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陵泉——健脾利水,脾经上的排湿大穴!

 乖乖隆的冬万马 2020-05-31

阴陵泉为经穴名,属足太阴脾经,别名阴之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水。

阴为阳之对,陵指山陵,泉即水泉,内为阴,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陷中,如山陵下之水泉,故名阴陵泉。

阴,《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陵,大阜也;泉,《说文》:“水源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凡泉之属皆从泉。”《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疾高而内者,取阴之陵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膝下为陵。”《神应经》有:“在膝内侧辅骨下陷中。”又为脾经腧穴,以脾为阴中之阴,内为阴,膝高突起似陵,穴属合水,犹阴侧陵下之深泉也,水出于泉,因名阴陵泉,与阳陵泉相对。

取穴方法

侧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配穴

肝俞至阳,治黄疸;

阳陵泉,治膝痛;

三阴交,有温中运脾的作用,主治腹寒;

水分,有利尿行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

足三里上巨虚,治腹胀、腹泻。

穴位养生

艾灸

艾灸此穴有利尿、祛湿的作用,每次30~5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建议同时配合艾灸三阴交穴、关元穴、肾俞穴、足三里穴和命门穴,效果更好。

按摩

按摩阴陵泉时拇指指端放于阴陵泉处,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可治疗晕眩、腹水、腹痛、腹胀、腹泻等,有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等作用。

双手轻握膝下处,屈曲拇指,指尖由下向上出力揉按阴陵泉,每次揉按1~3分钟,可缓解腹痛、膝痛等症。

夏季多雨,暑湿之邪阻滞经络,故应谨防湿邪,可每天按摩阴陵泉10~15分钟。

结缘意医堂,共享大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