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home - based aged care services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全国多个地方政府的重要选择。提高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首先需要了解绩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出行政环境、政府管理能力、提供商承接能力、评价体系、行政文化五个主要的绩效影响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论假设。以 SPSS、AMOS 为分析工具,对全国范围的数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这五种因素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依据数据结论,提出优化行政环境、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培育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推进行政文化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 绩效影响因素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主要特征是政府以合同形式,与企业或第三部门建立伙伴关系,由企业负责管理和提供服务,然后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将服务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赋予符合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的受益老人。在学术界和实务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侧重点都集中在绩效领域,认为绩效的提高应该从绩效构成要素出发,以组成要素的优化来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整体绩效的提高。但是根据一般系统论的观点,环境对绩效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因为环境中的客观因素会对绩效的各个构成要素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实质是产生于构成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如果构成要素没有与环境相匹配,那么绩效的提高只是偶然的,其实施的策略与方法也是不值得推广的。同时,绩效构成要素相比较于环境而言,更具有可控性,因此绩效构成要素的优化与提高往往是以良好的环境为前提的。所以,为了营造良好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环境和提高购买绩效,文章对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中政府购买绩效的影响要素展开了研究,以此来把握环境的变化。 一、文献综述 在公共服务领域,对政府购买绩效的探讨与论证存在着明显不均衡态势,即对绩效构成指标的分析较多,对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同时对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侧重在整体绩效的大概念中,很少有研究者将研究内容真正具体到政府购买绩效的影响因素上,尤其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从切入点来说,有些学者从政府绩效影响因素切入,有些学者则从外包绩效影响因素展开探讨,认为对外包绩效发生作用的因素基本上产生于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即社会的物质与意识状况; 第二层次是政府的管理体系,即计划、决策、组织、领导、评价、监督、控制等环节的完善程度; 第三层次是购买服务的自身特性,即服务类别、合同的控制、合作的方式以及经济合同的性质、市场繁荣程度、履约能力以及测评结果的能力等。而在政府绩效影响因素方面,认为政府绩效受机构的职能定位、地区的经济现状与潜能、政治体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行政管理的正规化程度、社会生活参与主体间的利益重组与竞争、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状况等方面影响;同时,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方面也会有所影响;具体到公共服务影响因素方面,有学者认为在农村的环境背景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绩效主要受到政府实施的制度以及产权效率因素、政府财政制度安排和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等因素共同作用;朱国玮基于一般的购买情境,以普通顾客的观点分析了在公共服务领域公众信任、满意度、质量等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对绩效优化所起的作用。王春婷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影响政府购买绩效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所处的宏观环境、对绩效执行过程的监控、政府对自身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管理水平和被纳入到政府购买范围内的产品或服务所在市场的结构状况四个方面。从已有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来看,最主要的因素有五个:即行政环境、政府管理能力、提供商的承接能力、评价体系、行政文化。 就绩效的测量而言,Ammons 指出评估公共服务绩效应从产出、质量、效率等方面入手。Kearney 和 Berman 则认为公共绩效可以从公正、效率和效益等多个方面评估。威廉·N·邓恩( William,N. Dunn) 将政府绩效归纳为效益、公平、效率和经济四个方面。为此,本文将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中的政府购买绩效的构成指标界定为服务质量,社会公平度,公众满意度,服务效率和政府成本,并同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衡量来评价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的高低。基于上述论述,构建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如图 1: 二、研究假设与设计 (一) 研究假设 在行政生态学视角下政府绩效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产物,绩效的优劣受到诸多环境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政府绩效治理领域,一方面要研究绩效构成要素以及如何提高政府绩效等问题,另一方面更要侧重于研究生态问题。米姆巴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受政治生态的影响,政府绩效信息供给是明显不足的,这阻碍了政府绩效治理的优化与提高。总之,政府绩效的发挥需要拥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环境,否则就会造成政府绩效缺失。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H1: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与行政环境具有正相关关系。 格拉哈姆和莫伊尼汉认为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所有的政府改革运动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假设,即政府管理能力的优化可以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从整个绩效过程来看,对投入的管理能力是一种辅助绩效产生的管理能力。准确的界定哪些公共产品和服务应当成为政府集中购买的对象是促进政府购买绩效提高的关键步骤。企业迫于竞争会努力使效率最大化,而政府则因为其特殊的角色,导致垄断,形成低效。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其准入机制的管理,以准入机制来调节竞争,以竞争来提高政府购买绩效。孙晓莉认为在实现以高绩效方式实施政府购买的过程中,监察活动尤为重要。以监督机制的科学化来捋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各种复杂的监管关系,降低购买的潜在危险。Lamothe 在研究中也关注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应该能够帮助服务商改善服务,培养和维持好政府与服务商的伙伴关系。而对于政府这方面能力的诉求正好是定价机制的作用范围。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H2: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与政府管理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竞争程度会与购买绩效保持着积极的相关联系,即: 竞争越激烈,绩效也就越高。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集中体现在提供机构之间的竞争。而提供机构的竞争角逐主要体现在提供机构的资质等级以及在相同等级资质的情况下提供机构的数量上。对于提供机构资质而言,Lamothe 指出竞争性应该侧重于研究 “能被接受的投标者”,这样竞争才有意义,也就是说资质是竞争富有意义的条件。同时,符合资质的提供机构数量越是充足越有利于竞争,相应的绩效也会提高。在政府的购买绩效组成部分中自然包含政府在采购过程中的绩效。王宏以采购绩效为研究目标,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提供机构关系品质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的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即提供机构越能够诚信履约,政府的购买绩效越高。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H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与服务提供机构承接能力具有正相关关系。 行政评价体系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制度可以为绩效优化指明努力的方向,引导政府和市场采取正确的对策。而评价标准是政府衡量市场运行状况同时进行市场调控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评价标准可以时刻关注政府以及供应商的表现,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减少绩效损失。评价机构是评价体系的执行主体,其选择直接制约着测评结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进而无法有效激励政府、市场进一步发挥作用。公民积极参与有利于营造出社会各主体积极互动的良好环境,促进购买绩效自我优化。评价行为是评价机构对评价对象所采取的行动,其揭示购买绩效的程度也影响着购买绩效的真实性,也会间接促进绩效的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H4: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与评价体系具有正相关关系。 行政文化对政府的购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尹爽通过理论阐述厘清了政府绩效与行政文化的关系,认为其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即良好的行政文化可以促进绩效的改进。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中,通过塑造良好的行政文化,使政府工作人员从精神层面上严格遵循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规定和保持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了自身乃至政府的绩效,同时,由于行政人员的特殊性,其所拥有的行政文化,必定具有很强的扩散性,从而带动整个政府购买绩效的提高。而政府购买绩效的改善,也必然会激励行政文化的建设,二者之间呈现出共同促进的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5: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与行政文化具有正相关关系。 (二) 变量定义测量 本文所要研究的变量是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购买绩效和绩效的影响因素,使用的是李克特五点计量量表进行测量。 政府购买绩效的测量: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如何; 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是否公平; 对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是否满意; 产品或服务的提供的效率如何; 产品或服务所负担的服务成本如何。 行政环境的测量: 本市的政治生态如何; 本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本市关于政府购买的规章是否完善; 本市的市民现状是否适合享受购买服务;本市的购买服务是否应用了互联网等。 政府管理能力的测量: 本市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预算管理如何; 本市购买服务的种类是否符合市民预期; 本市政府对提供商选择如何; 本市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价格确定是否合理; 本市政府能否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监察是否有效。 提供机构的承接能力的测量: 本市提供服务的机构数量是否充足; 本市提供服务的机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本市提供服务的机构履约状况如何。 评价体系的测量: 本市购买服务的评估制度是否健全; 本市购买服务的评估标准是否合理; 本市购买服务的评估机构是否独立; 本市市民能否参与到购买服务中去; 本市评价体系所评价的行为符合实际。 行政文化的测量: 本市政府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设施行为等外在形象是否一致; 本市政府关于购买服务的机构设置、制度体制是否配套; 本市政府从事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对购买服务是否有一致的认识。 (三) 数据来源 此次问卷总量为 370 份,由于数据瑕疵销毁了9 份,实际获得 361 份,有效率达 97. 5%。问卷发放覆盖范围主要包括厦门、南京、扬州、合肥、郑州、北京、沈阳、武汉等几个城市的主城区。在研究对象上,主要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益老人,受益老人是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他们对购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感知最为急切与真实。在调查方法上,首先对调查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业务知识和沟通技巧,避免沟通障碍,而导致数据失真,同时考虑的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因此调查采取相对随机原则,即通过与当地政府沟通,获取居家养老服务受益者老人名单,然后随机在名单中抽取调查对象老人,最后进行上门采访的方法。进行了为期 2 个月的调研,获得比较广泛的样本人口统计数据,并统计成表格 (表 1) 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一) 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信度实质是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用来判断如果用同一张量表对同一调查对象进行测量,是否会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在学术研究中,主要采用数据分析软件来计算信度。本文中信度分析所使用的软件是 SPSS20. 0。 经检验,绩效量表中各维度科隆巴哈系数分别为: 0. 879 ( 质量) 、0. 836 ( 公平) 、0. 847 ( 满意度) 、0. 857 ( 效率) 、0. 826 ( 服务成本) ,均大于标准参数 0. 700,同时绩效量表总体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也达到了 0. 810,因此绩效量表信度良好。另外各个影响因素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也均大于 0. 700,因此各个影响因素量表信度也表现良好。 效度检验一般是指内容和结构的效度检测。内容效度是衡量测试内容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其中最简单的检验技术就是专家判断法,通过征求该领域的 5 位专家的意见,让专家对各个量表下的观测变量就行打分: 标准是十分相关、相关、不相关、十分不相关四个答案,同时将十分相关、相关的标准均赋值为 1 分,其余计 0 分,最后按公式求出内容效度 ( CVI 值) ,得出表 3。 表 3 中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量表和各个维度的内容效度值都达到了 0. 800 以上,因此绩效及其维度的内容效度良好。同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的各个影响因素量表的内容效度也达到了0. 800 以上,因此各个影响因素量表的内容效度也表现良好。 结构效度是用来判定实验与理论的一致性。本文主要通过 SPSS 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来判断。若主因子解释总变异大于 60%和因子载荷大于 0. 6,就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经检验主因子解释总变异均大于 60%,同时因子载荷均处于[0. 600,0. 851] 区间,因此各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二) 相关性分析 通过效度与信度检验,得出本文所编制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测量量表和影响要素测量量表是科学有效的。然后运用 SPSS 软件和 AMOS软件的相关性检验功能来验证上述理论假设是否成立。 (三) 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相关性分析得知: 行政环境、政府管理能力、提供商承接能力、评价体系、行政文化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可以建立绩效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回归方程,有助于分析在影响因素交织的情况下各个绩效影响因素对绩效具体影响程度。 根据相关性分析中各变量与绩效的因果联系,构建多元回归方程为: 其中,Y 为因变量,即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 为自变量,即影响因素:行政环境、政府管理能力、提供商承接能力、评价体系、行政文化; 为常数, 分别是自变量系数; e 为残差项。 利用 SPSS 20. 0 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模型 ![]() 调整后的 R 2 =0. 741,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在回归方程的方差检验中 F = 67. 736,Sig = 0. 00,Sig < 0. 05,则认为系数不同时为 0,因变量与自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验证了绩效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是属于线性回归模型。由系数表知,各自变量 T 检验 Sig < 0. 05,所以该模型可用 ( 表6) 。 ![]()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政府购买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要素对绩效的具体影响程度。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实践调查,获取了丰富的数据资料,并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 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影响政府购买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行政环境、政府的管理能力、提供商的承接能力、绩效评价体系、行政文化。其具体表现为: 1. 行政环境对绩效构成要素中的服务质量、服务公平、服务满意度、服务效率、服务成本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行政环境是以机遇或者挑战形式使各绩效构成要素的实际水平与期望水平的差距逐渐明显,并以倒逼的方式促使着各绩效构成要素与行政环境相一致,以此来优化购买绩效。因此行政环境与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 1 成立。 2. 政府的管理能力对绩效构成要素中的服务质量、服务公平、服务满意度、服务效率、服务成本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府的管理能力的提高会激励政府更加主动地去实施改革,发现阻碍绩效提高的潜在障碍,并以创造条件的方式促使绩效内部构成要素和谐和绩效外部影响要素和谐,减少摩擦,降低损耗,以此来提升整体购买绩效。因此,政府的管理能力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 2 成立。 3. 提供商承接能力对绩效构成要素中的服务质量、社会公平度、公众满意度、服务效率、服务成本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供商承接能力是绩效提高的技术基础,如果提供商缺乏承接能力,那么绩效构成要素的提高就缺乏策略与能力的支持。因此,提供商承接能力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 3 成立。 4. 评价体系对绩效构成要素中服务质量、服务公平、服务满意度、服务效率、服务成本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科学的评价体系会对绩效的提高提供方向性指导,使绩效构成要素的优化更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只要坚持科学的评价体系,绩效就可以保持在一种良好的水平。因此,评价体系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 4 成立。 5. 行政文化对绩效构成要素中服务质量、社会公平度、公众满意度、服务效率、服务成本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行政文化是行政系统内的集体意识,其可以有效消除行政系统内的文化差异,使空间与时间跨度内的行为与目的相一致,提高政策稳定性,使绩效构成要素与影响要素保持良性互动。因此,行政文化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假设 5 成立。 (二) 上述影响要素对绩效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 提供商的承接能力对绩效的影响最大,承接能力提高 1 单位,绩效将提高 1. 051 单位; 评价体系对绩效的影响最小,评价体系优化 1 单位,绩效将提高 0. 531 单位; 其他的绩效影响要素按对绩效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行政文化、行政环境、政府管理能力。 ![]() 五、提高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的建议 (一) 培育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社会承接能力影响政府购买绩效。其中,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数量对绩效的影响最大,资质次之,履约情况影响最小。在提高提供机构的承接能力过程中: 首先,继续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实现购买效率和公平度的提升。对企业型和非企业型居家养老服务组织采取不同的登记方式,放宽居家养老服务准入条件。简化行政审批,引导各类合法资本设立服务机构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产业中; 其次,规范提供机构行为,促进公众满意度和社会公平度的持续增长。根据消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强化管理。加强对服务质量和收费监管。加强服务提供机构和整个养老产业信用建设,可以引入独立的专业性机构,参加养老业信用建设和监管。将提供机构的信用指标作为购买决定的重要衡量因素。建立服务提供机构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促进服务提供机构内部自律和监管。 (二) 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机构的行政文化建设 建设行政文化有利于提高购买效率和服务满意度。根据行政文化构成,建设行政文化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创新政府管理理念。新时期的政府管理理念应该包括民主、法治和高效以及政社合作的观念。民主行政指的是尊重公民权,及时回应公众合理合法的诉求。法治行政指在行政过程中践行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尊重规则,尊重合同,遵循法律的最低要求。高效行政观念,指政府和官员应有投入与效益的考虑。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尤其与第三部门的合作,可以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共同治理,因此,政府要牢固树立合作意识。其次,加强行政文化制度建设。完善各项行政制度,约束管理者的行为。如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政府顾问、执法过程要求、政务公开以及政府学习等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机关和广大公务人员的行为。完善制度的同时,规范政府各项工作程序,制定公共服务标准,使程序合理,标准明确。这可以保障服务质量,促使服务或产品符合甚至超过受益人的预期。最后,推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规范化的基本标准首先是合法。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来解决治理中的问题,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化。做到主体、权限、内容等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和方式恰当。推进政府行为法治化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与法治不符的行为方式,如选择性执法、钓鱼执法等。规范政府所为,使之少走弯路,从而提高效率。 (三) 优化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行政环境 经济条件和财力状况是政府开展行动的基础。二战后,欧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政府财政能力增强,从而使得政府大规模为公众购买或提供各项社会福利和服务成为可能。从国内实践来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从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财政实力较强的大城市或地区开始,经济欠发达地区至今发展较慢,实践较少。在未富先老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在养老领域的责任日益增加。因此,对于各级政府来说,一方面要促进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进而实现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促使资源和要素向养老产业聚集,解决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源单一和不足的问题。同时,要继续加强养老产业的法律环境建设。首先,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安排。近年来,多个地方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及标准,以及对其改进提出了明确的建议。然而,相关制度规范标准还不够健全。调研的一些地方对服务内容规定较少或单一,对服务对象的限制较多,监督跟不上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逐步完善制度来解决。其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法制化进程。一些地方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居家养老服务责任主体不明确,多头管理,多头运作,经费使用不合规等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行政立法程序、行政规章等规定,启动居家养老服务的立法工作,把分散的政策体系统一和规范起来。中央层面应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社会、家庭、社区、机构等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责任,对全国范围内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 (四) 提高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能力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逐渐将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解决当地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从事相关实践的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和享受政策的老人数量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政府对该领域的管理却捉襟见肘,因此,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降低居家养老服务的门槛,逐步扩大政策的普惠性。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在空间上的扩展,从而保证城乡共享服务。其次,按需求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各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满足的还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且形式单一。实际上,老人的需求有巨大的差别,因此政府在做出购买时应考虑到这种差异,给政策受益者更多选择的空间,使他们能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从而提升政策满意度。再次,加强监督。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中,我国各级政府在监督体制和主体方面已经设计的十分完善了,关键缺陷仍处于落实环节。因此,要强化公众和服务对象在服务监督中的作用,以利益动机促使他们对权利和义务的践行,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再其次,科学合理地定价。定价机制涉及到买卖双方的权益,也影响到服务享受者实际权益和政府财政资金的效率。因此,在定价机制上应以各项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为基础。同时加上其他需考虑的要素,制定买卖双方都认可的购买价格。最后,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对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原则上都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服务机构,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和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但针对一些市场发展不成熟的行业和地区,也应采取较为规范的委托服务方式来选择服务提供商。同时可以探索市场准入制度,给受益者更多的便利和选择权,增强社会公平度。 (五) 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 考核体系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购买的绩效,尤其是对社会公平度、公众满意度和购买效率。因此,对服务提供机构的业绩考核比较重要。我国多个地方在购买实践中也都加强了对服务提供机构的考核如出台专门的考核制度,设立专门的考核主体,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挂钩等。有些地方还在考核中考虑了公众的参与。但从总体上而言,各地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继续优化。首先,完善绩效评价制度,提升购买效率。在健全的评估制度体系下开展评估可以促使居家养老提供组织改进服务。其次,扩大民众参与,确保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在评估主体设置上,设置一定比例的公众参与。其中,受益老人代表数量不能过少,要保持一定的总比例。另外,加强平台和渠道建设,使群众有更多机会方便地加入到绩效评估与改进积极互动中。建立通信、电话、移动网络、互联网等多种公众参与渠道,让公众尤其老人有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 【作者简介】储亚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5BZZ074) 阶段成果。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the choice of government - purchase home - based aged care services has become important for many local governmen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of home-based aged care services relies on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ability,the provider's ability,the evaluation system,and 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n this basis are made.SPSS and AMOS are used as the analytical tools. A data analysis of the nationwide survey results i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five factor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of home - based aged care services.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it is suggested to optimize the administrative environment,improve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ability,cultivate and standardize the home - based aged care service institutions,improv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favorabl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Key words: government purchase of services; home - based aged care services; factors influencing performances 编辑说明:文章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原文和图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原因,注释从略。 编 辑:王东昕 李春亭 吴鹏 贾淑凤 编辑助理:王孟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