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之中:一切势皆不能离乎中定

 tjboyue 2020-05-30

太极拳是道功拳,是在动中求静,在不变中求万变的。

所谓八门五步十三势,势势非呆板,步步非固定,不是执一不变,而是随时随地因人而有不同。其对于用“中”的道理,既不过,亦不不及。

太极之中:一切势皆不能离乎中定

有谓拳不打三寸三,这三寸三,便是中。你如打在三寸四,便叫做过,过了你便送给人了;如果打在三寸二,便叫不及,不及你便打不到人。过与不及,都会失败。所以太极拳论:“无过不及。”这便是求“中”。

太极拳对打,最少是二人。二人对打,或用手,或用肘,或用肩,或用腿,或用膝,其距离便各不同,其中点因而有别。

如对方距我仅二寸,我在二寸中求中,距我三寸,我在三寸中求中,距我五寸,我在五寸中求中,距我一尺,我在一一尺中求中。如此,始能得机得势,无过不及。盖对打之事,双方均在随时注意对方之态势,不会等在那里让你去打他,所谓“移形换步,刹那不同”。进退顾盼,这中随时在变动,必须默识心通,才能随心所欲。

中是能定,过与不及是所定。人谓两端之间的中是固定的,因其固定,故呆板而不灵活,且易受制于两端,纵或两端变动时,中亦随之变动,但仍受制于两端,因此,拳击家对两端之间固定的中,多是知而不用,偶一用之,仍可取胜于人。

无过无不及的中,是游移而不固定的,因其游移而不固定,故灵活而不呆板。且其系因人自由设定,故能控制过与不及。纵或游移至另一点时,这游移仍然系出于人的安排,并非受过与不及之影响,因此,太极拳家特别强调重视过与不及。

王宗岳先生在《太极拳论》中谆谆告诫无过不及。养生家固须注意,对敌者尤不可忽视。设有敌人自前袭来,我身形向左一侧,步未移而形已换,敌人若不及时回头,即觉重心顿失,如以手牵之,未有不跌出寻丈外者。是以两人相对,总以不失“中定”为是。

向恺然先生说:“十三势以中定为主,掤等十二势为辅,有定然后有一切势,一切势皆不能离乎中定”。“每一虚实,皆先有中定而后有变化,处处有虚实,即处处有中定,盖法无定法,而一切法皆从中定中出,法遍周身,中定亦遍周身”。是知中定也是游移而不固定的,随时而在,是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