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杞县村庄名称来历(五)

 六神有主 2020-05-25

赵槐: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21公里处,属湖岗乡。传在明代,此村有一空心古槐树,从空心中又长出一根柏树。后来又有赵姓人家迁于此处定居,所以叫赵槐柏。

李巴勺: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23公里处,属湖岗乡。传在明代,李姓人家从外地迁于此处,后李姓人在此处致富发达后盖了八所楼,所以称为李八所。至了清代,村北处建一白马寺,当时由一李姓人掌厨,且有人给这位厨师起了一个绰号:李把勺,后慢慢此处讹传为李巴勺。

府李庄: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25公里处,属湖岗乡。村名原叫作黄岗村,据相关专家考评,在四百多年前,李氏先祖李垣辞官后一此村定居,因为其从朝廷归来,后人为了纪念李垣把此村名改为府李庄。

前白畅岗、后白畅岗: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25公里处,属湖岗乡。传此村早期名为郝家屯,村内白姓与郝姓因纠纷发生械斗后郝姓战败,而后白姓人家又强迫郝姓族人归顺,又改村名统称白畅岗。后来按两村的方位称为前白畅岗、后白畅岗

军张: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26公里处,属湖岗乡。张氏墓志有记载:明代一千总告老还乡居于此村,皇帝便将此地封为军地,不缴粮税,所以叫作军张。

翟陵: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27公里处,属湖岗乡。东汉郡太守翟义与王莽的大将王邑在附近发生争战,而翟义兵败战死葬于岗陵之上,便叫作翟陵岗,后慢慢简称为翟陵。

咸岗: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8公里处,属苏木乡。传清代此处有建有一土寨,名为咸岗寨,后来慢慢简称为咸岗

傅屯: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9公里处,属苏木乡。传在宋代,时任总兵的傅寿在此屯田成村,当时叫作傅家屯,后慢慢简称为傅屯

孙路口: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9公里处,属苏木乡。早些年此处为了交通要道,是一处繁华的交叉路口,后传明代一状元孙贤幼年在此处一油饼铺作学徒,后孙贤高中状元,死后葬于路口南400米处。从此,便称此处为孙路口

高阳: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1公里处,属高阳镇。此处早在秦时期称高阳里,汉代又称高阳亭,自汉后一直沿用高阳一称。宋代又称高阳乡,清代高阳社。后又称为高阳公社,现为高阳镇。

顿屯: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9公里处,属高阳镇。传在宋代有一名带刀指挥顿某,皇帝将此地赐顿某屯田,后慢慢成村,名顿屯

申楼: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2公里处,属高阳镇。村内有碑上有记载:此处元代称窑岗寺,后明代改称吕家屯。后来村里一大户申半岗列盖五座楼,后改名为申家楼,简称申楼

牛角岗: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3公里处,属高阳镇。传此村村后出金牛,原来叫作牛家岗,后来又改名为牛角岗。

聚宝岗: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5公里处,属高阳镇。村来严厉有两个说法,1:在几年前有多人在此地亮宝,故取村名为聚宝村,因村中有一块岗地,故改称聚宝岗。2:传战国时期十八于临潼斗宝,楚国平王率伍子胥与各国众诸侯携宝露宿此处,故得名聚宝岗。

后岗尾: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6公里处,属高阳镇。此地在公元前712年因齐、鲁、郑三国灭许而归郑。在村后岗有郑王陵,便取名为后岗尾

青龙石口: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5公里处,属高阳镇。在元初,丘、从二姓族人先居于此处,称丘从石口。后清代修一桥名为青龙桥,后来便改村名为青龙石口。

王盘庄: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1公里处,属高阳镇。又名后庄,传此处为带刀指挥王盘的一处庄园,便名为王盘庄。

饮马池: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1公里处,属高阳镇。明清时期称驿马陈,后有陈姓人家定居此处称为驿马陈,后来讹传为饮马池。

团城: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8公里处,属高阳镇。据记载此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传在秦朝时期欲在此村村北建一县城,但因为没有红沙地只能划好城圈而废。后建村为圆形,故名团城。

东王堌:此村位于杞县城西南方向约15公里处,属高阳镇。最早村名为故王岗,后在宋代建堤防水,有人依堤建村,改称为东王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