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的音律-对《诗的格律》的解说(二)

 虹72 2020-05-26

转自:江淮文韵的博客

诗的音律-对《诗的格律》的解说(二)

 文/江淮文韵

一,诗的产生与发展

从根本上说,诗是一种语言。最古老的诗歌应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但无法流传下来。直到孔子时代,由于书写的进步以及孔老二对音乐对诗的狂热,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才问世。《诗经》的问世代表了我国的诗歌正式地走到了文化的前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它对我国诗歌的发展起了绝对的作用。

我国的诗歌从产生以来,历经了漫长的盛衰发展史。《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它是以屈原为主的一批南方文人创作的带有浓郁的南方特色的诗歌形式。与《诗经》相比差异很大。且不说它们一个是歌体,用于配唱,一个是诗体,用于吟唱。单从语言的结构上来说,《诗经》多用以两字音步为主的四字句,《楚辞》则多用助词与三字尾,句型相对较长,在七言上下。我个人认为《楚辞》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引起了三字尾,与《诗经》中出现的两字步共同构成了我国诗歌的基本骨架。

汉代出现了乐府诗。乐府是汉代专门管理音乐的宫廷官署。乐府诗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歌词。象司马相如这样的人物也曾热衷于此。汉后的三国时期,是我国文人诗大发展的时代。五言诗与七言诗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向主流的位置靠拢。

到了南北朝时期,四声被发现。依据四声的特点,人们又分出了平仄。平是指平调,仄为不平的调。在平仄的基础上人们又总结出了格律。到唐初律绝成型。

盛唐是我国诗歌大爆发的年代。诗歌在这个格律严明,却又人人吟诗的朝代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高峰。唐诗能有这样的高度也是有它诸多的原因的,至于原因,那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清的,有关于此我们后面现说。

唐以后词开始流行,词也算是一种格律严明的诗种。初期的词依旧以格律诗为底本,去除乐谱之后的词,一如是格律诗。随着词的发展,由于三字尾在词中渐渐地淡去,这使得词的总体质量在不断地下降,已渐渐不如律诗绝句了。不过,词也有自身的优点,它的参差又成了其自身的美,所以词能在我国的诗坛上独树一帜。

到了元曲时代,我国诗歌的质量已下滑得厉害。不论是在修辞达意上,还是在自身的音律上都难以与唐宋相比。不过曲的兴盛却为后世诸多的艺术开辟了道路。

五四前后,随着《尝试集》的出版,新诗登上了我国历史的舞台。新诗清新自然,有着格律诗无法比拟的柔顺与空灵的感觉。不过,一个世纪快过去了,却没有一首新诗能真正地大红大紫,能妇孺皆知。它永远也无法与格律诗真正地相提并论,个中的原因是耐人寻味的,它与音乐美的规律有着剪不断的关系,有关于此我们后面再说。

当前,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韵律诗、新诗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中国历史上诗歌的又一高峰即将到来。在如此的时代,好好地认识诗歌无疑是具有绝对意义的。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