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素材:从余光中先生的经历体味诗人的家国情怀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0-05-30
关于余光中先生

余光中,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生于南京市,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

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农历9月9日,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

在两岸三地游走居住教学的余光中老师,自言最喜欢的是香港和高雄,曾形容两岸三地是:“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擅新诗、散文,旁及评论、翻译,出版著译凡五十种,其中散文有十种,作品列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设有华文课程的大学、中学的教科书。余氏行文精炼,发人博思,故坊间也有不少其作品之评析。

中文造诣深为人赞,如香港作家林沛理称之为:“语言的魔术师”、“香江第一才子”陶杰许之为“用中国文字意象之第一人”,且其精通英语及多种外文,包括德语、西班牙语等,于两岸三地享负语言大师之名。

高考作文素材:从余光中先生的经历体味诗人的家国情怀

余光中先生的生平

1

初试啼声

二十岁那年,余光中和母亲从南京逃往上海,又辗转到了厦门。时局非常动荡!余光中回想当时光景,学生罢课、老师罢教,政治分子渗入到师生中,人心浮动。学运像一个个浪头,青年浮沈其中,不知自己会被推向何方。

余光中对这些运动并不热衷,外头的世界翻腾不休,余光中内在的诗心也蠢蠢欲动。

「我站在高崖上,再深深吸一口气,向爱琴海与夜空,投最后的一瞥。」在向着紫金山的窗案,余光中初试啼声,完成了第一首诗作《沙浮投海》。二十岁的年轻诗人,想着希腊女诗人沙浮,苦恋着菲昂,却被抛弃,郁郁投海而死。

不论外界如何纷扰,余光中有定见的朝作家之路迈进。在厦门「星光」、「江声」两报,陆续发表新诗和短评。

一甲子后,八十岁的余光中新作《藕神祠》,哀悼中国女诗人李清照:「莲子虽心苦,藕节却心甘,藕断千年,有丝纤纤,袅袅不绝,仍一缕相牵。」

是独钟女诗人吗?从小接触古诗词的余光中说,也爱李白、杜甫,少年时拜读英国诗人济慈、爱尔兰作家王尔德作品,受到许多启发。他尤爱兼擅诗词、古文、绘画、书法的苏轼,可为文人典范。

「话题」理想,心境,在乱世中创作

高考作文素材:从余光中先生的经历体味诗人的家国情怀

2

诗人的眼光看待生活

一次记者问在现实中您是如何用诗人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的?

余光中回答: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要有诗,不过诗也只是一个象征,一个人要过诗意的富有灵感的生活也不一定要做诗人。生活里面光有真理、有美德还不够,好像还缺少什么。生活里面还应该有艺术,不管是诗,绘画,音乐或者有雕塑,总而言之,生活里面应该有美。有一位美国的亿万富翁,他很喜欢他的小女儿。有一天他看到小女儿带笑地走过来,心花怒放,那一刻他就想做个诗人,可是他想不起如何形容他的女儿多么可爱,他想了半天说,啊,你美丽得像一张百万圆的大钞。那就是说一个人虽然很富有,可是在诗意生活上可能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因为没有想象,连赞美女儿也想不出一句诗来,有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所以美是不能量化的,它是一种质,不是一种量。所以王尔德说,现在人的毛病就是什么东西都知道它的价格,可是没有东西你能知道它的价值。

「话题」诗意,美,价值

3

唯美主义者

余光中在思想上是一位因循守旧的人。他不烟不酒,一杯茶足矣,过的是清教徒式的生活。机械得连吃饭都上固定的餐馆点菜都是千篇一律。他是当年办《文学杂志》的朋友中惟一一个不上牌桌的人。他不想见那些不必见的人,因为他既不求官,也不竞选。对有共同旨趣的朋友,他盛情接纳,对话不投机者,则三句嫌多,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确实又是一位冷面热心,很善解人意,乐于提携有才情的朋友。余光中文章写得好,人品又高尚,他晚年供职的高雄中山大学,校长把他当作镇校之宝,请他在运动衫、雨伞上题字,以赠来宾。在他退休后仍然情留,作为学校的“门脸”,每遇事不遂,一打余光中牌,便无往而不胜。而余光中自己“不喜欢在媒体上晃来晃去”,他是一位唯美主义者,追求心灵一片净土。

「话题」诗意,心灵,生活态度

4

大师境界

讲到台港文学,不可不读余光中。人说余光中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两手相合搞翻译。他的一首《乡愁》,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象征,由家愁升到民族愁。余光中的作品出色,人品更佳。

当年李敖与余光中友谊破裂后,骂余光中:“文高于学,学高于诗,诗高于品。一软骨文人耳,无狼心,有狗肺者也。”可是余光中对这种大粪浇头的辱骂,不气不急,不暴跳如雷,更不对簿公堂。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的做法,才叫大师的境界。

「话题」宽容,境界

高考作文素材:从余光中先生的经历体味诗人的家国情怀

5

幽默

他说他生就一副“不列颠的脸”,西装、领带,洋气十足,外表一本正经,但他的锦心绣口是有名的。他把谐趣作为社交场合一件漂亮的服饰。他刚到中山大学执教,称女研究生们为“村姑”,毕业后这些女弟子们相约来为他祝寿,他对“村姑们”说:“不要以为毕业离校,老师就没用了。写介绍信啦,作证婚人啦,为宝宝取名字啦,‘售后服务’还多着呢!”说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话题」幽默,谐趣与社交

6

因爱而创作,因情而为文

在庆贺余光中先生七十五周岁诞辰的晚宴上,当代作家苏叔阳提笔写下《这是一双中国心灵的眼睛》赠给余光中。在谈到是何种灵感激发苏老现场创作这首诗时,他直言,自己是被余光中的故事感动了。原来,在入席前,平素随和的余先生讲述了有关于《黄河》创作的一个故事。余老动情地说:“一次应邀去黄河边,我踩到了黄河的泥土,别人上车后都把这个泥给剔掉了,而我却带着这双沾满黄河泥沙的鞋子一直穿到台北,到了台湾,干了,我就把它剔下来放在我的小盒子里。因为这是我母亲河的土……”说到这里,他眼里流着泪,声音是哽咽的。

「话题」爱国,思乡

高考作文素材:从余光中先生的经历体味诗人的家国情怀

7

帮人作序

2004年,余光中应邀来到上海,做客高端名人访谈类栏目《可凡倾听》。这次节目做得很成功,并且余光中还与主持人曹可凡成了好朋友。

2011年,曹可凡的新书《悲欢自酬》出版在即,但序言还没写好,于是想到了余光中,向他索序。余光中欣然答应了。不久,曹可凡就收到了余光中寄来的序文,同时还附有一封短笺:“曹先生:传上这篇读后感,迟奉为歉!寄给我的尊稿,校对潦草,有错别字,也有漏字,或年份、细节有误。有的地方,引文与本文字体部分,极易相混。盼于付印前彻底改正!匆此即颂。”

曹可凡看了这封信后,连忙翻看自己的书稿,发现余光中用红笔将大大小小两百多处错误一一指正出来,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有些他一时也吃不准的地方,还提请曹可凡再校对相关原著文字。对此,曹可凡深感汗颜:这篇序文不知花费了余光中多少宝贵的时间,同时,他也被余光中的严谨、认真和执着所感动。

后来,曹可凡了解到:余光中每次帮别人写序,都要不辞辛苦,仔细阅读书稿,把其中的重点圈注出来,还要将字里行间的讹误逐一校正。对此,余光中调侃说:“我难改啄木鸟的天性,所以,在看书稿的同时,就顺便校对了一遍,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话题」严谨,责任心,认真,为人处世

高考作文素材:从余光中先生的经历体味诗人的家国情怀

8

余光中语录

“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左手的掌纹》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今生今世》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逍遥游》

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余光中散文》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听听那冷雨》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

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你是挣不脱的夸父, 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曲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向日葵》

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左手的掌纹》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满月下》

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

一条破老的白帆,漏去了清风一半,却引来海鸥两三。

在节奏舒缓的年代,一切都那么天长地久,耿耿不灭,爱情如此,一纸痴昧的情书,贴身三年,也是如此。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催魂铃》

只是到了夜里,人籁寂寂,天籁齐歇,像躺在一支坏了的表里,横听竖听,都没有声音。——《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做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光凭想象也让我非常快乐幸福。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在风里、歌里、水里。——《漂给屈原》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听听那冷雨》

高考作文素材:从余光中先生的经历体味诗人的家国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