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我们的主流肉食是猪肉?

 大白兔ai胡萝卜 2020-05-31

相对于其他肉食,猪肉作为我们餐桌上的主流肉食,主要是三个原因——

  1. 成本低。猪的繁殖快,产量高,对饲料的要求低,不需要放牧。不像羊只吃草,而牛更是古代重要的劳动力。
  2. 性平和。猪肉偏性小,略偏凉,烹饪后几乎为平性,所以我们常吃。不像鸡、羊性温,久食动风上火。
  3. 口味佳。猪肉味香嫩,无特殊气味,可以搭配做出的菜肴最为丰富。不像羊味膻,鱼味腥,牛肉老。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但今人吃过猪肉的,肯定比见过猪跑的要多得多。所以,我们今天的文章,以问答的形式,既讲猪肉,也讲“猪跑”(养猪)——

为什么饲养的食用猪,都要阉割?

为何我们的主流肉食是猪肉?

首先,猪不阉割是非常凶的。如两只公猪打架,不死一只是不会罢休的。还有,为什么我们没有猪奶喝?因为母猪哺乳的时候很凶,外人根本没法挤奶。

虽然人将野猪驯养成家猪,但没有阉割的家猪依然很刚烈,阉割了之后就无所事事了。

其次,未阉割的猪肉不肥,长肉慢。而被阉割的猪,因为肾的封藏和消耗少了,所以它吃下去的饮食精华就很少藏精于肾,主要用来长肉了。

其未经去势之豭猪肉、䝏猪肉,皆不堪食。

——《随息居饮食谱》

最后一点,就是没有阉割过的猪,如配种的老公猪、老母猪都不宜吃,可能不利于健康。

吃猪肉有什么功效?

为何我们的主流肉食是猪肉?

甘咸平。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

——《随息居饮食谱》

猪肉味甘咸,性平。猪肉主要是养阴的,能补肾、脾、肝之阴,能润泽肌肤,通便利尿,生津止渴。还有,阴虚瘦弱的人吃猪肉可以长肉增肥。

老年人也多阴虚,本能地会喜欢吃肉,尤其是猪肉,因为因为猪肉油水足,而血肉有情补阴比较快。

如何挑选和烹饪猪肉最好?

以壮嫩花猪,嫩而易熟,香而不腥臊者良。烹法甚多,惟整块洗净,略抹糖霜,干蒸极烂者,味全力厚,最为补益。古人所谓蒸豚也。

——《随息居饮食谱》

体壮肉嫩的花猪猪肉最好。因为肉嫩,容易煮熟,也就相对容易消化。

肉烹饪后一般都有香味,这是因为脾主肉,又主香。肉是越香越好,香味能开胃醒脾。

猪肉最好的烹饪方式是蒸,蒸至极烂,使之易被消化吸收,且营养不流失,补益之力最大。

从寒温平衡的角度来看,烹饪猪肉宜放一些性温的作料,如葱姜蒜、桂皮、八角、豆蔻等。

什么情况下不宜吃猪肉?

多食助湿热,酿痰饮,招外感,昏神智,令人鄙俗……若幼时勿纵其口腹,不但无病,且易成人。至一切外感,及哮嗽、疟痢、痧疸、霍乱、胀满、脚气、时毒、喉痹、痞满、疔痈诸病,切忌之。其头肉尤忌。产后食肉,亦勿太早。痧痘、时病后,须过弥月始可食也。

——《随息居饮食谱》

俗话说:“肉生痰,鱼生火”。凡是肉吃太多,就容易消化慢而生痰生热,伤脾胃。中气脾胃一虚,人就容易受外邪,容易感冒。

在感冒的时候,也不宜吃猪肉,尤其是油腻的部分,如猪头(猪头肉最难消化,而且性寒)、猪蹄等。因为外感时,脾胃是虚弱的,吃油肉既伤脾胃,又阻滞气机,不利于散邪。

凡是需要祛邪的疾病,都不宜吃肉,因为肉是补的,会阻邪外出。比如王孟英举例的哮嗽(喉间痰多,哮鸣咳嗽),吃猪肉只会更生痰饮而加重哮嗽。再如上吐下泻的霍乱,肠胃气机紊乱,你再吃肉,就更阻气机,更伤脾胃,从而加重吐泻。

另外,产后补虚宜清淡而不滋腻。七日之内,可以喝不油的肉汤,而不宜太早吃肉,不宜吃一切滋腻的东西。猪蹄可以充乳汁,生产七日后,可以适量吃一些,但如果产妇有湿热象,舌苔厚腻,这些所谓补品就不要碰,有害无益。

幼儿也不宜太早吃肉,小儿吃肉也要控制量,很多肥胖是从小时候培养出来的。小儿脾胃虚弱,吃肉多就生痰湿,表现为肥胖、容易感冒、思维不敏捷。家长过分的溺爱或焦虑,片面地认为吃肉才有营养反而害了孩子。须知“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是说要刻意冻或饿孩子,而且强调不要喂太多、穿太厚,将孩子的一派生机给堵住了。

为什么现在猪油被平反了?

为何我们的主流肉食是猪肉?

有段时间猪油的名声很不好,片面地认为它油脂(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就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但在猪油“失踪”的这段日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降反升,比以前吃猪油的年代高得多。

后来现代医学发现,植物油的烟点温度为155.5度,猪油的烟点温度为197度。烟点温度越低,油脂越容易被分解,就更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才是在饮食方面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胆囊疾病的最大真凶,危害比饱和脂肪酸大得多。

先说说植物油。以前植物油都是压榨的,油的活性较强。而现代用化学方法浸出的油,它活性低,更困脾腻胃。另外,除了植物油在高温煎炸时,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之外,精炼植物油也会。因为植物油的精炼的过程中,要经过250度的高温,易产生反式脂肪酸。而精炼植物油在食品加工业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能使食物更酥脆)。

当然,不是说植物油不好。无论植物油,还是动物油,适量摄入都是非常需要的,但过度都不好。植物油要选传统压榨出来的最好,论来源的话,茶油最好(气清烟少);花生油也不错(调和脾胃);豆油要选清澈的;菜籽油容易动风火,是发物,病人最好不要吃;调和油更不推荐。

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猪油——

甘凉。润肺,泽槁濡枯,滋液生津,息风化毒,杀虫清热,消肿散痈,通腑除黄,滑胎长发。以白厚而不腥臊者良。

猪油性凉,比猪肉还凉一些。所以,有的人在炼猪油的时候,会放一点姜、肉豆蔻、草果,一来能使猪油更香,二来平衡寒温(脾胃寒凉者可以这么操作,如果着重滋阴清热之用的,炼油时不要这么加辛温的佐料)。封存猪油的时候,可以撒一勺白糖,不容易哈喇。

猪油最主要的功效是滋阴,它是一味药。《伤寒论》中有个方子叫猪肤汤,就是猪肥肉煮汤,加点蜂蜜,能够大补阴液,主治阴亏津虚引起的咽燥咽痛。

北方秋冬季格外干燥,猪油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是血肉有情之品,所以比植物油润燥的能力强很多。

另外,如皮肤干燥、眼鼻燥痒、发枯脱发等燥症或阴虚动风,都可以用猪油滋阴息风。

为什么说猪蹄是猪身上最补的地方?

为何我们的主流肉食是猪肉?

其实,猪蹄炖汤和前面讲的猪肤汤功效差不多,补阴填精之力非常大。尤其擅长健腰脚、充乳汁、润皮肤、长肌肉,比猪肉汤补得多。

缺点是猪脚比较滋腻,外感的时候更需要忌口,会堵邪出路。孕妇产后乳汁不足的,往往会喝猪蹄汤,加些通草,一补一通,则乳汁下也。

猪内脏都有什么功效和禁忌?

俗话说:“吃脑补脑”。这种以形补形的饮食观念不绝对正确,但确有一定的道理和较高的正确率,原因是同气相求。同样的器官,吃进去后,轻车熟路地作用于相关脏腑,故亦作引经药。

  • 猪心补心。心悸不安、多梦恍惚的,可以吃猪心补心的气血,和大枣、龙眼等煲汤,则补心之力更强。
  • 猪肝补肝。猪肝内服有补肝明目的功效,外敷可治跌打损伤、疮疡臃肿。
  • 猪脾不补脾。猪脾是消痞胀食积的,并无补益之力,反而是消耗的,我们一般不吃。
  • 猪肺补肺。肺虚咳嗽可以用猪肺。猪肺常和薏米一起煮汤,一补一清。
  • 猪肾补肾。即猪腰子。耳聋腰痛、阴痿遗精,都可以吃猪腰子。猪腰子要切得薄,方易煮熟。小孩子最好不吃。
  • 猪胃补胃。即猪肚。猪肚有补益脾胃,止泻的作用。但必须煮得烂再吃,不宜贪图口感,沸水里一绰就吃,这样不宜消化。
  • 猪肠不补肠。猪大肠是润肠滑肠的,不是固肠止泻的。腹泻的人不宜吃猪大肠,尤其是肠不易煮烂,没煮烂的大肠吃了更容易拉肚子。
  • 猪脑不补脑。猪脑非常寒,有“柔物”的本领,常吃它能让人的筋骨软,甚至阳痿。
  • 猪血补血。猪血息风补血,但吃多了会使人腹泻,排黑便。
  • 猪脬补脬。即猪膀胱。膀胱气化不足,如梦中遗溺,产后或小儿尿床,都可以吃猪膀胱。
  • 猪髓补髓。猪脊髓有填髓补精之效。有个方子名大补阴丸,里面就有猪脊髓,主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