对元帝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元朝之后,明永乐年间,决定重开元代开凿但淤塞的会通河,对会通河采用改进分水枢纽、疏浚运道、整顿坝闸、增建水柜等手段,彻底解决了困扰元朝的运河缺水问题,终于使大运河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相对于元朝京杭大运河的繁荣,隋大运河永济渠段则逐渐沉寂了下去,不过在明、清时期,这条河流还是河南省黄河北部、直隶省南部地区漕粮北运的主要通道,还可以显现着隋大运河辉煌时的余晖。

山东、河北两省之间的卫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吗?

去年盛夏时节干涸的卫运河道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交通条件的进步,到了近、现代,铁路、公路、航空等新型的交通方式把河流运输这种传统方式在中国北方逐步取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河流上游大修水库造成水源减少,更是让这条古老运河雪上加霜,除了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短暂的时间内有过运输之外,这条河流已无法行船,到今天甚至已成为季节河流。在水量最为充沛的夏季甚至还断流露出河床,这不能不说是这条承载着悠久、深厚历史文化的河流的悲哀。不过随着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以及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程的加快,必将给这条河流带来新生,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吧!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