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历来现实 2020-05-29

北大,是中国的高等学府,是精英辈出的地方,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

北大校长更是倍受尊敬的,怎么会被砍头?

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在清朝,刽子手是清廷最高领导人慈禧。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北大的名字原来不叫北大,叫京师大学堂,它创立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伟大成果之一。

正因为如此,北大生于危难之中,处在了风口浪尖。

北大的命运也跟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随着中国政治风云变幻而沉浮,北大的校长曾经无数次在政治斗争的惊涛骇浪中处境危险。

可尽管如此,北大的校长多数是善始善终,唯有一位校长却是被当做“汉奸”处死的,这个校长名叫许景澄。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很多人对许景澄这个名字都比较陌生,甚至没有听说过。

但公允地说,许景澄是晚清优秀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为国家、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说到清末大事,没有人不知道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子",他们因为探索国家前进方向而"身败名裂",最后流芳百世。

但是1900年的庚子之变中,有五位大臣为了国家安危,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以身许国。

但他们的名字却湮灭在历史长河,像五片雪花落入大地无声无息,他们就是"庚子被祸五大臣"。

他们分别是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太常寺卿袁昶,还有吏部侍郎许景澄。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许景澄,1845年生在浙江嘉兴,同治年间的进士,高中后被钦点进翰林院当编修。

1880年,许景澄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站在反帝、反殖民的前沿,一个合格的外交官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胜过千军万马。

许景澄虽然没有去外国留洋,也没有学习过国际关系学,但他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国际形势看得非常透彻。

他的才华得到总理大臣文祥的欣赏,被任命为外交公使,出使法国。

在当代中国,当一名外交官是叫人羡慕和尊重的,可是在旧中国,这是个挨骂不讨好的职业,经常被骂做汉奸卖国贼,替朝廷背锅。

但许景澄早有思想准备,他把林则徐的话当做座右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国家、民族把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

1884年(光绪十年),许景澄出使法、德、意、荷、奥五国,885年(光绪六十一年),又兼任驻比利时公使。

出使德国期间,他曾经主持勘验接收在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定远、镇远"等战舰的工作。

在等待竣工的那段日子,他并没有闲着,走遍了德国的几个大型造船厂进行调研,写成了《外国师船表》,报送兵部,以做日后大清海军参考。

1891年(光绪十七年)6月,俄军以打猎的名义,入侵帕米尔中国界区赖着不走,9月,许景澄到俄国外交部代表大清政府多次提出抗议,进行严厉"谴责",俄国外交官被迫承认越界事实,并撤出军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给日本,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帝国主义列强受到极大鼓舞,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举国一片悲观情绪。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当时许景澄身在俄国,心系祖国。

他大声疾呼:"国际强弱,自昔恒有,唯人心不可死。"

为挽救大清政权和民族危难,他奋笔疾书、上疏皇帝,提出大清只有学习日本、改革兵制,才能真正图强。

1899年,许景澄受命接任管学大臣,并兼任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一职。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忠臣,慈禧怎么会杀他呢?

一切都要从伟大的义和团运动说起。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教会势力日益扩大,一些依附教会的中国本土教民竟横行不法,欺压同胞。

19世纪末期的清政府官员腐败,政府无能,百姓不堪忍受欺凌被迫起来反抗。

在这些反抗队伍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义和团,他们杀洋人、杀教民、烧教堂、毁铁路无所不为。

在后来,他们根据形势发展,从“反清灭洋”过渡到"扶清灭洋"的口号,得到了最高领导人慈禧的赏识。因此,西方各国要求清朝出兵镇压,一开始,清政府并没有做出回应。

由于义和团声称刀枪不入,而且只反洋人不反皇帝,于是慈禧就想利用他们。把他们请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后,义和团包围使馆,把北京变成了屠宰场,德国公使也成为他们刀下之鬼。

1900年5月28日,西方列强以保卫使馆的为名出兵中国,并于6月10号登陆塘沽口。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6月16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朝中鹰派占据上风,喊出宁可北京不长草,也要洋人腿中鸟的口号。并提出攻占东交民巷,活捉洋鬼子的主张。

这时满朝文武只剩下两种官员,一种是脑子进水的,一种是打战双腿的。

脑子清醒的没有人敢说个不字,怕被打成汉奸。

众人皆醉他独醒,许景澄为了国家民族,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他挺身而出,冒死直言。

他认为"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

此后,他与袁昶联名上《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护大局疏》,认为春秋大义,不斩来使,围攻使馆,杀害公使,不合国际公法,为野蛮国家之野蛮事,必然会失去公理和人心,置国家与危难之中。

但最高领导人慈禧脑子一热,决意向八国同时宣战。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对许景澄的逆耳忠言,慈禧当然是听不进的,认为他是明显的吃里扒外。

于是,许景澄就以"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的罪名被关押。其实他也知道慈禧是什么货色,知道她听不进逆耳忠言,他明白知道必死无疑,于是就含泪对同僚说:

"各国联军行将入都,事不堪问矣,日后和约之苛不待言,君等当预筹之。"

他不怕死,却深深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数日之内,鬓发尽白"。7月28日,被以多项罪名,与袁昶同时被杀于北京,和之后被杀的立山、联元、徐用仪被称作是"庚子被祸五大臣"。

爱清贼鹰派们在宣战的时候人人义愤填膺,在洋人入侵的时候,鹰派个个都成了跑路党。

就在许景澄被砍头后的半个月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和鹰派大臣们吓得屁滚尿流,仓皇离京,拼命向西安逃跑,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

李鸿章奉命出面议和,慈禧发布上谕,称义和团为罪魁祸首。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自古以来,那些动辄主战的鹰派,虽然他们往往被看做有种,有政治正确的“英雄”光环,但他们之中并非都是迎难而上的大忠臣。

而敢于仗义执言、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站出来说真话的人,往往被当做怕死鬼、汉奸,下场非常悲惨。

虽然只会喊打的鹰派人丁兴旺,但像许景澄这样的"清奸"也没有绝种,因此历史才精彩无比,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充满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