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古《赠李白》读记 (小河西) 天宝元年(742)五月,杜甫二姑母去世。杜甫要在洛阳为姑母守丧。天宝三载(744)五月,杜甫继祖母卢氏病逝,八月归葬偃师,杜甫亦要为其守丧。因此天宝元年至二年,杜甫居洛阳。天宝二年至三载,杜甫奔波于洛阳、偃师及陈留间。天宝三载(745)春,李白赐金放还。或在此年春夏间,李白路过洛阳或陈留时与杜甫相遇。杜甫以此诗相赠。【《草堂集序》(唐-李阳冰):“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机巧:诡诈。《庄子-天地》:“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岑参):“不知有机巧,无事干心胸。” 膻(shān)腥:肉食。《梁书-刘杳》:“天监十七年,自居母忧,便长断腥羶,持斋蔬食。”《感鹤》(唐-白居易):“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蔬食:以粗米、蔬菜为食。《奉和武帝苦旱》(梁-庾肩吾):“文衣夜不卧,蔬食昼忘餐。”《戏赠张五弟諲》(唐-王维):“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 青精饭:立夏的乌米饭。相传首为道家太极真人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于阴历四月初八日造此饭以供佛。《次韵钱协待制秋怀》(宋-苏辙):“梦追赤松游,食我青精饭。” 大药:金丹。唐道教盛行,好炼丹和服食金丹者众。《浩歌行》(唐-白居易):“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侯:对士大夫的尊称。 金闺: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为等候皇帝召见之地。《别赋》(梁-江淹):“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李善注:“金闺,金马门也。《史记》曰:金门,官者署。承明金马,著作之庭。东方朔曰:公孙弘等待诏金马门。”《侍郎报满辞閤疏》(南朝宋-鲍照):“金闺云路,从兹自远。”彦:贤士。《尔雅》:“美士为彦。”《羔裘》(诗经):“彼其之子,邦之彦兮。”《答对元式诗》(汉-蔡邕):“济济群彦,如云如龙。” 梁宋:宋州(睢阳郡)。《元和郡县图志》卷7:“宋州,睢阳。望……汉文帝封其子武为梁王,自汉至晋为梁国,属豫州。宋改为梁郡。隋于睢阳置宋州,大业三年又改为梁郡。隋乱陷贼,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又为宋州。”瑶草:仙草。《别赋》(梁-江淹):“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题辛道士房》(唐-储光羲):“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 【大意】客居洛阳两个年头,特别憎恶机诈伪巧。村野之人面对富贵人家的美味,连蔬菜粗饭也不能吃饱。难道说没有能延年益寿的青精饭?使俺的容颜更加美好。苦于缺乏购买金丹的资金,山林里的药材也已被清扫。李白你是金马门的贤德之士,如今也离开朝廷去追寻隐幽。俺也有梁宋游历的意愿,期望与您一起采到仙境的瑶草。 【诗意串述】此诗前4句写客洛阳感受。在洛阳客居两年,很烦都市人“机巧”。常直面富家“膻腥”,自己连粗蔬也吃不饱。中4句写原因。难道洛阳没有“青精饭”,使俺脸色变好?是因为没钱买,而山林也采不到。(或李白说到杜甫脸色不好,杜甫以此作答。)后4句写打算。你本是“金闺彦”,是皇帝身边的才俊之士,咋也脱身来到山野寻幽访道?你说你想到宋州去游览,俺也有这打算,期待与你一同寻找心中“瑶草”。李白比杜甫大十余岁。李白是仕途碰壁后脱身官场寻幽访道。杜甫虽仕途尚未开始,但也愿意与李白一起去“拾瑶草”。 【参考文献】王增文《李杜梁宋之游实为宋州之游新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8) |
|
来自: 小河西 > 《杜诗解读(卷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