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习半年后,我放弃了奋斗12年的教师梦想!| 评首席教师政策

 公众号_好教师 2020-05-27


我是一名师范生,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老师。

可是,实习半年之后我决定放弃我奋斗了12年的理想。

你可以说我是懈怠了,也可以说我是娇气。总之,我放弃了这个已经快要成功的理想。

我由学校组织安排实习,被分到了聊城市的一所初中。负责七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业,班主任不在校期间也承担了一定的班主任事务。

半年的实习,月考、段考、期中考我都经历了。

虽然我可能还没有资历来说明首席教师这个政策的长远影响。

我就从实习所见简单谈谈看法。

首先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备课、授课、批改作业。

一个授课老师,尤其是新手老师,单单备课就耗费了大半的时间。

备课是需要备学生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生往往比我们对新的信息更加敏感。他们是浸淫在互联网里长大的孩子。思维逻辑更加迅捷、思路更加广阔。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他们爸爸去哪里了?”

出其不意,却是个情理之中的问题。我问了很多身边的同龄人,至少我们这一代当年很少有人想到这个问题。

教材的不断更新换代、学生的进步性都是教师备课的难点。

 

授课就更不必说了。一个班的语文,算上早读一周就有10节课,如果是正常的教职工,带两个班。再加上出任班主任。还要和学生沟通、关心学生各种状况、关注学生的校内安全问题。

接着是各种校园活动。现在有很多学校组织素质活动,各科老师都要成为各种活动的负责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老师们纵然有十八般武艺,也是需要时间来准备这样的活动的。

第三就是校内、市内、省内不同级别的监管和评审。除了评职称,还要应对各种技术大赛的评审。

实习期间,一个办公室的前辈正是中流砥柱的黄金期。不算上评职称,就参加了6次公开课的活动。

 

我不知道一般老师们对公开课如何看待,反正我上学的时候最讨厌上公开课。老师们虽然和颜悦色,但是却将知识讲的如同新闻联播带着客套而官方的情感。

而公开课输出的知识量恰恰是最少的。往往集中在讨论、互动中,这就意味着许多知识需要提前讲解给学生。既耽误课时,又耗费精力。

这么繁重的基本职责,老师们已经是竭尽全力了。现在,又添加上首席教师这样的头衔。

为了获得这个头衔,得开展多少次公开课。

有多少扑在教育上的老师又得分出一部分精力来达到这个目标,又有多少本心不在教育上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进阶心而用学生做实验呢?

那么,教师在职称之外又产生了新的等级,还是跨越如此之大的等级究竟是好是坏?

老师工作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这个工作性质注定是不可量化考量的。不能像工人一样,通过计算生产了多少个零件来说明技术的高低。

我想应该没有多少人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教师技术的唯一标准吧。如果是这样,那素质教育将永远是一场梦了。

老师是一个和人打交道职业,其实有点像特殊的服务业。服务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都是未成年,身心发育的高峰期。

从知识的学习、身体成长、心理健康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老师们的精力差不多也都花在学生身上。

 

一旦出现,等级差异如此之大的头衔。教师的重点将发生偏移,促进的不是为学生服务的心,而是名利心。

有人会反驳说教师想要获得这样的头衔,本质来看还是要为学生啊。可是如何评判这个老师的优劣呢?不还是看学生的成绩吗?

成绩是评判尺度却不是唯一的尺度。而首席教师这样的进阶性职称只能采用量化的评判标准。

 

这样一来不就是把老师当优秀技师那么培养吗?谁生产出最标准的零件并且数量多的,是冠军。

学生不是零件,是有独立想法的人。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难道要把他们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一起给量化出厂吗。

教育本来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本就没有模式,它就是老师和学生个性之间的加减乘除。

首席教师的政策优势是什么?

高工资、高荣誉、多试验机会、多话语权。

上下滑动查看[首席教师政策]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启动实施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该计划2019年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四省先行试点。

《通知》指出,计划在中西部乡村学校设立一批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遴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支持他们大胆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鼓励他们成长为当地基础教育领军人才。

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当地乡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中西部乡村教育质量。

《通知》明确,首席教师除承担所在乡村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外,还要参与所在县(市、区)、乡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育教学示范带动作用,承担本乡镇青年教师培养、指导任务,同时紧跟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前沿,引领、带动本乡镇或学区的教科研工作。

首席教师岗位设置侧重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面向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公开竞聘,实行任期制管理,3年一聘。

《通知》提出,计划2019年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先行试点,由每省遴选5个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市(州)启动实施。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在中西部省份全面推开。

这些就是首席教师的优势,可明明普通教师也可以享有这些权利啊。

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销售。

教育本来是一个类似销售的活动,出售的产品就是知识,老师们就是销售员。

本来每个老师都可以在传达知识时利用自己的方法,利用不同地区人们的特点来进行讲解。

这个时候首席教师制出现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如同销售员年底冲业绩,无所不用其极。拼了命的加大销售力度。

 

这样做对学生有什么好处,更大强度的课程轰炸?

更何况,销售员也只有年底才这么干。首席教师制度就是让老师全年都保持这样的状态,连续三年。

最后首席教师一旦设立他将拥有短期内相对高度的教育参与权。调研活动他先上、名师资源向他倾斜众多的资源集中在一个首席教师身上。

对其他老师的职业发展就产生了阻碍。教育毕竟不是一个人来完成的,它需要的是无数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奋发向上、勤勉开拓。

 

首席教师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能够完成这个重任吗?如果不能,这么多的资源和希望压在一个人身上。对于这个成为首席教师的人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呢?

教师不是神父,应该拥有独自解释《圣经》的权利,教师也不是销售员,不应该为了冲业绩

我所了解到的,首席教师制度是要在乡村率先推行。可是这样做真的是乡村教育的希望吗?

集中的培养一个人成为希望,究竟是希望还是绝望呢?

关于首席教师政策

您的理解是什么?

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为好教师特约作者: 秦奇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