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土湿阳衰,四肢失去秉持,再加上外感...

 仕仕霖霖 2020-05-29
中风,土湿阳衰,四肢失去秉持,再加上外感风邪所导致的。四肢,是诸阳之本,营卫之气起止的地方,但是其本原,实际上是化生于脾胃。脾土左旋,肾水随之上升而化血,胃土右转,心火右降而化气。血藏于肝,气统于肺,气血行于经络,则称为营气和卫气。营卫之气滋荣,人则四肢轻健柔和,这也因为脾胃灌注的气血旺盛。
阳亏土湿,中气不能够达到四肢,四肢经络,凝涩不能很好运化气血,卫气阻梗的话,会有麻木的感觉。麻木,是因为肺气郁滞所致,肺主皮毛,卫气郁遏,不能够温煦濡养皮毛,所以皮肤枯槁而颓废。所有的筋,是肝所司管并且交会于关节,土湿木郁,风动血耗,筋脉结涩,所以肢节枯硬。某一天,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郁伤,八方的风感伤侵袭,闭其皮毛,而郁闷其经脏,经络燥盛,则筋脉急挛(指筋骨拘急挛缩,肢节屈伸不利),肢节拳缩,能屈而不能伸,疼痛麻木不灵便。脏腑的湿盛,则化生败浊,堵塞更呼吸道,心神迷乱不能说话,愚钝无知。人身的气,越郁积则越盛,皮毛被风邪感伤,孔窍不开,郁其筋节的燥,所以形成瘫痪,郁其心肺的湿,所以发作呆痴不能说话。
脏腑,是肢节的根本,肢节,是脏腑的枝叶。根本如果已经拔出,枝叶必然枯萎,并不全是风邪的迫害所导致的。风胁,为百病之长,变化无常,而实际上呢,是病人的本气不一样,因人而变,而风却不曾变。风无时无刻不播散,人有时病发作,风相同而人相异。这与外感风伤卫气的风,原本没有差别,粗陋的医生不理解,错误的区分西北东南,真假是非的名字,误人千古,确实伤心呀。
中风的病证,起因于土湿,土湿的缘故,本原于水寒。寒水侮土,土败不能行气于四肢,一旦被七情内伤,八方的风外袭,则发病中风。
肝藏血而左升,肺藏气而右降,气分偏虚,而发病于身体右侧,血分偏虚,而发病于左侧。随着所虚而病枯槁,所以叫偏枯。左半偏枯,对应在足大指,足厥阴肝经行于足大指。如果手大指也病卷曲,则是血中的气滞。右半偏枯,对应在手大指,手太阴肺经行于手大指。如果足大指也卷曲,则是气中的血枯。细究身体的左右偏枯,足大指没有不病的,因为足太阴脾经过足大指,太阴脾土的湿,才是左右偏枯的根原。
土湿则肾水必寒,其中也有湿郁而生热的,然而热在上而不在下,热在肝胆而不在脾肾,而肝胆的燥热,终究不如脾肾寒湿的多,总是适宜温燥水土,以调达肝木的郁积。风袭于体表,郁闷肝木,木郁风生,耗伤津血,所以病痉挛,木通达风止息,血复荣柔软,则卷缩自然伸开。血枯筋燥,未尝不可使用阿胶、首乌之类,但要适可而止,过量的用则滋湿而败脾阳,不可不慎。
中风的病人肢节卷缩,没有比妙过热熨法更妙的了。右半身偏枯的,用黄芪、茯苓、生姜、附子,左半身偏枯的,用首乌、茯苓、桂枝、附子,研末布包,热熨病处关节。药气透彻,则寒湿消散,筋脉和柔,卷缩自然松开。药用布巾包住,外以火炉加温,三四次后,气味稍减,另换新药。时间长了经络温畅,发出臭汗一身,气息非常,胶粘如同饴糖,便肢体活软,屈伸如意了。
神迷不清的,是胃土的上逆,舌硬不能说话的,是脾土的下陷。因为胃土上逆,浊气郁蒸,化生痰涎,心窍迷塞,所以眼花耳聋头脑糊涂,脾土下陷,筋脉紧急,牵引舌本,缩短不伸展,所以艰涩不顺不能言语,这都是因为湿气的旺盛。仲景《金匮》说:邪气进入到腑,就不认识人,邪气进入到脏,舌就难说话,这个说法的意思:风邪外袭,郁积脏腑的气,不是风邪入内进入到藏腑。一切羌活、独活、秦艽、防风等驱风的方法,都是庸医的任意胡为,切不可服用!惟有经脏病轻,只是鼻口偏斜,可以解表,用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浮萍,略发微汗,偏斜即止。
有大便结块干燥的,本原于风动血耗,而风动的原由,则是因土湿而木郁,治疗方法宜用阿胶、苁蓉,清风润燥,以润滑大肠。便结严重的,重用苁蓉,滋润其枯槁。龟板、地黄、天冬之类,滋湿伐阳,慎重不可用,中气一败,则大事去了。庸医大量的用大黄,可恨之极!
病人痰涎胶塞,迷惑不清的,用葶苈散下之,痰去则神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