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国子学”到“太学”,宋朝官学内部管理体制逐渐成熟化

 兰博2000 2020-05-31

北宋太学的管理体制,比唐代更加规范和完善。随着世族地主、门阀政治的衰落以及品官地主和官僚政治的发展,学校教育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家不单用其选拔官吏 , 还用其调整和维护社会秩序。

本文就国子学与太学在宋代的发展过程进行一下论述。宋代国子学向太学的演变,完成于南宋初期的绍兴年间。就其过程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经过历次兴学和教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官学内部的管理体制日渐成熟。

从“国子学”到“太学”,宋朝官学内部管理体制逐渐成熟化

一、北宋初年至庆历二年

北宋初年至庆历二年基本表现为国子学招生范围扩大,等级界限缩小。两汉时期,中央最高学府只有一所太子学。当时,地主阶级内部的等级界限不是很严格,士族庶族子弟都能入学。东汉时,太学生多达三万余人,盛况空前。但从东汉末至西晋时期,士族门阀逐步形成,地主阶级内部的等级界限异常森严,士庶不分的太学逐渐为士族门阀所不齿。

于是晋武帝在太学以外别立国子学。'国学教胄子',成为士族弟子的就学之地;'太学招贤良',成为庶族弟子肄业之所。唐代的国子学要求三品以上、国公子孙,使得入学,名额有限,学生最多时也只有 300 人。

到北宋初期,赵匡胤在后周国子监原址增修学舍,于建隆三年六月'聚生徒讲学'。国子学入学资格降到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如果说,唐代国子学是高级官僚的子弟学校,宋代国子学则为中高级官僚子弟的混合学校,已丧失其贵胄子弟学校的性质,国子学即开始衰落向太学转化。实际上,北宋初年在国子学肄业、复读的学生,大大突破了入学资格的限制,不少低级官僚子弟以至寒素子弟进入国子学听读。

从“国子学”到“太学”,宋朝官学内部管理体制逐渐成熟化

景德年间,进一步规定文、武升朝官的嫡亲子弟可附国子监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的一般举人,只要'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经国子监长官验实,也准许'附学充贡' 。这说明宋代国子学已完全丧失了贵胄子弟学校的性质,是国子学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而且随着宋代太学的发展,国子学逐渐与太学融合。

二、自庆历三年至熙宁四年

自庆历三年至熙宁四年基本表现为太子学独立建校并逐渐兴旺。北宋初的八十年间, 国子学为独一无二的中央官办学校,太学仅是国子学下设置的广文、太学、律学三馆中的一馆 。从形式看,这时的太学化于国子学中,但从实质上看,北宋承认低级官僚子弟甚至寒素子弟入国子学听读的事实,并允许'附学充贡'即由国子学发解应举,这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国子学向太学的演变过程。

从“国子学”到“太学”,宋朝官学内部管理体制逐渐成熟化

在庆历以后的二、三十年间,国子监学生总人数节节上升,太学生人数也在增加。这些人之中大多是'远方孤寒之士'和'四方之士',自然没有资格进入国子学,而只能进入太学。所以可以推断太学生的人数要大大多于国子生,并间接反映出国子学的逐步衰颓。太学渐渐打破了国子学作为中央官办学校的垄断地位。

自熙宁四年至北宋末年 基本表现为太学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熙宁四年十月,中央确立了太学三舍法,使太学地位进一步提高。从熙 宁四年到崇宁三年期间通过对太学生与 国子生的招生人数统计可以看出太学里面的学生的名额直线上升,而国子生人数却急剧下降,甚至停止招生。太学完全压倒了国子学。

南宋时期 基本表现为国子生附读与太学,二学合而为一。如果说在 第一阶段太学是依附于国子学之中,那么在这一阶段则可以说 是国子学化于太学。光宗绍熙二年,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王奭曾 主张将宗室子弟'依国子生附太学例,于太学辟一斋以处之', 可知此时国子生确实就读于太学。

再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卷 173 绍兴二十六年六月林同称:'太学养士千余 人',可知太学有学生千余人;而《咸淳临安志》则记载太学 生为一千人。这些余数就是《玉海》卷 112《学校 · 绍兴太学》 所记载:'五月诏国子生限以八十人'。由此可知 , 从南宋初年, 国子生就附读于太学,且名额直至南宋末年均为八十人。

不仅 人数远不能与太学生相比,而且'国子学'的名称在绍兴以后 也不复见于记载。这说明,从南宋初年开始,国子学已经不再 独立存在,而与太学合二为一。标志着宋代国子学向太学演变过程的完成和终结。

从“国子学”到“太学”,宋朝官学内部管理体制逐渐成熟化

三、太学的管理体制

唐代的教育管理制度,是继承隋朝而来但在教育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建树。唐代的礼部,既是教育管理机构,又是科举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教育与科举的关系。礼部是制定政教法规的行政机构,其最高行政官员是礼部尚书。

其具体职能包括贯彻实施崇圣尊儒的文教政策、执行教育政策法规、颁定官方教材和指导官私学办理以及对教育和科举进行综合管理。礼部之下,设国子监专管'中央六学'。北宋太学的管理体制,承唐制而有所更易。

北宋中央礼部,名义上仍统管全国文化教育。中央学校教育,实际上也是由国子监负责。国子监是礼部的职能部门。按宋代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来看,国子监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高。国子监是礼部的从属机构之一。

从礼部和国子监的上下级关系看,礼部掌教育行政的宏观方面,即掌管全国贡举的实施和学校建设的大政方针,对全国学校从总体上进行调控,以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相对而言,国子监的职掌只涉及到中观或微观层面。具体说来,它只是管理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的具体办理事宜。

从“国子学”到“太学”,宋朝官学内部管理体制逐渐成熟化

太学,在组织系统上是隶属于国子监的。国子监祭酒兼长太学,另设司业一人协助祭酒负责校务。通常国子监本部又直接教导少数学生,即国子学。宋代国子学的学生,是京朝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太学的生员无品官的资格要求,广大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太学在北宋中晚期的三次兴学期间,得到较大的发展。国子监随着国子学的停滞不前或名存实亡而逐渐成了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

从“国子学”到“太学”,宋朝官学内部管理体制逐渐成熟化

太学达到经费供应也是太学能复兴的一大原因。太学的经费来源广泛,不但有政府定期拨的岁赐钱,还有不定期的特赐钱。此外,太学还有数目可观的学田。在北宋确立的学田制,对太学的发展极为有利。学田制不但使当时的太学办学经费相对充足,而且也为地方官学的办理提供了恒定解决教育经费的办法。此后的元、明、清,无不依此解决学校的经济问题。

北宋太学是中央官学的主体和重点,最为发达,最有成效,其制也最为完备。太学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完成复兴之路的。北宋太学的管理体制是在太学复兴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太学管理体制的完善,体现在太学教育行政系统的完备及其学官的职掌分明、考罚有方等方面上。太学的管理体制是太学复兴与运作的真正保障。

参考文献

《四库全书》

《宋史》

《宋朝事实》

《文献通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