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旱籽是籽料吗?水返沙、旱籽、水冲料一文讲清楚!

 和玉大叔 2020-05-29

世人皆说是籽料的神奇造就了和田玉今天的地位,也许全世界唯一的籽料产地和田就是那被上苍选中的宠儿。其实和田地区的气候环境非常的恶劣,全年干旱少雨不说,还时常伴随着沙尘暴,然而就是这里的母亲河带来生命之水让古代的人们定居下来,最终成为一座历史名城。

不过今天和玉大叔要分享的内容并不是籽料,而是另外一种让许多玉友都有些困惑的籽料近亲——旱籽(又称戈壁籽料,水返沙)

经常关注大叔文章的玉友都知道,和田玉从形态上大致分为四类:山料、山流水、籽料以及戈壁料,其实戈壁料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变种就是旱籽,业内称之“水冲沙”

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首先要讲一讲戈壁料是怎么来的,戈壁料顾名思义,就是在戈壁滩上发现的和田玉碎块,最大的特征是表面带有凹凸不平,就像石头馍一样的纹路,却兼具完全不输籽料的油腻质感,戈壁料外形上棱角分明,往往以小块儿出现居多,什么颜色的玉种都有。根据地质学家的推测,这些小碎块原本也是散落在河道中山流水,后来因为剧烈的地质因素导致河流改道,使得这些碎块儿遗落在戈壁滩上形成。

那么旱籽呢?旱籽的形态与戈壁料有些区别,戈壁料的表面已经够粗糙了,旱籽的表面有更加强烈的砂砾质感,油性也十分爆棚,有一位业内老师傅认为,“水返沙”的形成与传统戈壁料还是有一定差异:远古的新疆地区是一片汪洋,有可能当年的山料碎块因为板块碰撞来到地表,先是沉在海底,后来因为造山运动,陆地上升使得海平面下降,这些碎块又露出了地表,这才导致旱籽既带有籽料的油润性,同时也有大自然风化返碱的强烈特征。支撑这种观点的依据是有部分旱籽会长水草沁,这是料子曾经长时间泡在水中的证据。也就是说旱籽很有可能比普通的籽料年代还要久远,不但在水中泡过,还领略了漫长大自然强光风化的综合考验。

其实旱籽还有一个值得把玩的特点,就是它表面的“皮色”往往不会十分浓郁,毕竟河道中的籽料皮色需要河水中铁元素日久天长的在玉石表面冲刷累积而成;旱籽失去了水流的冲刷,仅靠戈壁滩上的风化返碱,早年积累的一些氧化皮色累积在粗糙表面的坑洞中,形成了一种“星星点点”的独特效果。

旱籽那非常粗糙的纹路是戈壁滩上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象征,新疆尤其是南疆的许多地区,风沙极大。旱籽露出地表后又暴露在高强度的风沙之下,玄妙的接受了一种大自然的考验,“梅花香自苦寒来”最终完成粗粝的磨练。从分布区域来看,大部分旱籽都留存在昆仑山脉曾经有古河道口的冲积扇区域(如今已经成为了戈壁滩),传统的产地有且末、若羌、策勒等地,还有像叶城地区也有少量的出产。

旱籽在市场上留存数量较少,虽然玉质油润,但原石往往带有一些茬口或者断层区域,完整度有限,没有经验的玉雕师傅贸然上手雕琢这类作品很容易失败,为了品味旱籽独特的美感,建议自购原料请优秀的苏工师傅操刀,如此才能获得兼具大自然与人文艺术美感的双重享受。

戈壁籽料也是和田玉文化中灿烂的一环,听完今天大叔的介绍,小伙伴们对Ta产生浓厚兴趣了吗?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

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