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跟我们一样,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他们只是被上帝所青睐,用截然不同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我们帮助残障人士积极生活,享受人生,光靠助残日一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把它化为日常,支持与坚持。” 你好,我们是恩三公益。 自2013年成立以来,恩三已经深耕中国公益领域7年,一直致力于新一代公益模式的探索。 从公益1.0的物资援助到公益3.0的授人以渔,针对残障群体,恩三公益已组织进行了多个公益项目: 疫情期间,重庆恩三助残关爱项目:为残障群体解决困难,紧急帮扶送物资 我们立志于通过切实落地的公益项目,拓宽受益人对社会与世界的认知,以“感恩、互助、愿为先”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寻见在社会立身的更多可能性,真正实现“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终,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的平凡幸福。 5月17日,我们将迎来第30个“全国助残日”,这一天,残障人士的声音将会被社会主流群体听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探寻在中国助残更切实有效的方法。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中国“全国助残日”活动从1991年开始至今,每年都根据残障人士的发展现状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为残障群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障群体事业的发展,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2020全国助残日主题离不开“关心帮助残障人”的中心思想。 其实这样的关怀早就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019年9月17日,茂名市警铁骑队员在执勤中热心帮助一名坐轮椅的残障人士过马路,避免了电动轮椅在马路中逆行的险象,受到过往司乘人员和行人的点赞。 举手之劳,在帮助残障人士的同时,也温暖了整个社会的心。 ·2019年5月9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晋城市中心支行,一名坐轮椅的残障顾客因尚未普及无障碍通道而不知所措。 工作人员王旭虹耐心安抚对方情绪,并提供查询绿色通道,帮其快速查得信用报告,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的声音,是这年夏天他听到过的最好听的声音。 谁说帮助残障人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只需要一个举手之劳,就能自所能及地温暖残障人士的心灵。 除了来自健全人的帮助外,残障人也能用自己顽强的信念创造出大大的能量,帮助残障人群实现社会价值。 汤运平是一名肢体残障人士,同时也是江海区残疾人4H就业服务项目的“居家就业导师”。通过每天的取货送货,指导服务对象掌握加工技能;收货、质检,将报酬交到服务对象手上。 4年间,她通过自己的工作共为超过70名江海区重度残障人士提供居家就业服务,创收超过32万元。 身为残障人,她也做着造福残障群体的事情,她的关心帮助让中国的残障人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做这些事的不是某个伟人,而是包括你在内的每个普通人,只是一些简单而平凡的小事,却给残障人士带来了感动和温暖。 关心帮助残障人,实现美好中国梦,平凡的你也很重要。 美国残障人运动倡导者Jim Charlton老师,在课上曾经说过一个残障人士面临的悖论—— “残障者,尤其是明显的残障者,一般会被大众凝视,但大众又常常看不到他们。前一种凝视,指的是凝视外表。后一种则是因为社会障碍和社会态度,导致残障者没法参与到社会上去,没有参与自然就不被看见。” 在车水马龙间,我们总是能够听到他们零碎的声音,在这繁华的时代,世界的声音很嘈杂,相对于健全的大多数,作为小众的他们,是少数派。虽然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这微弱的分贝却总是被忽略、被误解。 当残障者不再是这个社会上的隐形人,而是切身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不被特殊化,他们才能真正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而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到其中。 在第30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恩三公益向你发出故事征集:讲出你为残障人士做的一件小事。 只要是你亲历的;只要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你对残障群体的关怀;只要你的故事足够的真诚,你就是我们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