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凝,就是说当我们的气遇到障碍受阻时,血液也会运行不畅从而引发血瘀。 气郁血瘀能够引起一些非常可怕的疾病,例如:肿瘤(癌症)、心肌梗死、乳腺增生等。 最常见原因就是因为情志的不遂,肝的疏泄功能失司,从而导致我们气机的不畅,出现气郁血瘀。 如何才能预防气郁血瘀呢?多位专家都推荐这一道千年古方: 甘麦大枣汤 原料:甘草10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个左右 做法:先将小麦洗净,漂去浮末,然后用净水约800毫升,煮上述三味药,用小火慢慢熬,煮沸后煎至400毫升左右,去渣,分几次饮汤。 甘草应蜜炙,生甘草主要用于去毒,《本草疏证》“甘草之用生、用炙确有不同,大率除邪气,治金创、解毒,皆宜生用。缓中补虚,止渴宜炙用,消息意会之可矣。” 小麦最好用淮小麦,淮小麦性味甘微寒,入心脾肾经,属补益药,长于养心补脾,安神宁志。浮小麦用于止汗、退热除烦、益气,用于自汗盗汗。 大枣去核。因为枣核性躁,故去之。 功效: 《血证论》认为甘麦大枣汤——三药平和,养胃生津化血;津水血液,下达子宫,则脏不燥,而悲伤太息诸。所以,此汤有如下显著功效:
适用人群:
注意事项: 甘麦大枣汤成方年代久远,组方简单,药不似药,相对平和,是一张验、便、廉的好方子! 但是,如果身体已经有明显疾患,还是建议患者就医咨询,辩证加减一些药物,如此才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的调理身体。 编辑丨小申 -版权声明- 图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人健康、素養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