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话临床】黄一峰:鼻渊辨证论治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5-28

鼻    渊

鼻渊者,浊涕下而不止也,此病鼻中时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起因是外感风邪。肺开窍于鼻,风寒袭肺,鼻流清涕者,为肺寒见症,病久寒邪郁而化热,鼻流浊涕而气臭,当表散与清热兼施。每有病者头痛久治不愈者,询之始悉其有鼻渊史久矣,用苍耳散加减,屡试获效。

(一)金××,男,40岁,农民。

经常头痛,鼻塞流涕,易于感冒,有鼻炎史,舌白,脉弦。风邪湿热上蒸,治以疏风清热化湿。

薄荷6克  苍耳子9克  辛夷6克  炒白芷5克

藿香10克  荆芥10克  防风6克  桔梗5克

茯苓12克  陈皮5克  黄芩12克

服上药三剂后,头痛鼻塞流涕症状消失。

【按】方中苍耳上行头面,疏散风邪;荆芥、防风、藿香、桔梗、陈皮、茯苓以治上焦风邪,兼化痰湿;黄芩清肺热,为宣风利窍、化湿泄热之方。

(二)王××,男,49岁。

初诊:经常头痛,鼻塞流清涕,气味臭秽,每日须更换手帕数块。经××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窦炎。近坛咳呛气急,两胁引痛。新邪外袭,痰热内蒸,拟先疏散风邪,化痰泄热。

前胡10克  牛蒡子10克  荆芥6克  防风6克

土藿香10克  辛夷6克  苍耳子10克  炒白芷5克

制半夏10克  竹茹10克  陈皮10克  桔梗5克

茯苓12克  杏仁9克  焦芩10克

另用鼻渊散塞鼻。

鼻渊散处方(黄老经验方)。土藿香10克,苍耳子15克,青木香15克,鱼脑石15克,辛夷15克,鹅不食草9克,共研细末塞鼻用。

二诊;经内服煎剂,外搐鼻渊散后,头痛鼻塞较松,每日仅换手帕一块,咳喘胁痛消失,再循前方加减,拟以疏风利窍,清化痰热。

细辛1.2克  荆芥6克  防风6克  苍耳子9克

辛荑6克  炒白芷3克  制半夏9克  陈皮6克

茯苓12克  薄荷8克  焦芩9克  竹茹9克

白蒺藜9克  

服药三剂后,诸症减轻。原方续进三剂,头脑清醒,鼻通神宁、浊涕全无,病得痊愈。迄今数年未见复发。

(三)陈××,男,55岁。

经常头痛鼻塞流涕,易于感冒。近五、六年来,常年头痛不已,时轻时重,有时鼻流黄涕,经外省某西医院检查无鼻炎病。但详细诲问;知其十年前曾有鼻炎史。此乃肺经郁火不宣,肺热甚则流黄涕。宜疏散风邪,清化痰热。

荆芥6克  防风6克  苍耳子9克  炒白芷8克

炒白芍15克  茯苓12克  桔梗5克  竹茹9壳

陈皮6克  生石膏20克  焦芩15克  羌活6克

服上药五剂后,鼻窍畅通,头痛已止,黄涕消失。

嗣后随访未再复发,疗效显著。

【按】治疗鼻渊,若症见头痛鼻塞流清涕者,大多属风寒型,宜苍耳、辛夷、白芷、藿番、荆芥辛温以散表邪。如头痛鼻塞,流下浊涕而气臭者属风热型,宜苍耳子、薄荷、生石膏、黄芩辛凉以清少阳、阳明郁火。鼻炎患者,大都不仅有外感,且有阳明伏火,肝胆郁热,《类证治裁》曰:“鼻塞甚者,往往不闻香臭,有脑漏成鼻渊者,由风寒入脑,郁久化热”,《医宗金鉴》亦谓:“鼻渊内因胆经之热,移于脑髓,外因风寒,凝郁火邪而成”可见古人已见至此。方中黄芩入手太阴、少阴、太阳、阳明,亦入手少阳。李时珍《本草纲目》论黄芩,谓能治风热、湿热、头痛、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其性清肃,可以除邪,故以上三例皆用黄芩。又前额部疼痛甚剧者,亦为阳明见证,配以石膏,自可清减郁火。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图书作者:黄一峰著;苏州市中医院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