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箱底茶味地图 | 在上海喝茶,自带一股特立独行的高级感

 岩茶教室 2020-05-27


这一站上海,是茶味地图走访的第五座城市。

记得在做茶味地图这个专题第一期厦门站的时候说过,我接触茶这个领域,就是从厦门开始的,那时候所有关于茶文化的概念就三句话,“这是一座爱泡的城市”、“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就是因为爱喝茶才给的斗志”、“人生如茶,苦尽甘来”……而当时不断给我灌输这个文化口号的企业,就是从这一期茶味地图开始的冠名方,压箱底。

压箱底创始人林玉成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安溪人,自然不会错过铁观音流行时期的红利,他借着红利后的势头开创了国内电商领域的先锋尚客茶品,在电商红利的势头上时又经营起了普洱品牌福村梅记,压箱底是在他经历了几大茶类洗礼后的一个重磅出击。

.压箱底创始人林玉成

因为熟念,我总吐槽他经营产品的思路很“土味”,从包装、概念、营销到产品名称,比如这一次推的传家三宝新品,分别叫做惊人的压箱底666老白茶、888普洱生茶和999普洱熟茶。

他非常诚恳的告诉我,“茶的本质就是农产品原料,这个原料之所以会被赋予了这么多的价值都是人为的,可人为的最终愿景是什么呢?就是美好,“祝愿美好”是全人类永恒的夙愿,哪怕实现不了,也要记录某一种开心情绪的当下”。

所以在茶品的选择上,他喜欢尊重场地、尊重原料、尊重传统工艺并带有历史感的东西。也是他个人收藏风格的倾斜。以至于我们两之间对话的博弈经常像一个产品界的辩论赛。

或许产品的本身就没有最终的标准答案,于是我们就选择了用一种矛盾冲突的方式去合作,用他在时间中筛选出来的“土味”好茶,和我们在岩茶的味觉体系中所探寻的潮流风味去碰撞,去交流。

跟我们不同的是,压箱底积极踊跃多了。

在接下去半年的时间里,林玉成将带着他的压箱底完成全国101场的城市品鉴会,他首次尝试将这个活动变成开放式的交流茶会,跟不同的平台、渠道互动,从茶馆到书店、博物馆的方式去呈现不同人群对茶的理解。

其中上海、杭州、深圳、济南和成都这五个城市,也是压箱底跟岩茶教室这么一个稚嫩平台的首次合作。鉴于之前岩茶走出福建领土的射程看来,岩茶本身是一个非常小的受众话题,为了拓展和遇见更多好玩的事,这五个城市,我们将带着白茶、普洱和岩茶的对话重新出发,试图遇见一个属于Y老师红利的春天。

带着这种“我要挣钱”的超现实主义理想,我们来到了一个郭敬明世界里纸醉金迷的城市——上海。

-1-

如果你在国外看到介绍中国的宣传片里,上海一定和北京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大都市。但在我看来,上海其实是最不中国的城市,所谓的海派文化在中国也绝对是自成一个体系的流派,所以喝茶这件很中国的事情,在上海也变得很稀罕。

这次来上海之前,我仔细的想想,虽然在上海呆过一段时间,但是我似乎没有在上海的茶空间,或者说没有在上海好好的坐下来完整的喝一泡茶的经历。在这座中国最商业化的现代化大都市里,谈到喝啥呦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可能会是咖啡。似乎在充满香气的环境里,最适合说夹杂的英文和吴侬软语的上海腔调。

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咖啡馆星巴克烘焙工坊。

我们和一位上海资深岩茶粉丝见面的地点就约在这里,这是一家完全颠覆你对传统咖啡店的想象的空间,走进门最抢眼球的不是咖啡,充满科幻感的咖啡制作过程,一颗颗咖啡豆从屋顶的输送管道奔流而下,在烘焙机里焙成熟豆,整个过程充满工业的美感,散发出来的迷人的香气和洋气,让每一个坐在那里等位的人心甘情愿的掏出二维码。

在烘托花钱的气氛这件事上,不得不承认,咖啡现在做得好一些,但是其实也没有必要把这件事神话。

在我看来,这个巨大的咖啡罐,和武夷山香江厂里的那个大茶壶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在星巴克看来咖啡和茶其实是一回事,在这家全球最大的星巴克里,我们看到了满满一墙的茶包。

为了表达我对咖啡的敬意,我在星巴克里点了一杯鸡尾酒。

这杯叫做弄堂晚风的鸡尾酒是星巴克为了拍上海人民Mp只在上海店推出的一个产品,基调是冷萃咖啡加上上海的黄酒,还加了话梅浸泡,酒精度不低,标准的上海腔调。

说到酒了,很多人都说葡萄酒的审美体系和岩茶非常的相似。但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喝的葡萄酒都更像在买醉,在葡萄酒粉丝的眼里,这样喝酒可能就像我们看到有人拿马克杯泡牛肉那样心疼。

喝酒的群体会非常讲究葡萄酒的搭配,什么就能配什么肉或者配上一点怪味芝士,这次在上海我们就被一位茶酒双修的妹子安利了一份岩茶配勃艮第的组合,这种搭配组合的本身,就很海派。

这位茶酒双修的妹子在龙华路上有一间小茶室,而在附近,悄悄的开出了很多间不同风格的茶馆。我甚至幻想这里什么时候是不是会变成和永康街一样的茶馆聚集的地方。

在上海,虽然知道岩茶山场味的人一定不如了解勃艮第风土味的人多,了解岩茶焙火的人也没有了解咖啡焙火的人多,但是我始终觉得味觉记忆是长在每个民族的基因里的,总有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可以触发它,即使是在上海这种喝咖啡的城市。

-2- 

我有个朋友在上海经营岩茶的东北朋友,他说他在上海最受不了的一件事就是AA制。他说朋友吃个饭也要AA制,简直就是小气之极。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气的机制,催生了今年一场豪气的茶局。

这张黑名单上的茶,算是今年茶圈最大的热门了,岩茶圈最大的热门居然不是Y老师制造的,这一点让我很不服气,而这个热门今年也为岩茶惹来了很多非议。

但是这样一场豪气的茶宴就是靠茶友AA制搞起来的,有那么点众筹茶会的意思,但这种事真的只会发生在上海。

上海本来就是中国的奢侈品之都,几乎所有的奢侈品在上海都有旗舰店。而奢侈品除了价格特别贵以外,其实是自带社交属性的一种商品,用接地气的说法就是大概就是确认过的品牌。

其实在上海,最奢侈的未必是大家热议的价格,我们在采访茶馆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和我们提起,在上海最奢侈的不是茶的价钱,而是坐下来喝茶这件事本身。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时间和空间似乎都受到了额外的挤压,不仅喝茶的时间很少,茶馆的尺度也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很不符合。

这其中也包含了上海茶馆的生存压力。


在这个奢侈品之都,经营一家茶馆本身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虽然每一间茶馆的主人在自己的主业上可能早都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具体到每一间茶馆上,精明的上海人还是希望他是能赢利的,但大城市高昂的成本让这件事普遍很难。

这次采访我们问了一个在上海经营茶空间的非本帮人员,为何非要把茶这个事业放在上海。她说,“上海是一个很极端的城市,要么极其接地气,要么最高大上,这里的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他们有能力筛选,所以能在上海生存下去,本身就是一种证明。”

这个证明了产品和品牌能够满足世界上最挑剔的消费者,能在上海站住脚,就可以在纽约开一个专卖店。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上海也许就是中国最压箱底的那个城市。

-3- 

上海豫园著名的景点湖心亭原本就是一个茶楼,虽然现在这里最知名的景点是隔壁的南翔小笼包。

开埠之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特立独行的一个城市,说起上海我们外地人能想到的形容词大概就只有洋气,这种洋气的基因可能从明朝宰相徐光启的拉丁文墓碑哪里就种下了。而上海人说起自己的特里独立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海派”。

这个派不仅是流派的派,在更多的时候是派头的派。

对于这点,我们还拜访了上海著名茶空间设计师顾忆。顾老师说,所谓的海派,其实也是海纳百川,是一种包容,它未必是要在某一间空间或是某一个点上具体体现,而是这个城市包罗万象的风格共同构成的。

于是Y老师对于上海茶空间的总体概括是:各种可能存在的派头

他们可能是淮海上租界时期的小洋楼,弄堂、石库门里的一间别致居所,要么就是林立繁华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茶空间经营的方式也淋落满目,针对专业一些的茶爱好发烧友,把茶、器等关联事物做到极致,从教学、策展、到行为艺术等意识流形态,而生活化一些的,有的会择酒吧一个角落的选择,有的是剧场旁边的一个休息消遣,还有把茶空间经营成米其林餐标的方式叫着嚣……

接下去的一周,Y老师就将把这所城市里搜罗到的压箱底级的空间及其主人,分享给大家。他们是:

     山余草舍

空间主人:刘佳甫

徐汇区复兴西路44弄1号

     山   下   

空间主人:陈佳雯

徐汇区天平路91弄54号

 纯 事 茶 

空间主人:叶菲

黄浦区外滩中山南路505

老码头2号楼201室

桂园茶馆

空间受访人:周良果

徐汇区漕宝路188号

茶·生活实验室

空间主人:杨思虹

长宁区天山路345号

缤谷广场东座6楼632号

读白茶书房

空间主人:长乐

徐汇区康平路4弄4号

  喜 捨  

空间主人:顾忆、了凡

徐汇瑞平路230号B2-023室

除上述茶馆外,在专题中我们还有茶之路、岩中御品、例园等其他几家茶室空间主人的参与出席,这里我们就不剧透太多了。在接下去一周更新的内容中,请大家滴好眼药水,做好眼花缭乱的学习准备啦!

  特别鸣谢本次活动冠名支持:


-  E N D -

另外,关于任何需求

请找性感撩人的学习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