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行记130:你以为你是谁?(论“人设”)

 sys_wutao 2020-05-31
“人设”虽然是个新词,道理却古以有之。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说服之道有三,首要的就是“人品”(ethos),其次才是情感(pathos)和理性(logos)。这个ethos,也可以理解成“道德品质”或者“精神气质”,总之说的是“你在听众心里是什么人”。用现在的话讲,你要先明白自己的“人设”,然后才谈得到打动听众。

而在进行说服的时候,更是要注意“人设”这个问题。因为“说服”就意味着决定权在对方,而你当要改变对方观点的时候,人家一定会想:你以为你是谁?我凭什么听你的?

关于这一点,咱们又要说回到克洛伊索斯了。书接前文,自从被居鲁士打败,这位国王就变成了臣子。之前是别人要说服他,现在是他得说服别人。也许是因为得天独厚的换位思考优势,这个前任国王,在说服现任国王方面是一把好手。在希罗多德笔下,克洛伊索斯有三次成功的说服,分享一个共同的模板(这很可能不是历史原貌,只是因为希腊人觉得这样写很合理,就好比司马迁笔下不是一定是原话,但是具有文学意义上的真实性),很值得借鉴。

第一次,是说服居鲁士不要对吕底亚纵兵大掠。按理说,这个王国已经是波斯人的战利品,饶你一命已经不错了,你有什么脸继续卖惨,要求放过你之前的臣民呢?所以在开口之前,克洛伊索斯必须解决“我以什么身份说话”的问题。而他给自己立的人设是:“既然诸神把我变成了你的奴隶,那我看到什么对你有利的事情而把它告诉你,是我分内应做之事。”

这句话实在是绝妙。本来是“败军之将安敢言勇”(你有什么资格劝我?),现在突然变成了“身为奴仆必当尽忠”(劝我是你的义务)。那些使其说话没分量的原因,反倒让他的话具有了可信度,这就是ethos的力量。

接下来,克诺伊索斯并没有诉诸pathos(同情),而是直接讲logos(道理)。因为煽情这种东西,老板跟员工可以随便玩,听完不抱头痛哭是员工不懂事;可是下级跟上级少来这套,因为领导和莫斯科一样,都是不相信眼泪的。所以克诺伊索斯有事说事,直接告诉居鲁士:1、既然仗已经打完了,那么你的士兵抢的就不是我的东西,而是你的东西;2、你的手下你又不是不知道,又穷又蛮,抢到的东西越多,就会越不听话,放任不管必有后患;3、更好的方法是,派亲兵卫队把守城门,以“需要集中献祭”为名统一收缴战利品,这样他们也不至于闹出乱子。

现在你回顾一下克诺伊索斯这个说服的模板:人设(你为什么要听我的——作为奴仆,我有义务给你忠告)+道理(我为什么是对的——纵兵大掠会让士兵不服管制,对你不利)+方案(应该怎么做——用最可靠的人,在最关键的位置,以最神圣的借口收缴战利品),三言两句说清楚。

这个模板,是不是简洁有效,易学易用?而希罗多德明显也是很中意的,所以他接下来又让克诺伊索斯继续用了两次。

第二次,是说服居鲁士不要严惩吕底亚的反叛。话说,这回难度更大,因为上次居鲁士对吕底亚人还是不错的,甚至委任了当地人保管财物,然而就是这个人,在波斯主力部队离开之后,用这笔钱请了雇佣军造反。居鲁士当然很生气,准备夷平这个国家,把所有人都卖为奴隶。这回,克诺伊索斯该怎么办呢?

还是从“人设”开始。克诺伊索斯说,首先,过去的事情(也就是兴兵跟居鲁士作战)我是罪魁,所以主要是惩罚我;而这次的事情,你委派的那个管财物的人才是罪魁,所以主要是惩罚他。至于吕底亚的人民,你主要是担心他们造反对吧?那就让他们不准持有武器,只准以小买卖为业不就行了?(这里有个鸡贼,就是吕底亚本来就是以做商业著称的,考古上发现的人类第一个常设的零售市场就是在吕底亚)你看,仍然是“人设”(因为这跟我之前的情况很像,所以我是有发言权的)+“道理”(主要该惩罚的是罪魁)+“方案”(让吕底亚人专心经商,以后就不可能造反了)。说明这个真的很好用。

第三次的情况比较复杂。当时波斯人与斯基泰人隔河对峙,对方的女王托米丽司让居鲁士做选择,是波斯人渡河过去决战,还是让斯基泰人渡河过来决战。克洛伊索斯的建议是过河去敌人的领土作战,论述结构是这样的:

首先是人设:我自己是遭受过巨大灾祸的,所以比较谨慎,而神又把我交到你手里,所以我要尽心让你避免灾祸。

其次是道理:在自己的领土作战,如果输了王国就完了,如果赢了也只是消灭了敌人的一支军队而已。反之,在敌人的领土作战,赢了可以乘胜追击,输了也不过是牺牲一部分军力。

最后是方案:(引敌人到本方领土作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诱敌深入)渡河之后,仍然可以诱敌深入。比如我们可以诈败一阵,在营地留下好酒好菜,那些啥好东西都没见过的斯基泰人,一定会吃得大醉,这时候反击一定会大胜。

如果你是居鲁士,是不是也会动心?事实上,居鲁士不但接受了这个建议,而且跟自己的儿子冈比西斯交待说,就算这次出师不利,也要尊敬和厚待克洛伊索斯。这话也许是希罗多德的臆想(因为太像托孤了,不合理),但是确实,虽然最后波斯人还是输了,然而克洛伊索斯的计策确实是成功的,而且他的战略方针并没有什么问题。要怪就只能怪居鲁士运气不好,或者说,最开始就不该跟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游牧民族死磕。

关于“人设-道理-方案”这个说服模板,克洛伊索斯的三次示范就到这里了。你也可以试试用“你为什么要听我的+我为什么是对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来写一篇针对上级的说服稿。但是我要提醒你一件事,那就是人设不能硬凹,你只能在一个大致的范围里做文章,毕竟“你以为你是谁”根本上不是由你决定的,而是由别人决定的。

还是克洛伊索斯的例子,此人最后一次在《历史》的主线里出场,是劝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不要太任性妄为(他真的很会说话,把这解释成“少年的盛气”,要是我的话肯定会很高兴)。在此之前,其实他跟冈比西斯的关系还不错,经常有些插科打浑的妙语。最有名的一个,是其他人都在称赞冈比西斯比居鲁士更伟大的时候,克洛伊索斯说:你没有你的父亲伟大,因为你不像你的父亲,有那么出色的一个儿子。

按理说,关系这么近,冈比西斯总得给他留点面子吧?然而没有,这位国王的回答非常干脆:你也敢劝我?我爹当年是怎么死的你忘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冈比西斯其实一直没拿他当大臣,而是拿他当弄臣。对“两任国王都跟我很亲密”这件事,克洛伊索斯只看到现象的相似,没看到原因的差异——无论是不是他的错,自居鲁士战死以后,他的人设,已经崩了。

人设,其实是由不得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