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毒不去,脾胃就虚

 李军署jialefu 2020-05-28

2020-05-27 21:00:00

我们之前说,糖尿病的病根是脾胃虚弱,那么治疗调理糖尿病首先肯定是要健脾养胃,但是这里就会有人疑惑了,那我健脾养胃后吃饭多了,是不是就会吃进去更多的糖?那血糖是不是就更高了?

脾胃的作用是把五谷精微运化成元气,说简单一点就是脾胃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转化成身体活动需要的能量。

而糖分是身体需要的重要营养之一,所以加强脾胃对糖分的转化能力和身体对糖的消耗能力,并不会因为多吃饭导致血糖升高。

因为食物里的糖都被转化成了身体马上可以利用的东西,同时营养到达了细胞里而不是停留在血液中,不会堆积在体内,细胞也得到了营养,人的力气就增加了。

这样一来,人就有了活力,生命力也就更旺盛。并发症自然而然会减少 。所以,健脾养胃后吃饭变多,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

我们健脾养胃有很多药食同源的东西,比方像山药,芡实,它们的淀粉含量还算挺高,一般来看淀粉是升血糖比较快的,所以不能给糖尿病患者多吃,但是从中医健脾养胃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还必须要多吃。

我们的五行健脾散有山药、茯苓、薏米、莲子、芡实这五种材料组成,虽然淀粉含量很高,但是这样去给糖尿病患者吃,坚持一段时间后,血糖反而变得逐渐正常,也没有升高。那么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我们的老祖宗非常聪明,尽管那时候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但是他们善于观察天地,总结出一套阴阳五行的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什么邪气病毒,只要自己的元气足够强大,就能百毒不侵。

元气也被叫做阳气,阳气就是阳间的气,阳气充足才能在阳间好好呆着,生病了就是阳气(元气)不够或者运转不通顺造成的。只有补足了元气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脾胃到底有多重要?问大家两个问题,能想明白了,就知道脾胃有多重要了。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人凭什么活着,这个很简单,就是凭有胃口能吃能喝。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所以我们看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胃口好也力气大,能扛着200斤的玉米走老远,结果年纪大了之后,虽然吃的挺多,但是没什么力气,买个西瓜都要挑个小的,走两步就喘。

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吃不下饭,是胃气不足,但是吃得多不长肉没力气,那就是胃强脾弱。

胃的好坏,要看饭量,吃的多胃就还好,吃得少甚至于吃不下饭,就是胃气不足。而脾的好坏要怎么看?就是要看粪便,大便不成形,甚至直接能看见饭粒菜叶子,这就是完全没有消化吸收,东西都白吃了,根本没有运化成元气。

日常生活中,放久腐烂发臭的都是肉和海鲜,因为这些东西里蛋白质比较高,所以腐烂后会特别臭。所以脾运化能力好的人,他吃进去的食物里含有的营养物质都被身体运化吸收了,排出来的也就不会那么臭。

我们的五脏六腑经络血管,任何地方都需要元气的供应,如果脾胃不好,就相当于给五脏六腑断了粮食,人也就慢慢地虚弱生病了,所以说第一个问题,人凭什么活着?就是凭借脾胃的运化能力活着。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人要凭借什么来治病?这时候有人就说了,肯定是吃药啊。没错,就是吃药,但是如果脾胃不好,吃下去的药不能被吸收,那这个药是不是就白吃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脾胃好,能吸收能运化,接下来才能说治病。

脾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运化五谷精微,它还能运化水湿,也就是我们说的排出湿气。问题就又来了,我们天天把湿气挂在嘴边,那么这个湿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湿气有从内生的,也有外面来的。内生的湿气就是那些本应该进入到细胞的营养却因为运化能力不够留在了血液当中,久而久之堆积成了内在的湿气。

比方说糖尿病,那些糖分本来应该给细胞提供能量,结果因为胰岛出现问题送不进去,把糖分留在了血液里,结果细胞需要糖却没有糖,血液不需要糖却都在血液里,这就成了糖尿病。

包括像蛋白质等等在内的很多营养物质都是这样停留在血液和经络中,没有被吸收利用,时间长了就在体内成了湿气,中医叫这个为:内生湿邪。

所以中医不管看什么病,方子里一般都会有健脾养胃的药材在里面,然后会告诉你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比如说鱼生痰,如果脾胃不好,医生就不会让患者吃鱼,因为吃进去不能吸收,就全部变成痰湿了。再比如阿胶,我们都知道阿胶可是很好的补品,但是如果脾胃不好,吃进去不仅不能补身体,还会产生滋腻。

外来的湿邪那就很好理解了,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外部的湿气会侵入到咱们体内,所以经常接触凉水和潮湿环境的人比较容易得风湿病。

中医讲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实际上湿邪非常的顽固。有的人刚开始健脾养胃会有一些比较反常的变化,比如分泌物增多,部分男同志可能阴囊本来只有一点点潮湿,结果健脾养胃之后更加潮湿了,还有老年女性阴道炎,健脾养胃之后分泌物也更多了。

这是因为患者体内的湿气过重,健脾养胃之后,身体在排湿的一个正常反应,这些湿气要往出排,就是通过汗液、大小便、出汗等等方式来排出体外,所以不用过于担心这些反应。

我们很多疾病和脾虚湿重都脱不开关系,一些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和湿气重有关系的。

当然,并不是说身体一有湿邪立马会得病,最开始只是会有一些症状,比如吃不好睡不好,也就是中医说的食不和则寝不安,吃饭不好的人睡觉一定也不好,因为吃饭不好就代表脾虚,而脾虚的人一定湿重。

身体内湿气太重,元神就住不安稳,中医讲六神不安,所以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睡不好吃不好的症状。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应该把健脾养胃提上日程了。

我们要注意,如果长时间身体出现那种粘腻的包裹感,感觉身体沉重,这可能就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虽然这个时候可能血糖还不太高,但是已经属于高危人群了。

出现症状后还像以前一样胡吃海喝,不按时吃饭糟蹋脾胃,或者经常去到一些潮湿的地方的话,这个症状肯定会越来越重,糖尿病或者其他病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所以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注意健康。

人的元气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减少,尤其是在过了四十岁之后,身体健康就应该需要非常的注意,那么下一期我们来看看,四十岁之后的大家,都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