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洁洁赢 2020-05-29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圣十字圣殿——意大利人的先贤祠

当文艺复兴的曙光刺破中世纪的层层乌云时,但丁敲响了沉睡的意大利人的心灵。人们疑惑着为什么要使自己的灵魂和身体归属于基督教教会,而教士们本身却逐渐转向尘世的享乐,这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变化。

即便到了14世纪,大多数人的情感和思想仍然是中世纪的,那些率先觉醒的"先锋"人文主义者,也依恋宗教神学的温暖和上帝的慈悲。"只有在一七八九年以前的人才懂得生活的甜蜜",泰雷兰德的俏皮话,诱惑着人们回看那个"不见而信"的时代,现代人的心灵饮惯了历史几经蒸馏的酒,还是否能想起金色的麦田呢?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圣十字圣殿中的米开朗琪罗墓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的主要赞助者仍是教堂,艺术的主要目的仍是把基督教故事传给人们,圣母和圣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先知和使徒的故事也还是绘画、雕刻,甚至文学的必要题材。

当68岁的安吉利科在罗马安然长眠时,洛伦佐·瓦拉以古典的笔调写下了他的墓志铭:"有的事业是在世上,有的在天上……有些作品是为尘世,有些是为天堂。"恰如他画了一幅长存基督徒心中的《耶稣被钉十字架》,他一生的虔诚,仿佛被钉十字架的耶稣一样,被定格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中,那个中古精神最后的守灵者形象。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圣十字圣殿中的伽利略墓

探访意大利古旧教堂中的湿壁画,循着图解《圣经》的故事,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初期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教堂里有唱诗班的天籁,市井的阳台下有浪漫的小夜曲,盛装骑士护佑着骄傲的公主,吟游诗人传唱着英雄的故事,父亲对儿子说:"亲爱的,如果你一定要走,那么愿上帝保佑你",少女则跪下了:"好妈妈,原谅我吧"……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乔托名作——《哀悼基督》

乔 托

乔托引领了14世纪的教堂湿壁画,正如彼特拉克引领14世纪的诗坛。文艺复兴是一场漫长的演变,当人们的目光由天堂转向尘世,艺术的手法,逐渐从拜占庭的僵硬死板风格,转向更富自然的柔和明亮。虽然主题仍是宗教的,但那份无条件的虔诚、憨傻,悄悄变质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中世纪的艺术神性太多,人性太少;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性逐渐多了起来,神性渐渐稀释。

乔托正是那个站在两个时代之间的人,中世纪的神性光荣,正在缓慢的让位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光芒。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乔托设计的钟楼

早在1334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就让乔托来设计一座钟楼,并根据时代精神发布了一道法令:"该钟塔在手艺之庄严、高贵和优越上,要建得即使是古希腊、罗马人也无法超越的地步。"而在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双层教堂,乔托则创作了名垂艺术史的大量精美湿壁画。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圣方济各大教堂

傅雷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描述了这段历史:"圣方济各是与乔托同时代的人,乔托年轻的时候也曾亲眼见过他……乔托凭着记忆作画,竟然画得那么逼真传神……圣方济各是方济会的奠基人。画作完成之后,教徒们来到教堂不但可以聆听布道,还可以仰望乔托为他们复活的这位传奇式的英雄。"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乔托湿壁画——《耶稣受难的十字架》

那么在绘画史上,是什么使乔托成为划时代的大师呢?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文明的故事》中,品鉴了乔托的艺术造诣:"是故事叙述的庄严流畅,是摆脱了拜占庭艺术那种教士般僵硬的风格,是在生命的活动中所见、所感的结果。"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乔托湿壁画——《圣方济各,一个普通人的致敬》

达·芬奇评价这位文艺复兴的先行者:"乔托出现并画其所见之人物。"

马萨乔

或许天才曾在时代的转变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改变了艺术的技巧与传统的目光。马萨乔毫无疑问正是这样的天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单是来看看马萨乔的学生,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吉兰达约、利比等等,足可见这位师傅的影响力多么显赫。成就马萨乔艺术地位的,是他最先应用透视法,开创了绘画的新纪元。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马萨乔名作

马萨乔为布兰卡其教堂所画的有关圣彼得生平事迹的湿壁画,是他划时代的杰作。中世纪那种憨傻、呆板的湿壁画艺术风格被抛弃,更多人性的元素,通过透视法的表达手法,进入了教堂的墙面上。画面中有了建筑物和风景,人物的表情、服饰、姿态都不同,"写实"的风格浓厚了起来,在光影的微妙变化中,一种新的艺术手法正在起程。画中的故事尽管仍是宗教主题,人的神情开始弥漫画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都懂得,"旧瓶装新酒",那瓶子是宗教的,虔诚的,那酒是人文的、古典的。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马萨乔的湿壁画

有人曾说:"绘画的机密不全在画法,画史的每一次突破,其实起于观看,莫奈看见了逆光,梵高看见了向日葵,塞尚看见了物体的边缘。"而马萨乔,看见了浸没在宗教浓雾中走动的人。

安吉利科

世界史不成文的规律,总是有两种思潮此起彼伏,互为消长:希腊思潮与希伯来思潮。一是明智的怀疑,一是专横的信仰。一重现世、快乐、审美,一重未来、苦行、义务。从古到今势不两立。

希腊文化理想的人是理性的人,处于最顶端的是哲学家。希腊思潮以雅典文化为代表,重现世,享乐、理性、肉体、自由。希伯来文化的理想是具有信仰的人,希伯来思潮以基督教为代表,注重未来,希望在天堂,忽略现实,讲禁欲。西方的宗教史也正是希伯来精神的命运盛衰变迁史。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圣马可教堂

从古希腊、希伯莱,到欧洲中世纪千年神权统治黑暗,及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们在挣扎中拷问:理性与信仰,谁的地位更高?人性与神性,谁更重要?

即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还是有人静静地、孤独的走在他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安吉利科,正是那个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下,默默彳亍于中古路线的朝圣者。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安吉利科——《天使报喜》

对于看惯了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油画的现代人来说,当我们的目光回看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湿壁画,安吉利科虔诚的作品,或许我们会感觉到,艺术的伟大在于直观,伟大的艺术都是直观的。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耶稣受难》

和所有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一样,安吉利科也只是图解了《圣经》故事。在著名的圣马可教堂,安吉利科留下了50多幅湿壁画,他的绘画就是他的信仰,而他也一定会先祈祷再作画,风格是又天真、又虔诚,没有概念的堆砌,单纯透顶。据史料,安吉利科本人也远离世俗生活的牵绊,就像那个时代所有修行的僧侣一样,以一种苦行的意志,贯彻了他的信仰和艺术。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耶稣被解下十字架》

正如希腊思潮与希伯来思潮的此起彼伏,欧洲世界正是在这两种影响点之间运动的,有时,更强烈的感受到其中一点的吸引,另一个时期则感受到另一个点的吸引。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把基督教当做适合大众想象的神话传说,历史的天平向理性、智慧一端倾斜,神的光芒渐渐式微。人们一方面在公开的宣告中承认基督教的正统,另一方面又奋力使宗教教条与希腊古典精神合而为一,神性与人性的交织,浸透着欧洲人的精神征途。

缓慢的日子在浪潮汹涌澎湃的推动下,加快了步伐。而当唐吉坷德牵着瘦马出来时,近代缓缓拉开了帷幕。

文艺复兴:意大利湿壁画中的神性与人性的交织

安吉利科湿壁画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