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应当具备的智慧

 江山携手 2020-05-30
教师应当具备的智慧

教师的人格智慧

 

    中国的早期社会,传统文化主导下,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追求的境界,读书人入不了仕,才去教书,做教师是读书群体中的末流,更是读书人的悲哀。至圣先师孔子,在仕途上没有发展,为了吃饭维持生计教一教别的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人教书做教师,成了庞大的社会阶层,成了一种职业,一种事业。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看,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从奉献精神的角度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的人格只会包括:教师的境界,教师的治学,我们先来探讨教师的境界。


    一、教师的境界
    从育人的意义上看,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如果一个教师,只能顺应教师的本能和社会风气去做,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顺其自然,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做事动机是功利的,教书是为了糊口,补课是为了酬金,高考是为了奖金,写论文是为了晋级等等,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自觉为学生的利益做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负责,所做的事情都是有道德有意义的,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教师整体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还是全社会、全人类的一员,并且自觉为社会、人类的利益做有意义的事情,并明白其中的意义,那么他就进入了更高的人生境界,即人类境界。这是为师的四种境界。

  

    二、教师的治学
    根据教师的治学态度,可分为四个等级,即庸师、严师、名师和大师。借用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讲的,人生的三种境界,来探讨教师四种治学态度。
    1、庸师
    教师只知道教书,不考虑教人,既不研究前人的经验,也不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无所作为,如果说有教学效果,只能是误人子弟。形象地讲,叫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严师
    教师能高瞻远瞩,认清前人走过的路,总结前人的经验,以严谨的态度治学,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能达到“严师出高徒”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做学问成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全貌。
    3、名师
    教师能冥思苦想,孜孜以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不惜一切地追求所思。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治学,关心学生如同亲人,有名气;他培养的学生能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教师要对教育事业,有股百折不挠的痴迷劲,为它牵肠挂肚,为它时悲时喜,为它如醉如痴,为它无怨无悔,就是累瘦了也觉得不后悔。
    4、大师
    教师苦苦追求,不断探索,达到一朝顿悟,揭前人未揭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独创性的贡献。对事理、对教学能变复杂为简单,变简单为复杂,以创新的精神对待治学,关心学生终身发展,有思想,可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比喻经过长期钻研,经过多年的磨练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事物,他能明察秋毫,别人比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这在难以解决之时,突然找到了答案是的心情。
    这是教师治学的四种治学态度。


师的课程智慧

 

    以教师处理教材为例,分析教师的课程智慧表现。处理教材有三种表现形式:吃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优秀的教师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这是教师的权利。首先需要充分“吃透”、“利用”这些教材。
    一、“吃透”教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句新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有些教师误解以为,新课程不重视教材,可以随意调整、更换教材。学校允许调整教材,但是,大单元的调整,必须与学校管理者沟通,让学校了解教学进度,便于管理。教师调整教材时必须克服随意性,调整时遵循的是学生的需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有些约定俗成的结论还是需要尊重的。学科不同,操作也不一样。比如美术老师可以方便地调整教材,他们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一课,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学生知道这个星期将学习什么主题,他们可以提前做准备,便于他们带相关的学具。数学的逻辑性较强,更多地只是补充,而不便做大的变动。调整教材时,教师可以参考不同的版本,这样有一个好处:不再把教材神圣化,直接面对课程标准。
    “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有些教师他们“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利用”教材也可以显示为“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将教材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利用”教材可以显示为“解读”教材,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
    二、“补充”教材
    补充教材实际上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而比较平稳、安全。在目前,我们提倡“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完全消失。“更新教材”是“补充教材”的一种形式。
    、“更新教材
    如果感觉现有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就可以考虑另选教材替换现有教材。在传统的教材制度背景中,更新、更换教材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当今,市场上出现多种版本的教材和相关的课程资源之后,这种更新、更换教材已经不是新闻。
    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时间。一般教师没有这一专业训练,也缺乏这一时间。但教师只要凭借他们自己丰富的阅读和丰富的经历,提供补充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材料,那么,这些教材是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能把课上简单了的老师就是了不起的老师。“简单”不是简单化,而是高效化、精良化、精巧化。把学问作深的教师讲出来的才是浅的,学问作的浅的教师讲出来的东西必然是深的。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深入浅出、浅入深出四等教法中,最好的当然是深入浅出,最差的是浅入深出。


师的教学智慧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方式的变革。有一位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从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而是放手让学生抒写自己的灵性。有一次作文她让孩子们写自己的家庭,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只写了三句诗:妈妈像一杯酒/爸爸只喝了一口/就醉了。严格说这孩子只写了一句话。传统的作文评分标准是首先看文章的立意,其次看体裁,再看文章的章法。如果按这样的标准衡量,小女孩的作文当属不及格。但这位老师独具慧眼,她从小女孩短短的三句话中,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美,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家庭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气氛。于是在作文讲评时,把它当作范文进行讲评。小女孩得到了鼓励,从此爱上了作文课。假如这位教师按照传统的评分标准,将小女孩的作文一棍子打死,岂不是把一位未来最杰出的女诗人扼杀在了摇篮中?
    现代知识增长,已经不能单纯用“变化”来表达,应该称为变革,或者称为革命的变化。针对这种变革的特征,教学方式也需要变革。
    教学方式的变革表现为:

    一、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
    老师讲学生听,这是我们的基本教学模式和基本学习方式,遍反映掌握的比较扎实。在知识增长比较缓慢的时代,这样学习方式方法是合适的,所谓一朝学习,终生受用。但如今终生受用的知识越来越少了,生活中有用的知识,越来越需要不断的补充,而这种补充来自于自我学习,特别是积极的探索性的学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索问题。在学习中能不能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衡量学习成败的根本标准。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知识是目的,通过问题帮助掌握知识是手段;可是在现代学习中、学习知识是手段,能够运用解决问题是目的。
    二、从线性学习向T型转变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思想方法基本是线性的,即擅长什么学什么,将来希望干什么学什么,所以高中就实行分科,分文理科、大学填报专业总是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知识分化明显,分支学科主导的情况下,这也很自然的选择。但是在知识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剧,处理综合问题更显重要的今天,要把自己培养成为T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交叉性人才,这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个巨大冲击。在变化中学习,能否在不断变化潮流中适应这种变化,这就决定了这个人在社会上发展的可能性。
    三、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普遍的学习观念是,读书是重要的学习,而且书要反复读,要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这就是功夫。问题是,知识数量的膨胀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时间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要学会利用知识,准确地说,是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获取掌握知识。学会用现代信息手段,寻找知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你会逐渐的发现,是否善于从网络上寻找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决定了你的工作岗位上的地位,收入和发展前景。
    现在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有网络,我们一般的重要文件都存在网络上,而不是电脑上,没电脑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有网络。虚拟世界、数字世界、网络世界的作用正在逐渐上升。光的速度,海的容量,有了网络就有了一切,你不能学会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行吗?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懂得的东西再多,不会应用也白搭。理论要联系实际,理论要结合技术,理论要运用方法。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论向技术转化的速度在加快,理论和技术的转化几乎是同步的,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
    四、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
    参加社会活动与学习有关系吗?太有关系了!在社会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习交往,学习人性,也学习思维方法。只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在面对不同利益、不同观点、不同兴趣爱好,面对冲突和妥协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运筹帷幄”这些品质和能力,才能建立责任感,才能正真锻炼领导才能,才能在公众活动中不陌生,不怯场,不退缩。没有活动,没有活动中的矛盾冲突。得失成败,光靠从书本上学习些条目、概念、环节,是没有意义的。
    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时间,与书本知识学习有冲突,但与提高学习成绩,并不冲突。社会活动只要不过度,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有益于提高学习成绩。因为,第一,社会品质与学习品质有许多是一致的,比如用心、自律、坚韧,比如整体性、分类、抽象、概括,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第二、在社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可以学习对事情结果的预料和判断,可以增加对自己个性特点包括优点、缺点和弱点的了解、增加自知之明,可以提高对自己规划的能力。
    还要参加个体的、松散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中,最能体现社会的本质。如果一个人只具有正面的社会品质,而不懂一些技巧,也是一个不完全的人,是一个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而这些品质和能力,在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中,是很难学到的。
    每位教师对如何上课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应该经常问自己:我凭什么教书?是凭自己的经验、传统、权威,还是凭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有一个孩子,从入初中开始,数学就不及格,久而久之,连数学作业也完成不了,数学老师感到实在忍无可忍,终于把这个孩子撵出了教室,并要求他在放学前必须把数学作业补上,否则就别想再走进教室。这个孩子实在不想和教室永别,只好捧着一本数学书在走廊里看,结果是他竟然看懂了,交上了数学作业。这以后,每到数学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自己看,期末考试时,他数学成绩破天荒第一次考及格了。老师让他介绍经验,他推辞不过,只好介绍经验。让数学老师哭笑不得的是,他介绍经验所拟的标题是:《感谢数学老师把我撵出教室》,他说,数学老师如果不把我撵出教室,恐怕我一辈子数学都不会及格。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当学生不喜欢上我们的课时,教师应该进行自我反思:不要只找学生的原因,满腹的埋怨:生源不好,家长不配合,学校分班不公等。而更多的是应该在解决策略上下功夫。我所教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否有用?我们没留的作业,学生可不可以做?我们统一留的作业,学生可不可以不做?当学生不想上我们的课时,我们是否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人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