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力谈古风(11):古体诗的对仗

 芙蓉书阁 2023-05-05 发布于广东

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

第二章  古体

第三十三节   古体诗的对仗

  33.1   古风和律诗有一个大不相同之点,就是律诗必须对仗,而古风可以不用对仗。事实上,有些古风是全篇不用对仗的。例如: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王维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翮,及时当云浮。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

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韩愈

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终南晓望蹋龙尾,倚天更觉青巉巉。

自知短浅无所补,从事久此穿朝衫。归来得便即游览,暂似壮马脱重衔。

曲江荷花盖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缄。乐游下瞩无远近,绿槐萍合不可芟。

白首寓居谁借问?平地寸步扃云岩。云夫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

日来省我不肯去,论诗说赋相諵諵。《望秋》一章已惊绝,犹言低抑避谤谗。

若使乘酣骋雄怪,造化何以当镌劖。嗟我小生值强伴,怯胆变勇神明鉴。

驰坑跨谷终未悔,为利而止真贪馋。高揖群公谢名誉,远追甫白感至諴。

楼头完月不共宿,其奈就缺行攕攕。

  33.2  自杜韩以后,一韵到底的七古总以完全不用对仗为原则。到于五古和转韵七古,就有些地方是对仗的了。本来,古诗虽不拘对仗,却也不避对仗。正如上文导言里所说,《诗经》里就有了对仗,古代散文也有对仗,古体诗当然没有避免对仗的必要。恰恰相反,有时候对仗可以可以增加一种整齐的美。大致说来,对仗和平仄的入律,成为平行的发展:越是入律或似律的古风,越是多用对仗;越是平仄仿古,越是少用对仗。五古继承齐梁的遗绪,所以多数诗人喜欢在五古里用对仗;转韵七古也是齐梁的遗风,所以对仗也常见。只有一韵到底的七古是一种“新兴而又仿古”的诗体,所以不大用对仗。总之,古风里对仗的有无或多少,仍旧是新式和仿古两大潮流的分别。

  33.3   要明白律句和对仗的密切关系,只要把上文第三十一节里所引的杜甫的《湖城东遇孟云卿》一诗仔细分析,就可以恍然大悟。杜甫这诗,律句较多,因此对仗也较多。尤其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凡是用律联的地方也就是用对仗的地方。现在再举苏轼的一首诗为例:【原文中凡字下有着重号者改为字体加粗。】

《龟山辩才师》  苏轼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故人宴坐虹梁,新河巧出龟山

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䌽绘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

千里孤帆又独来,五年一梦谁相对?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躬井硙!

这一首诗首联和尾联不用对仗,其余各联都用对仗,宛然一首七言排律。再就平仄而论,除“尝茶”一在外,其余都是入律或似律的句子。可以证明对仗和律句的密切关系。我们之所以不索性认为排律者,因为:(一)诗中多有拗黏拗对;(二)平仄未完全合律;(三)用仄韵。然而,它毕竟是律古之间的东西。

  33.4   上文我们说,自杜韩以后,一韵到底的七古总以完全不用对仗为原则;现在上文举出的一首一韵到底的七古却是完全用对仗的,似乎自相矛盾。但是,像苏轼这首诗只是罕见的例外,它是属于新式的古风;且大多数一韵到底的七古却是仿古的一派。同是一个诗人,时而仿古,时而随俗,并不相仿除刘长卿完全用新式,孟郊韩愈完全用古式之外,其余各家的诗集中,仿古的古风和新式的古风往往同时存在。由此看来,诗体本可分为四种:(一)新式之律;(二)古式之律;(三)新式之古;(四)古式之古。世俗只分为律古两种,实未尽善。我们现在只要心知其意,也不必显然把它们分为四类了。

  33.5   律诗的对仗,中两联为必需的,首联为随意的(五律首联多用对仗,七律罕用),尾联则以不用为原则。(见上文第十三节。)古风的对仗却没有一定的位置。大约尾联仍以不用对仗为原则,这样可以表示一篇的终结;其余各联,对与不对,极为自由。这是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并不受任何。例如:

《古风》   李白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一作)。

【《古风》其十一。后两句一作“谁能学天飞,三秀与君采”。】

《古风》   李白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

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

【《古风》其三十。“绿酒”一联或作“萋萋千金骨,风尘凋素颜”。】

《水会渡》   杜甫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水石滑,风急手足寒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回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行子苦风泊来舟贻潘少府》   王昌龄

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

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绝苍苍水雾起,落落疏星没

所遇尽渔樵,与言多楚越其如念极浦,又以思明哲

常若千里馀,况之异乡别!

(此诗句子皆入律或似律,无拗黏拗对,故用对仗特多。)【一作储光羲诗。】

《仲春晚寻覆釜山》  钱起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

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浮践!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

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

碧洞志忘归,紫云行可搴。方嗤嵇叔夜,林卧方沈湎。

《夜出偏门还三山》  陆游

月行南斗边,人归西郊路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

渔歌起远汀,鬼火出破墓凄清醒醉魂,荒怪入诗句

到家夜已半,伫立叩蓬户。稚子犹读书,一笑慰迟暮。

《寄圣俞》   欧阳修

凌晨有客至自西,为问诗老来何稽?京师车马跃朝日,何用扰扰随轮蹄!

面颜憔悴暗尘土,文字光彩垂虹霓空肠时如秋蚓叫,苦调或作寒蝉嘶

语言虽巧身事拙,捷径耻蹈行非迷。我今俸禄饱馀剩,念子朝夕勤盐虀。

舟行每欲载米送,水六月乾无泥。乃知此事尚难必,何况仕路如天梯?

朝廷乐善得贤众,台阁俊彦联簪犀。朝阳鸣凤为时出,一枝岂惜容其栖!

古来磊落材与知,穷达有命理莫齐。悠悠百年一瞬息,俯仰天地身醯鸡。

其间得失安足校?况与凫鹜争稗稊!忆在洛阳年各少,对花把酒倾玻瓈。

二十年间几人在,在者忧患多乖暌。我今三载病不饮,眼眵不辨騧与骊。

壮心销尽忆闲处,生计易足才蔬畦。优游琴酒逐渔钓,上下林壑相攀跻

及身强健始为乐,莫待衰病须扶携。行当买田清上,与子相伴把锄犁。

(全诗共四十句,仅有三联用对仗,其中如“优游”一联犹在似对非对之间,此乃一韵到底的七古的正则。)【诗题一作“因马察院至,云见圣俞于城东。辄书长韵奉寄》。】

  33.6  只有转韵七古的对仗,其位置比较地固定。尤其是四句一换韵的七古,不用对仗则已,若用对仗总在每韵的第二联。因为每韵的首句往往入韵,颇不宜于对仗。例如: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刘长卿

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料钱用尽却为谤,食客空多谁报恩

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树色应无北秋,天涯尚见淮阳月

驿路南随水流,猿声不绝到炎州。青山落日那堪望,谁见思君江上楼?

(末联因系终篇,所以不用对仗。)

   33.7  律诗的对仗,唯求其“工”,古风的对仗,唯求其“拙”。除了入律的古风颇喜欢用工对外,一般古体诗里,诗人们几乎可说是有意造成古拙的骈语。关于属对的范畴,古风比律诗宽得多。如果拿律诗的眼光看来,有些地方简直是对得太勉强了。这些“勉强”的对仗,大约可分为四类:

  33.8  (甲)完全不伦不类的事物也用为对仗。例如:

鸷鸟木,丈夫钩。(王昌龄《九江口作》)

白首,入布衣。(郎士元《赠万生下第》)

主人炊新粒,行子充夜饥。(岑参《宿华阴东郭客舍》)

赤心报国无片,白首还家有几?(刘长卿《疲兵篇》)

上看独意气,中牵偏雄豪。(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盖连延接天柱廪腾掷堆祝融。(韩愈《谒衡岳庙》)

  33.9  (乙)以主从仂语与等立仂语为对。例如:(等立用●号,主从用△号)【●号△号原放于字的下方,现改放于文字之后。下同)

【仂(lè)语:词组(短语)。“主从仂语”相当于偏正词组(短语),“等立仂语”相当于联合(并列)词组(短语)】

及自登枢●要●,何曾问布△衣△。(杨贲《时兴》)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李白《少年行》)

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古从军行》)

浔阳北望雁●鸿●回,湓水东流客△心△醉。(李颀《送从弟游江淮》)

闻道轻△生△能击虏,何嗟少●壮●不封侯。(刘长卿《送崔校书从军》)【一作钱起诗】

  33.10  (丙)双字仂语中,一字对得极工,另一字极勉强。例如:(工者用●号,不工者用△号)

偶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欧阳詹《同诸公过福先寺》)

中酒朝●眠△日色高,弹棋夜●半△灯花落。(岑参《与独孤渐道别》)

别△马●连●嘶△出御沟,家△人●几●夜△望刀头。(刘长卿《送崔校书从军》)【一作钱起诗】

南春草伤△心●色,蓟北黄云满△眼●愁。(同上)

  33.11  (丁)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这本是律诗里所容许的对仗法,但是它在古风里更显得随便,标准更宽。往往以名词与形容词相对,或与动词相对。例如:(名词用●号,形容词或动词用△号)

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韦应物《送李十四山东游》)【“喧”是动词,应用△号】

肃穆庙●堂上,深沈节△制△雄。(高适《李云南征蛮诗》。)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李颀《谒张果先生》。)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刘眘虚《寄阎防》。)

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孟郊《立德新居》。)【孟郊《立德新居》其四】

为于仁●义●得,未觉登△陟△劳。(同上)【“为于”一作“但立”,“得”一作“德”】

  33.12   另一种拙对是半对半不对。这又可以细分为三类:(一)上半对,下半不对;(二)下半对,上半不对;(三)中间对,两关不对。现在分别叙述于下。

  33.13  (一)上半对,下半不对,往往是韵脚的关系。末字因为要押韵,所以对仗难工。在律诗里,诗人往往先决定韵脚,然后选择出句的末字,务救其对仗工稳;在古风里则不然,诗人听其自然,不加修饰,弄到下一半不成对仗。最显明的例子是每字都对,只剩末字不对,像崔颢的《古游侠》的“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其次是只剩末两字不对,像刘长卿的《自鄱阳还道中》的“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而最普通的例子却是:

五言 上二字相对,下三字不对;

七言 上四字相对,下三字不对。

现在试举出一些例子:

发白还更黑,身轻行若风。(李颀《赠苏明府》。)

迟日半云谷,春风连上潮。(綦毋潜《题鹤林寺》【一作薛据诗。“云”一作“空”。】

出处暂为间,沈浮安系哉!(卢象《送綦毋潜》)【“间”一作“耳”。】

流入海,千里心。(常建《潭州留别》。)

黄叶落不尽,苍苔随雨生。(卢纶《送顾秘书归岳州》)【《送顾秘书献书后归岳州》】

男儿在世无产业,行子出门如转蓬。(李颀《欲之新乡》)【《欲之新乡荅崔颢綦毋潜》】

寒风卷叶度滹沱,飞云布地悲峨峨。(同上)【“云”一作“雪”】

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如云屯。(高适《邯郸少年行》)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李白《凤吹笙曲》)

我向攀桂枝,君留愁梦思。(李白《忆旧游》)【《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赤霄悬圃须往来,翠尾金花不辞辱。(杜甫《赤霄行》)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杜甫《丹青引》)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陆游《长歌行》)

(“寒风”“宅中”“玉京”“我向”诸联,因为出句入韵,尤以半对半不对为常。七律也有这个规矩,参看上文第十五节。)

七古偶然也只有两个字相对,这是最贫乏的对仗。例如: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北雁初回江燕飞,南湖春暖著春衣。(韩翃《送中兄典邵州》)

万年枝影转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韩翃《别汜水三县尉》)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33.14   (二)下半对,上半不对,并非受了韵脚的影响,所以比较少见。七古中下五字相对如李颀《送陈章甫》的“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尤为罕见,因为既能用五字相对,就不妨索性用七字相对了。最普通的情形是:

五言 上二字不对,下三字相对;

七言 上四字不对,下三字相对。

现在试举出一些例子:

形神峻,孰知天地遥?(张说《同群公秋登琴台》)【一说高适诗。“峻”一作“高”。】

悠悠孤峰顶,日见三花春。王昌龄《寄焦鍊师》)【一说李颀诗】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李颀《送暨道士还玉清观》)

画图骐麟阁,朝入明光宫。(高适《塞下曲》)【“朝入”一作“入朝”。】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王维《西施咏》)

巾车云路入,理棹瑶溪行。(储光羲《游茅山》)【《游茅山五首》 其二

居间好花木,采药来城市。(孟浩然《王迥见寻》)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孟浩然《南归阻雪》) 【一作《南阳北阻雪》】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韩愈《谒衡岳庙》)

伯熙奉诏每有作,礧砢相并将无惭。(虞集《题旦景初佥司画》)【虞集:元代诗人)

  33.15  (三)中间对,两头不对,这种情形更少。所谓中间对,往往只有两个字;但是看它们的对仗是那样工整,却绝对不会是出于偶然。例如:

今朝平津邸,兼得潇湘游。(郎士元《题刘相公三湘图》)

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杜甫《醉为马坠》)【《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高秋八月归南,东门一壶聊出祖。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及身强健始为乐,莫待衰病须扶携。(欧阳修《寄圣俞》)【“强”一作“壮”。】

  33.16  此外,还有意对词不对,如杜甫《锦树行》“五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这更是拙中之拙。

  33.17  上文第三十节里所说的同字相对,也是最古拙的骈语。在《古诗十九首》里,同字相对有如下面诸例:

倡家女,今荡子妇。【其二】

兔丝生时,夫妇会宜。【其八】

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其十四】

古墓犁田,松柏摧薪。【同上】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其一】

明月满,四蟾兔缺。【其十七】

长相思,下久离别。【同上】

长相思,缘结不解。【其十八】

(“昔为”“去者”两联是完全的对仗,“兔丝”“古墓”“三五”“上言”诸联是是主从仂语与等立仂语相对,“相去”“著以”两联是半对半不对。)

  33.18   人的古风里,大量地运用这种对仗法,因为这正是古风之所以别于律诗的一个特征。例如:

  33.19  (甲)五古。

1.同一字者。

栖野树林,饮涧水流。(王维《献始兴公》)【“水”一作“中”。】

隐层坂,小穿近林。(储光羲《牧童词》)

山尽天苑,峰开道宫。(储光羲《述降圣观》)

虎豹对蹲,鸑鷟旁飞。(储光羲《杂诗》)【《杂诗二首》其一】

枯树根,上鼯鼠窠。(王昌龄《长歌行》)

能使月白,又令水深。(常建《江上琴兴》)

沤纻缊袍,折麻长缨。(常建《渔浦》)

百马倒,再万夫开。(颜真卿《赠裴将军》)

岱马思越,越禽恋燕。(李白)【“岱”一作“代”。】

攀天登龙,走山骑虎。(李白《箜篌谣》)

无消息,死委尘泥。(杜甫《无家别》)【“委”一作“为”】

来枫林青,去返关塞黑。(杜甫《梦李白》)【《梦李白二首》 其一。“林”一作“叶”,“魂去”一作“梦返”。】

射人射马,擒贼擒王。(杜甫《前出塞》)【《前出塞九首》其六。“贼”一作 “寇”。此首前一联“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亦有一字相同。】

2.同二字者。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王昌龄《越女》)【《乐府诗集》作《采莲曲》】

徘徊双峰下,惆怅双峰月。(刘长卿《宿双峰寺》)【《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杜甫《泥功山》)【“功”一作“公”。】

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杜甫《发同谷县》)

3.同三字者。

见万里天,不见万里道。(孟云卿《古别离》)

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

丈人厚,丈人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白居易《涧底松》)

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元稹《古决绝词三首》)【《古决绝词三首》其一】

4.同四字者。

亦常苦饥,暮亦常苦饥。(孟云卿《悲哉行》)

   33.20  (乙)七古。

1.同一字者。

时惜别讵堪闻?地相看未忍分。(李白《凤吹笙曲》)

学问止《论语》,小结束随商旅。(杜甫《最能行》)【一本“小儿”在前,“大儿”在后。应是如此。】

皆解带弓箭,不复闻箫韶。(刘禹锡《平齐行》)【《平齐行二首》 其一】

斤斲无痕迹,仙衣裳弃刀尺。(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一作赠)》】

郊庙登歌赞美,乐府艳词悦意。(白居易《采诗官》)

耳唯闻堂上言,眼不见门前事。(同上)

一把镜学点妆,二抽针能绣裳。(白居易《简简吟》)

黄鸡晓丑时鸣,白日年酉前没。(白居易《醉歌》)

2.同二字者。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李白《山鹧鸪词》)

犯飞龙鳞,辫猛虎须。(李白《对雪醉后》)【《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白居易《七德舞》)

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白居易《采诗官》)

生从意生,成由笔成。(白居易《画竹歌》)

丝满头,郎封公侯。(陈羽《古意》)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李贺《苦篁调啸引》)

君言似曲屈如钩,君言好直舒为箭。(元稹《胡旋女》)

3.同三字者。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杜甫《醉时歌》)

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杜甫《去秋行》)

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元稹《胡旋女》)

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卢仝《叹昨日》)【《叹昨日三首》其一。】

义心如石转,死节如石移。(白居易《青石》)【后“如石”一作“名流”。】

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卢仝《听萧君姬人弹琴》)

4.同四字者。

君勿切,君勿刜。(白居易《鸦九剑》)

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历阳。(苏轼《送吕希道知和州》】

  33.21  最后,我们谈到两联相对,就是上一联和下一联相为对仗。例如:

相思长相思,相思无限极。相思苦相思,相思损容色。(陈羽《长相思》)

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白居易《天可度》)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白居易《太行路》)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同上)

人画竹身肥拥肿,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道兴。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室坏。(白居易《八骏图》)

但是这种对仗往往只有一部分或一两个字在字面上是相对的,(同字或异字相对均可);余字或错综相对,或意对词不对。例如:

头上何所有?翠微㔩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杜甫《丽人行》)

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杜甫《徐卿二子歌》)

昔没贼中时,潜与子同游;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杜甫《送韦十六》)【《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禦判官》】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杜甫《又观打鱼》)

昔公为善日不足,假寐待旦朝至尊;今君三十朝未与,得不寸晷倍玙璠?(元稹《去杭州》)

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白居易《五弦弹》)

吾君修己人不知自逸兮不自嬉; 吾君爱人人不识伤财兮不伤力。(白居易《骊宫高》)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莫无人至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白居易《牡丹芳》)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白居易《母别子》)

  33.22   两联相对,白居易最喜欢用。他喜欢到那种程度,甚至于用到律诗里去(见上文第十五节)。然而这种对仗终当认为古风所独有,而它和同字相对往往是互相为用的。

(P468—481)

【附录】

15.13  但是,在诗句里,不工的对仗也不是没有。有时候,工整的对仗和高雅的诗意不能两全的时候,诗人宁愿牺牲对仗来保存诗意。例如:

几度听鸡过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白居易《寄殷协律》)【“过”一作“歌”。】

逐北自谙深碛路,长嘶谁念静边功!(储嗣宗《骢马曲》)【一作纪唐夫诗,又记为纪唐天诗】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唐彦谦《离鸾》)

道凭温酒,时晴付拥炉。(唐庚《除夕》)【一作苏辙诗。“晴”一作“情”。】

【唐庚与苏辙都是北宋诗人,苏辙年长于唐庚三十岁左右。】

15.14  上半句或前四字用对仗,下半句或末字不用对仗的情形较为常见,这显然受了韵字的影响。因为要押韵,有时候不能不牺牲对仗。例如:

不待金门,空持宝剑。(李白《《寄淮南友人》》)

夜久应摇佩,天高响不来。(梁锽《七夕汎舟》)

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张籍《送友生游峡中》)【一作李白诗】

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刘威《游东湖黄处士园林》)

这里储嗣宗唐彦谦李白梁锽张籍刘威的句子都是用于颔联的。第十三节里说过同,颔联偶然可以不用对仗,那么,对仗差些更是不碍事了。至于首联,本以不对仗不正例,如果对仗的话,更可以不十分讲究。

——见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176页。

15.19  以上所说的对仗都是出句和对句相对的。此外还有两种对仗与此不同。第一种是上一联的出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对,对句亦与对句相对。这种对仗叫做隔句对,《中原音韵》论曲时称为扇面对。此类非常罕见,现在只能举出一个例子: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白居易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缥缈”对“殷勤”,“巫山湘水”,“七八”对“十三”。

15.20  第二种是句中自对,而另一句不再相对。……

——见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179页

王力教授《诗词格律十讲》(1963年8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第七讲《对仗》中在谈及特殊的对仗方式时,只提到“有一种对仗是句中自对而后两句相对”,没有提到所谓的“隔句对”。】

【附记】本材料由 邓旺林(网名“芙蓉书阁”)录入、上传。【】内是录入者的相关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