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云社xBBC,竟然搞出了这么一部沙雕纪录片……

 美目扬 2020-05-27

最近,BBC新出了个自然纪录片,叫《不可思议的动物》。

别看名字挺套路,这个片子的画风还真挺清奇的……

BBC还找了几位德云社相声演员来为中文版配音,第一批观众的感想全都是:好像在听相声……

片子的两个主持人,蒂姆·沃伍德(Tim Warwood)和亚当·根德尔(Adam Gendle),是两个会玩的逗比。

这俩人同是极限运动选手出身,干啥都透出一股莽劲儿来。

在节目里,他们致力于去验证一些流传很广的动物流言:

比如说,“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大白鲨是见人就咬的嗜血狂魔”,“公牛讨厌红色”,“如果你被熊袭击,马上装死”,等等。

这些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不可思议的动物》一共有10集,每集都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求证一个传言的真实性。

第三集里,蒂姆和亚当想知道大白鲨是不是真的爱啃人。

俩人直接包了一条船出海,到了大白鲨出没的海域,只穿着潜水服、不做任何防护措施跳进了海里……

结果,非但没有出现血腥镜头,鲨群根本各玩各的,叼都不叼他。

(看起来凶,其实对你没兴趣)

和最凶残的大白鲨同游了一圈后,亚当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了一件事:

人碰见鲨鱼,真的会被碎尸万段吗?

抱歉,答案是不会!人根本就不在鲨鱼的菜谱上。

至于大白鲨凶神恶煞的形象,那基本是拜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所赐。

《大白鲨》剧照

1975年,他拍摄的惊悚片《大白鲨》上映,电影里的血盆大口和残肢断臂,不知道给多少人留下了心理阴影。

就这样,大白鲨“嗜血狂魔”的荧幕形象深入人心,让它们凶名远扬。

“嘛呢?小老弟”

其实,海洋生物学家早有辟谣:鲨鱼并不喜欢吃人肉,而是偏爱吃肥肉。

海豹、海狮这样的动物有着厚厚的皮下脂肪,一口咬下去营养丰富口感又好,是大白鲨最喜欢的大餐。

人肉呢?人家一般是看不上眼的,因为太柴,不够肥。

除非是饿疯了,否则它们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类。

哪怕是出于好奇咬了人,发现你不是海洋生物,满足不了它的营养需求,也会立刻松嘴走人。

(至于为什么鲨鱼袭击事件中会出现牺牲者……)

实际上,曾经有项调查统计过动物每年杀死人类的数量,做了一个“杀人动物排行榜”:

这项数据直观地显示,每年被鲨鱼杀死的人类数量只是个位数。

——注意,这表里统计的还是所有鲨鱼,不只是大白鲨。

再做个对比:

大象、河马这样的陆生大型动物,一年会杀死500个人;

狗一年大约会导致35000人死亡;

人就更狠了,每年被同胞杀死的人类,大约有40多万个;

而在杀人动物排行榜上位居首位的是蚊子,每年有大约75万人因各种蚊媒疾病去世。

相比之下,大白鲨根本就排不上号。

所以,相对于鲨鱼吃不吃人,还是关心一下你的邻居遛狗时拴不拴狗绳吧……

下一集,蒂姆和亚当造访了鱼类学家维拉博士的研究室,要和她一起测验鱼类的记忆力。

人们常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

最早听到这个说法,可能是在QQ空间的青春伤痛文学里:

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会记得曾经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会变成崭新的开始。

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鱼缸里面,它永远都会兴致勃勃,永远都不会觉得无聊。

有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那只鱼,能够在七秒后遗忘所有……

后来,还被人写成了歌:

到了现在,“鱼的记忆只有7秒”早就成了人们的共识。

当你收拾完屋子转眼就忘了遥控器放在哪,也许朋友还会调侃你是“金鱼的记忆”。

不过,看过这集你就会发现:我们都冤枉金鱼了,人家记性好着呢……

一来到实验室,维拉博士就否定了这个说法:

“这完全是谣言,大多数鱼类的记忆能保持数周甚至数月。”

举个简单的例子:

养过鱼,或是去公园喂过鱼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

当你靠近水边,用手做出撒饲料、投食的动作时,鱼群都会向你聚集过来。

这恰恰是因为:小鱼记住了,这个动作就意味着开饭。

就像听到开罐的声音猫会跑来吃饭,听到开门声狗会来迎接主人一样,鱼的记忆力也丝毫不输给它们。

鱼类的聪明,还要远超你的想象。

维拉教授拿出了蒂姆和亚当的两张照片,贴在了水缸里。

随后,放出小鱼。

这一次,我们要亲眼见证,一条小鱼是否能够分清让观众都脸盲的两张面孔:

维拉博士的办法是:每当小鱼选对了人,就奖励它一些饵料。

经过短短几天的训练,小鱼已经能做到毫不犹豫地游向亚当。

博士又几次将照片的位置对调,仍然难不倒它。

这下子,“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这个谣言不攻自破。

其实,早在1965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们就曾经辟过谣。

他们的方法是:在鱼缸的一端发射亮光,随后立刻在这一端对鱼进行电击刺激。

如此反复多次,金鱼很快就记住了“闪光—电击”之间的联系。

当鱼缸的一端再次有光射出时,金鱼就会迅速逃离到鱼缸的另一边,以躲避电击。

这一记忆,根据鱼种类的不同,能维持几个月到数年。

更厉害的是,有些鱼的记忆还能传给下一代呢……

最近,有新西兰的科学家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

他们在对比实验当中,发现小鱼会对父辈甚至祖辈曾经历过的应激事件做出反应。

即使是自身并未经历过的事件,他们也能够凭借刻在DNA里的遗传记忆,做出正确的判断。

是不是有点像小说里,“前世的记忆”帮助主角脱困的桥段?

搞不好鱼类的记忆,其实还是一种“超能力”呢。

所以,以后可别再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了!

同样的,蒂姆和亚当也以身涉险,证明了“被熊攻击要马上装死”是误人子弟。

正确答案是恰恰相反,如果你不幸被熊攻击,千万不要装死!

因为没有一只熊会拒绝食用眼前死掉的大餐。

熊并非不吃死物,相反,它们还有将没吃完的残尸储存起来,便于日后填肚子的习性。

所以,如果你直接放弃抵抗,就地装死,那下场大概率是要么就地被熊啃,要么拖回家存着以后啃……

(参考小李子在《荒野猎人》里大战巨熊)

请教了野外求生专家之后,蒂姆和亚当给出了正解。

如果你运气很差,独自一人在野外时与熊狭路相逢——

当熊在远处,没有发现你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发出任何声音,慢慢地、悄悄地退出熊的活动范围,就这么静静地擦肩而过。

如果不幸让熊发现了你,首要的就是保持冷静。

不要与熊对视,不要保持直立的姿势,也不要奔跑或是发出尖叫,这些动作都会激怒或是惊扰它,让它发动攻击。

熊的攻击性很强,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攻击很多时候只是防御和愤怒的表征。

如果灰熊发动攻击,深蹲,双脚张开,用手抱住头,让它抓你的背包,发泄愤怒;不要动,直到它停止攻击。

当然,最好的办法永远是避免遭遇,以及出入深山老林,常备防熊喷雾。

看完这集,只希望你永远都不会用到这些知识……

你以为的“常识”,很可能不是大自然的真容。

经过无数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文学艺术的粉饰,真相很可能早已变味。

这部不一般的纪录片,专门破除你脑内的固有认知,简单粗暴地告诉你:

别让这些刻板印象,阻碍我们探索自然的脚步。

永远不要失去求知之心,永远要记得像蒂姆和亚当一样,亲自去探索,去实验,去学和问。

拨开云雾见本质的快乐,远超你的想象。

(P.S. 当然,不要贸然去找熊瞎子拼命)

- End -

参考文献:[1] 花落成蚀.为证明大白鲨不爱吃人,两逗逼竟做了这种事.2020.05.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