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昌龄咏荷花,吴歌越女,水乡风光

 读书工 2020-05-30

名花当中,荷花是独特的,所以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吟咏它,诗作多得不计其数。荷花不仅有花,还有亭亭玉立的绿叶,更有白嫩的莲藕和缠绵的藕丝。

说荷花是独特的,首先是指它生长在夏天,不与百花争春。其次是指它要有水的环境,空灵清秀,濯清涟而不妖。第三它能长出莲蓬来,而莲蓬里又有莲子,有一颗清纯相思的心。

这样荷花不但美,还跟人们的活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最主要的是跟女子啊。女子要去采莲,采莲就要划船,划船就有桨声和歌声。

别的花只能欣赏它,但不方便参与。譬如梅花,你最多只能踮起脚来看,或攀下枝条嗅一嗅,而荷花是要身临其境,和它打成一片,甚至要采摘和食用它的果实。

宋朝的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次划船郊游,就是因为喝了酒,在荷花丛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她后来所作的回忆,那样的美好真是值得一辈子去怀念,去留恋。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是很有名的,他也是写江南水乡的风貌,写采莲的女子。他写荷花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把荷花与女子放在一起,互相比喻,让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在表现谁。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这样轻巧而又有情调的事情,也只适合女子去做。过去女子出门前都要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如果是男子汉穿了大裤衩子去趟水,就没有情趣了。

李白有一首写采莲的诗,也是写若耶溪的一群女子在水中唱歌。只不过岸上有几个小伙子。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他们在偷看,在搔首踟蹰。

王昌龄这里的采莲女是穿的裙子,它和那荷叶一样的翠绿,绿得和荷叶混为一体了。而脸部呢,又和那芙蓉花一个样的颜色,简直成了人面荷花相映红。

这样人荷混杂在一起,怎么能够分得清呢?只有听到里面采莲女的歌声,才知道有人来了。古时候青年男女无缘接触,实际上这采莲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是不是所有的采莲都是劳动,有时候就像李清照一样,是一种户外娱乐活动。诗人这是借采莲描摹江南秀丽的水乡风光和风土人情,赞扬女子的美好,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乐观情怀。

《越女》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这首《越女》也是王昌龄写江浙一带女子采莲的情景。和上一首有所不同的是,这里是划船,划着用桂树木制作的小船,这应该是富庶人家的女子吧。

不只是小船是桂木的,连桨也是,这舟楫轻轻拍打水面的声音,一定是很柔和很美妙的。以前只知道“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原来除了木兰舟,还有叫桂舟的。

不过欧阳修在《浣溪沙》里是说用木兰舟采莲的,“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

湖水宽阔,波浪粼粼,已经足够这些女子们嬉戏了。阳光强烈,还可以摘了荷叶来遮挡光线。也可以摘下那最漂亮的荷花带回家,插在花瓶里。

荷花是美的,还带着清香。但是比荷花还要漂亮的是这些女子,不然这些女子哪有那么自信呢?她们拿了莲花回家,心里想着让丈夫比一比,看花和人到底哪个漂亮。你看那情景是羞涩还是甜蜜。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特别擅长七绝,有边塞诗人的美誉。他的诗歌总的气势雄浑,格调昂扬。但是他的诗风又有婉约细腻的一面,像这些采莲曲就写得十分的温柔婉转,令人回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