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斜角肌―《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第一卷)

 人在江湖ruvbus 2020-05-29

对于很多治疗颈肩问题的手法治疗师来说,很容易忽略、同时也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是斜角肌,今天我们从筋膜角度来分析一下斜角肌,知识出处《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第一卷)

一、引传痛

一)前、中和后斜角肌传导的疼痛向前达到胸部;向外侧到达上肢;向后到达肩胛骨内缘和相邻的肩胛间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向后,前斜角肌激痛点疼痛向背部、肩胛骨脊椎缘上半部和相邻肩胛区传导。向前,中斜角肌下部或后部斜角肌沿两条指状路径向胸部放散封续的酸痛,向下可能远及乳头

二、解剖

前斜角肌:起自C3~6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内缘部斜角肌结节

中斜角肌:起于C2~7横突后结节(有时只附着于颈4和颈5横突),止于第一肋头侧面,有时一小部分肌肉会延伸至第二肋

后斜角肌:起于下两节(6、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有时包括第三肋)外表面。在中斜角肌后方、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的前缘深处越过第一肋

小斜角肌:所有斜角肌的附着均可能存在变异,变异最多的是小斜角肌。通常起于C7(有时包括C6)前结节,止于支撑胸膜顶的筋膜和第一肋内缘。属于变异肌,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神经支配

分别由C3~7各脊神经前主支的运动支支配

四、功能

斜角肌稳定脊椎对抗侧向运动,并在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五、功能单位

六、症状

一)第一部分中所讲的引传痛

二)手部麻木和刺痛等祸经症状以及物体意外从手中脱落的现象可能是臂丛下干从胸部穿出时被挂在第一肋上而受到卡压的现象

三)水肿,最可能是锁骨下静脉和淋巴管从前斜角肌的第一肋附着前经过时卡压

七、激痛点的活化和持续

除了不良的静态(如睡姿)和动态(如挥鞭伤)以外,斜角肌激痛点常因一功能单元内的胸锁乳突肌激痛点而继发性活化。严重的“颈强直”综合征患者有时斜角肌内也会生有活化激痛点。

八、病患检查

一)斜角肌痉挛测试

图片发自简书App

1.测试左侧斜角肌时,头完全转向左侧。2.下颏压到锁骨后方的凹陷内。生有活化激痛点的斜角肌在短缩位置的强力收缩会引起激痛点的局部酸痛和向远处传导的疼痛

二)斜角肌缓解测试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手指屈曲测试

为使该测试结果有效,测试过程中患者必须主动保持掌指关节完全伸展。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九、激痛点检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十、神经卡压

有文献曾报告过横穿过斜角肌的神经纤维受到原发性卡压的病例,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十一、鉴别诊断

腕管综合征

C5、C6神经根病变

C4、C5和C6关节功能障碍

斜角肌受累时常见的一种关节功能障碍是第一肋上提。

胸廓出口综合征:医学辞典将其定义为“附着于第一肋和锁骨上的肌肉对臂丛和锁骨下动脉的压迫”

肋筋膜性伪胸廓出中综合征:其他肌肉激痛点传导的疼痛,与胸廓出口综合征相似

肋锁综合征

喙突压迫综合征

十二、激痛点放松

一)摆位

二)冷喷牵拉

三)其他放松方法及考虑:激痛点压迫放松、等长收缩放松等

十三、激痛点注射

十四、矫正措施

一)牵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协调呼吸:用腹式呼吸法,减少斜角肌痉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减轻姿势性和活动性损伤

四)保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