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

 朴日韩 2020-05-28

一.住宅核心筒的基本元素

1.楼梯及前室:

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3.公共走道

4.设备设施及管井

二.各元素设计的基本要点

1.楼梯

1)楼梯形式:H≤21m,敞开楼梯

21m<H≤33m,封闭楼梯,敞开楼梯(户门为乙级防火门)

33m<H,防烟楼梯

2)楼梯数量:H≤27m,可设一部楼梯(要求每层面积≤650m²,户门距离安全出口≤10m);

27m<H≤54m,可设一部楼梯(要求每层面积≤650m²,户门距离安全出口≤10m)

H>54m,设2部楼梯。

3)梯段净宽≥1.1m(高度18米以下一边栏杆的可1.0m)(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空尺寸)

梯步净宽≥260mm;梯步净高≤175mm

梯步数每段≤18步

4)普通楼梯基本尺寸:轴线尺寸4500*2600(7*260 2400 200=4420 80抹灰及扶手尺寸=4500)。(2800层高,每跑8步,共计16步)

剪刀楼梯基本尺寸:轴线尺寸6800*2700(15*260 2600 200 100=6700 100抹灰及扶手尺寸=6800)(中间100防火墙)(2800层高,每跑16步)

5)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其开门宽度可以是1000mm,首层楼梯间对外开启的防火门应大于1200mm

6)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的距离应满足水平大于1.0米,转角及正对时最近距离应大于1.0米的防火要求。

7)可采用剪刀楼梯间,具体要求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28.

8)防烟楼梯间前室面积:≥4.5平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面积:≥6.0平米; 

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1). 7层及以上的住宅楼需设电梯,12层及以上每栋需设2台电梯,其中一台可容纳担架(轿厢尺寸宜为1500*1600,或长 短边>3100)

2). H>33m住宅楼需设消防电梯

3).电梯厅的深度:大于1500mm,12层及以上≥1800mm,剪刀梯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2.4m。

4).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4.5平米;合用前室≥6.0平米,剪刀梯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面积> 12 m²,短边>2.4m。

3.公共走道

公共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小于1200mm(考虑到抹灰或装饰厚度一般做1250~1300mm)。

4.设备管井及设备设施

1) 设备管井: 

a.水表井:

一梯二户:600*800,一梯三户:600*1000,    

b.强,弱电井:(由于地区不同,当地规定也不同,以下所列均为参考值,需根据不同项目进行调整)

7层以下:可不做管井,表箱放在一层集中放。

7~11层:浙江等地可以做集中表箱设在底层配电电表间,强弱电可以共井,尺寸为1000*600;上海不可以共井,强电1100*600,弱电900*600.

12~18层 :浙江有的项目共井,1900*600,上海不可以共井,强电1100*600,弱电900*600.

18~25层:强电井 1500*800=1.20 弱电井 1200*800=0.96

25-33层:强电井 1500*800=1.20弱电井 2000*800=1.60

c.正压送风井(无自然通风情况下)

位置: 楼梯间风井,楼梯前室风井,消防电梯前室风井,超过规定长度的走道风井。

风井的最小面积:楼梯间0.45~0.6 m²(一般按照0.6 m²留),前室0.4~0.5m²(一般按照0.5 m²留)

注意:

A.当楼梯前室设风井困难时,可以加大楼梯间的风井风量来保证楼梯前室的加压要求(中筒各部分加压压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楼梯间-前室-走道)

B.加压送风风井要求:窄边净空≥500mm;内壁抹灰密封;各标准层安装正压风口的墙体尽量避免是剪力墙。

C.楼梯间及前室的防火门是双扇开启时,对风压损失较大,相应的风井也会增大。

D.若建筑楼层超过32层(含地下室),则正压送风需分段设计,即分上段和下段,一般情况下,上段的加压风机位于屋顶,下段的加压风机位于地下室或者1层架空层。风井在分段层要用结构板断开

E.剪刀楼梯应分别加压送风,但可以共用一个风井。

2)设备设施

a.防火门:

注意:住宅设备管井门(除为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外)只能开在走道及各前室中,采用敞开楼梯间的住宅管井可放在楼梯间内(注:高度小于33米的小高层,户门如采用乙级防火门,可采用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内不可以,严禁将设备管井门设在防烟楼梯间内。

楼梯间,楼梯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开向前室的门数量不可以超过3个。

b.消火栓:(消火栓箱体尺寸可先按照700*1200留,立管150,安装尺寸50)

A.总则:必须同时有两股水柱到达任意一处着火点,每个消火栓保护半径按25m计(不能用圆来表示,应考虑龙带拉到位置,龙带至少应能拉到最不利房间的门口)

B.高层建筑的合用前室必须设有1个消火栓,如果有开向该前室的功能房间(不包括管道井),则该合用前室必须有两个消火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