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运河河道变迁

 思明居士 2019-05-06
卫运河河道变迁

石德铁路京杭运河大桥

卫运河与上游的卫河、下游的南运河曾统称卫河。卫河全长900余公里,跨越河南、山东、河北、天津4省市,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是华北平原的重要内河航道,是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卫河本有两源:一出辉县市苏门山麓,一出博爱县的皂角树村,两源于新乡县合河村西合流,经新乡市区、卫辉市,在今鹤壁浚县的淇门与淇水合流,后与漳河汇合后流入海河。通常所称卫河,指新乡县合河到山东馆陶的秤钩湾一段。由淇河、安阳河、汤河等十余条支流汇集而成,合河以下干流长283公里。流经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河北省魏县、大名,山东省冠县,于馆陶县徐万仓处与漳河汇流汇合后称卫运河,卫运河全长157公里,至四女寺枢纽又分成南运河和漳卫新河两支,南运河向北汇入子牙河,再入海河,全长309公里;漳卫新河向东于大河口入渤海,全长245公里。

卫运河历史悠久,它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并且与黄河的变迁有密切关系。《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卫运河的名字出现在漳河1942年於馆陶入卫后,据查,1946年3月1日,解放区冀南卫运河河务局成立,是最早使用卫运河名称的单位。

卫运河在战国时称为清河或清水。《水经注》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今河南省辉县白鹿山东),”“其水沥涧飞流,清冷洞观,谓之清水矣。”“东北过获嘉县北,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入于河。”“东过内黄县南,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即临清,古城在河北馆陶县清阳城)”,“又东北过广宗县东(在今河北省威县东),又东北过武城西,又北过广川县东(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又东北过东光县西”。

汉代称屯氏河,曾是黄河故道。《辞海》(1999年版)载:“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入海”。“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其今在山东境内一段,一部分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在1986年给临西县水利局徐登阶信中称“据有关资料,现在的卫运河自临清经武城至故城一段,应即是利用屯氏河的河道。”

卫运河在东汉末年称白沟。《辞海》(1999年版)载:“原为大河(即黄河)故道,在今河南浚县西,由宛水分部分淇水为源,东北流下接内黄以下古河。水流微弱。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将进攻袁尚,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为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此后上起枋堰,下至今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皆被称为白沟,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至隋炀帝后才为永济渠所代替。”

卫运河在隋唐时期为永济渠的一段。卫运河在宋元时称御河。《辞海》(1999年版)载:“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其中会通河在临清入卫河,当时将会通河称漕河,将御河称卫河。明代仍沿用这一称谓。

附注:

漳、卫河于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一段河道成为卫运河。河道长157公里,两岸堤防总长320.5公里,是冀、鲁两省边界河道。左岸途径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故城县;右岸途径山东省冠县、临清市、夏津县、武城县。到四女寺枢纽分流入漳卫新河和南运河。

卫运河是典型的复式断面蜿蜒型半地上河,形成历史悠久。秦汉时期称为清河,为黄河故道,因水清而得名;隋唐两代是永济渠的一部分,宋代称御河,元代临清到四女寺成为著名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民国后始称卫运河。

建国后,曾三次进行扩大治理。1956年河道行洪能力从建国初期的300~400秒立米,提高到800秒立米;1958年又提高到1250秒立米,1963年大水后,按照防御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于1972至1973年再次进行了扩大治理,设计行洪流量达到了4000秒立米;扩建改建了四女寺枢纽工程,新建了祝官屯枢纽,两座枢纽除具备防洪调度功能外,兼有蓄水灌溉及航运等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