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始歌谣——古歌溯源

 人类研究中心 2020-05-27

追溯了诗的原始发端之后,我们再去探求原始的诗苑。

原始氏族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歌声一直伴随着原始先民的劳动和奋斗。这些原始歌谣标志着我国诗歌的起源,它们是原始社会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并在人们口头代代相传。原始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早的"举重劝力之歌",到以表现劳动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歌,再到由劳动歌而发展的一般的诗歌。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古老的歌谣大部分湮没无闻了,我们现在已难看到它们的原貌。在一些古籍中,记载有神农、黄帝、尧、舜时代的歌谣,这些作品多经后人改窜,真伪难辨,不可尽信。但在某些古籍中也有较为质朴的歌谣,从其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上看,比较接近原始的形态。传说的先民之歌,对于我们认识文学的最早形式,都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1。黄帝时代歌谣

(1)有明显功利目的的劳动歌

这是传说最古的先民之歌,远古文学在传说中,如传伏羲氏有《驾辩曲》(《楚辞·王逸注》),《纲罟歌》(见《隋唐乐志》,《夏侯玄·辨乐论》,《元结·补乐》)以上是传说中最古的诗歌。

次为葛天氏的《八阕歌》,神农氏的《扶持歌》(见《孝经·钩命诀》),《丰年歌》(《夏侯玄·辨乐论》),这些古歌仅传曲名而文已佚。内容表现远古人民渔猎农牧生活的创立状况。

(2)原始宗教统治下的祭祀歌

原始宗教出现以后,对于诗歌内容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诗中除了表现图腾崇拜观念以外,那种以征服自然力的热情和幻想为基础的巫术观念也给原始诗歌带来了新的内容,如《礼记·郊特牲》载,伊耆氏作《蜡辞》,用于祈祷祭祀。唐孔颖达疏:伊耆氏即神农氏。陆德民释文又谓伊耆氏即尧帝。刘勰说:"昔伊耆氏始蜡,以祭八神"(《文心雕龙》)。蜡,是年终祭神的祝祷词,表示农人心理与希望,在文体上又为祝文之始。

蜡辞 伊耆氏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这首歌谣可能是产生在农业和畜牧业分工以后,即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过渡时期,是农耕时代祈求丰年的宗教礼仪的唱词。当时,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水灾、虫灾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人们渴望支配大自然,战胜这些自然灾害,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他们想以这种咒语来使土、水、昆虫和草木等按照人的意志行事,使希望变为现实。这首具有"感应巫术"特点的诗歌反映了人们控制大自然的愿望,在当时这虽然只是一种幻想,但在客观上却增强了原始人改造客观世界的信心。

(3)各类短歌

在传说中,到黄帝之时诗歌渐多。如《水经注》载有《渡漳歌》,据说是黄帝大战蚩尤时,大军追击到了漳河畔,士兵无法渡河,黄帝便命伶伦制作此歌,由于其节奏雄壮,振奋了士气,大军很快渡过漳河,击败了蚩尤。这首歌当作为军歌的最古者。

《汉书·礼乐志》载有黄帝使岐伯作短篇《饶歌》,用以扬德建武,劝士讽敌。

《归藏·启筮》载有黄帝所作《棢鼓之曲》十章:一曰雷震驚,二曰猛虎骇,三曰鸷鸟击,四曰龙媒蹀,五曰灵夔吼,六曰雕鹗争,七曰壮士夺志,八曰熊羆哮峪,九曰石荡崖,十曰波■壑。这首歌传为黄帝所作,属军歌战歌之类。

此外,尚有传说黄帝时代的《金人铭》(见《说苑·敬慎》篇)、《祝邪文》(见《文心雕龙》)后世多指为伪讬。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说上古时代之孝子,为了不忍看到他死去父母的尸体被禽兽所吃,于是断竹作弹弓来守护,免为禽兽所食。这是最古之乐曲,也是最早的挽歌。名为《弹歌》,又名《断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这虽是古之传说,但从其内容和形式看,应为一首原始猎歌。它反映的是渔猎时代原始人的劳动生活,描写了他们制造狩猎工具和追捕猎物的整个劳动过程。这首诗两字一句,每句写一个动作,虽然简短,但质朴而又自然。

2。唐尧时代歌谣

唐尧时代的文学作品,传说是尧所作,有《尧戒》一篇,《淮南子·人间训》记为:战战慄慄,日僅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

除了《尧戒》之外,唐尧时代还有两支最著名的民歌,一支是《击壤歌》,一支是《康衢童谣》。

《击壤歌》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康衢童谣》是据列子仲尼篇所记,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与百姓愿戴与否,乃微服遊于康衢,闻儿童谣说:玄我蒸民,莫匪尔极。不知不识,顺帝之则。

这些古歌都反映的是帝尧德治无为,顺天化民的自足乐化生活,以及其宽仁博大的情怀,不用心智,即有一片升平自由景象。

3。虞舜时代歌谣

唐尧以后的诗歌,较有信史可凭。已有君臣相唱和之作。据《虞书》所载,舜曾作《股肱歌》、《载歌》、《卿云歌》,皋陶作《元首歌》。

又据《孔子家语》、《尸子》所称,舜又作《南风歌》,谱于五弦琴而歌唱。舜、皋陶作诗歌未必属实,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古歌中看到上世淳朴之风。如:卿云歌卿云爛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载歌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性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元首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4。《周易》中的古老歌谣

除了以上介绍的之外,在《周易》中也保存了一些古老的歌谣,从思想内容和形式上看,有的可能传自上古,我们从中还能够看见一些早期诗歌原来的面貌。如: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中孚·六三》)

这是战争中的歌。意思是战胜了敌人,有的击鼓乘胜追击,有的力竭疲倦,有的悲而流泪,有的欢快而歌唱。

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明夷·初九》)

这表现的是处于黑暗之世,明德之人被伤,不得不逃避远走,又怕暴露自己的行迹,不敢展翅翱翔,只能收敛其翅膀低飞,急于逃难没有时间顾及饮食的情景。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糜之。(《中孚·九二》)

意思是鸣叫的鹤儿在树荫,它的对偶以应声和之。我有美酒在杯中,与你共饮之。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欢聚共饮。

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困》·六三)

意思是一个犯罪的人被绑在嘉石上,以后又把他关在有蒺藜的监狱里,让他坐在蒺藜上,刑满后被释放,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却不见了。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艮》卦卦辞)

艮卦讲的是注意保护身体,这卦辞意思是有人只注意背部而不保护全身,即只顾局部而不顾整体,这样造成的恶果是被迫离家,走进他的庭院,见不到人。

《周易》中采用的诗句,往往是远在爻辞之前就流传下来的,如(《旅卦·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

这是殷王子亥仆牛的故事,当是周人克商以前早就流传的了。意思是殷王子亥曾在狄族旅居,畜牧过牛羊,但王亥行淫享乐,狄族的国君绵臣把王亥杀了,而且取了他的牛。鸟焚其巢,比喻王亥先行淫享乐,后遭杀身之祸。《周易》爻辞里所见的诗歌形式,一般还多用单纯的二字节奏,如(《屯卦·六二》),(《屯卦·上六》):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意思是讲男女婚姻的困难,女子常遭抢夺被迫成婚,她们心情悲痛,泪流不止。

再如(《贲卦·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意思是结婚那天新郎及陪同人员一起骑上各种颜色的马到女方家去迎亲。

以上《周易》中的爻辞都还保持了两字节奏的原始形式。

5。走向世俗和人间的原始情歌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制的萌芽,我国社会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折--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伴随社会制度的变革,诗歌艺术也经历了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由原始诗歌转向阶级社会诗歌。这个时期诗歌的明显特点是在悄悄摆脱原始宗教的影响,努力面向现实,内容有所扩大,主要是两性间的社会关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使诗歌逐渐走向"人间",当然,这种表现不是通过普通人,而是附着在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身上。

如《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动,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候人兮猗!"是一首完整的表现夫妻相思之情的地道的情歌,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最古老的一首情歌。禹与涂山氏女有一段爱情婚姻关系,二人成婚之后,禹便离家治水,一去数年,引起了涂山氏女的无限思念。"候人"即等待和盼望丈夫之意。《候人歌》是涂山氏女内心的直接表白,通过这自白的反复咏唱表现出涂山氏女候禹不至而引起的缠绵的思绪和焦灼的心情。"兮"、"猗",两个感叹词连用所造成的强烈感叹语气增强了它的表现力量,一唱三叹,余音袅袅,使人感动至深。

《候人歌》的内容与大禹时代的社会生活性质完全合拍,其作为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一首诗歌,以情人间的相思鲜明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在诗歌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上,《候人歌》第一个触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文艺的最重要的对象,预示了文学中反映人与人关系的来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