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崖子 人生,丰富多彩,尤其是青春年华更是激情洋溢,希冀用挚情去表达对爱的向往与追求,或记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青年人大凡都想把一些令人回味的事情和触景生情的感受倾注于笔端,用情感浇灌出绚丽的鲜花。事实上博客中的不少青年男女都采用了诗歌的表现形式,有的数量还极为可观。然而,真正技法纯熟、意境丰富、感染力强的可谓凤毛麟角。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朋友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难以尽情发挥。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首好的诗歌呢?本人不才,愿将自己的体会与青年朋友交流,若能给予借鉴,便甚感欣慰。 所谓诗歌,就是语言特别凝练,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富有音乐性。而且在语法结构和声调安排上同口语往往有很大的区别,并有强烈的思想感情。事实上一首好的歌词就是一首诗歌,诗歌又分为古体诗与现代诗。 现代诗语言通俗、形式多样、意象无拘、内涵伸展,可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而且不受音律(平仄韵)的限制,修辞手法与散文大同小异、自由开放。以古体诗与现代诗比较而言,两者皆为有感而作,是心灵的倾吐,是情感的体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而现代诗则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直抒胸臆,即以直率陈述情境,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同时,语言可以多元化,用辞不避雅俗,心境可自由展示。如余光中的《空山松子》:“一粒松子落下来,没一点预告。该派谁去接它呢?满地的松针或松根?满坡的乱石或月色?或是过路的风声?说时迟、那时快,一粒松子落下来,被整座空山接住。”对于古体诗与现代诗,越南的胡志明主席曾作过精辟的概括:“古诗偏爱自然美,山水烟花雪月风;现代诗中应有铁,诗家也应会冲锋。”强调现代诗更应贴近现实生活,应有其强烈的思想性。而且诗歌与其他文体是有区别的,不可以李代桃僵。 然而,有人说:“现代诗就是抒情散文的分句(把句子分开),便成为诗。”我看不是这么一回事,散文的结构、意象,以及刻画的对象、时空与诗歌是有区别的。诗歌,大多没有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为脉络的线索可供我们找到一个完整的主体。诗歌的逻辑是以情感和情绪组成的,这些情感和情绪所依附的物象,不受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的逻辑思维限制,他们在诗的表达中更多的是受诗人直觉和感觉的控制,这种直觉和感觉很多时候可以在诗中自由驰骋,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的内在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诗歌特殊的表达方式,特殊的技术操作,使一首诗的形象不同于其它文学形式中的文学形象,有一个衡久不变的固定形象。诗歌没有一个固定的、衡定不变的文学形象,是由于诗歌的特有表达方式决定的。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对作者的技术操作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读者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同一首诗,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所看到的形象是不同的。 诗歌的形象更多是片断似的、瞬间的、短暂的映象叠加。一首诗不可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形象贯穿于诗的过程中,我们对一首诗的记忆往往是零星的、破碎地闪现出一些主观的画面在我们的大脑记忆里。 诗歌的叙述语言是在情感逻辑的思维中进行表述的。情感逻辑是主观的感情思想依附在不同的客观物象上来完成的。对客观物象的要求,诗歌的表达中没有明确的限制,相反,在诗歌的创作技术操作中,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的想象恰恰是诗歌创造的生命力所在。 当然,现代诗可以借鉴散文的表现手法,形式也可以多样,抒情也可情景结合。但诗歌有其不同的布局,而且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而且现代诗也讲究韵律,只是没有古体诗那样有严格的规定。没有韵律的诗就不称其为诗,便是白话文。现代诗,除了继续使用古代有生命力的精粹的语言之外,还要注意雅俗结合,融入时语口语,使之新鲜、活泼,不用僻典僻字,最好能做到言简意赅,雅俗共赏。 要写好诗歌,不仅要语言精练,而且要有韵律,即讲究抑扬顿挫。这样才有动人的表现力、感染力。有一些朋友的作品,尽管意境不错,也充满情感,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韵都不整齐,这样的作品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感人,更难激起共鸣。所以说,诗歌创作: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第二忌语言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第三忌结构混乱;第四忌平平淡淡没有高潮。 要写好诗歌,必要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事情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直至高潮起伏。要写最令自己感动的东西,能感动自己,势必能感动别人。不仅仅要在一种充满燥动的情绪中去写作,更要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检验能是否能感动自已,“己之不动,何以动人”?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便跨上了进步的阶梯。 真正有文化底蕴和素养的人,或许听了别人的故事,就能做到情同身受、感悟良多,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人性、对感情、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文字,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为此,要写好现代诗,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别致而众不同。选取别人很少涉及的题材,可能成为写作的一大优势。有时候,同样的旧题材,能够发掘出新的东西,也可以通过创造而另出新意。 2.合理布局 布局,就是合理安排,称之为构思。为了写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使读者觉得情感起伏、情景交融,通常采用“起、承、转、合”的布局形式。所谓起,就是作品的开头。开头形式可以多样,如写景、说事、抒情,总之只要能使作品有表现力就行。 承,即为承接。可以是“起”的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如果“起”是说明场景,“承”应更多地描述其场景;如果“起”是抒情,“承”可以将情感用递进的方法加深或加大;如果“起”是叙事,“承”可以解释事情,也可以描述事件的发展。当然也有倒接法,即是在“承”的阶段写与起完全相反的事。 转,便是内容的转换。可以是转场景,可以是其他内容。但最好要有突然而起之感。“转”一般要具有极强烈的情感起伏,或者气势恢宏、波澜跌宕,这类似于小说中的高潮。 结,就是作品之完结。通常有几种处理手法,既可以把情感升华,也可以用融情入景,把情感、情景放在一起明收实放。当然也可以局部描写诗人的动作,说明诗人的情绪,从而作出圆满的归结。 3.语言精炼 诗句不要拖拉,不要堆砌华丽的词藻,可要可不要的话坚决不写,可要可不要的词坚决不用。要做到每个意象都发挥用处,每个字句都要认真斟酌。 4.注意细节 诗歌不同于小说和散文,无法对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因此,诗人要善于观察和把握,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点,并以点带面。 5.深化主题 写作中不要完全被题材所束缚,应加强事物的联想,提高诗歌的深度和广度。峰回路转,往往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但要注意围绕主题,不可离题太远而胡乱想象,否则将导致整首诗不知所云。 6.注重节奏 所谓节奏,就是推进速度的快慢。实际上速度是通过时间、时空来体现的,跨度越大,速度越快。诗句的推进速度要严格控制在作者的笔下,要快慢有序,过快会导致内部结构的混乱;过慢则对阅读造成障碍。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即根据诗歌的选题、意象、情绪等因素来考虑。 7.提炼标题 标题即诗歌的题目。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画龙必须点睛。一个好的标题,首先就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同样的题材,好的标题所具有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从诗句中提炼出标题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也可以另外拟题,但要注意与内容相对应。 8.断句与分行 一首诗,不仅要在内容上追求完美,外在的形式也同样重要。好的断句与分行,可以加强阅读效果,提高诗歌的感染度,且使阅读更加流畅。 9.介入的角度 在诗歌当中,为了强化题材的感染力,作者往往会以各种角度介入诗句的进行。注意不同题材的介入角度,或切身,或旁观,或第二、第三人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0.注意修改 诗歌的写作不同与其他题材作品的写作,它更注重瞬间的灵感与爆发,很少会在进行中不断推敲和构思。因此,完成后的修改就显得非常重要。反复阅读与修改,有时候,最终定稿会与初稿有所不同。 11.编排组诗 把题材相近、写法相似的诗编成组诗,是提高震撼力的良好办法。组诗的先后顺序、总标题的选定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现在我们来做一首简单的诗,我认为网友liang的方法别具一格,引用一试: 原文:是的,写诗的的确确有技巧,而且技巧也不算复杂,比起写武侠(这个我过两天来探讨写武侠小说的技巧)的技巧,要简单得多了,大约10分钟就可以领会,然后再经过一番的练习,一两天你也许就会成为一个现代派诗人。对,现代派诗人。 好了,进入正题,这里先给出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 2]物品XXX动作 3]在XXX(地点) 4]存在(条件)XXX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 1]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