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爱笑的小妹妹 2020-05-31

定海古城位于浙江舟山岛西南端,在波涛声中走过了千年时光。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定海古城面积不大,核心区仅有0.6平方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也就是1387年的定海古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是中国著名的海岛文化名城,也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定海古称“翁山”,它背靠长江三角洲丰饶而富饶的土地,面向浩瀚无垠的西太平洋。自春秋时期起,就有人在此耕海牧渔,繁衍生息。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古城龙峰山下有一座海山公园,园内保存着一座古墓,向今天来到这里的人们讲述着三百多年前的一段海岛往事。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1649年,鲁王朱以海进驻定海,与清军隔海相抗。风雨飘摇的定海城仿佛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守护着南明小王朝摇摇欲坠的山河。两年后,清军分三路向定海发起总攻,一战激烈的海战在弥漫的大雾中展开,数十万清军抢滩登岛,直逼城下。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城中几千孤军苦守十日,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国难当头,国没了,家也就没了。城中的渔民和农民用钉耙、锄头、镰刀当作武器进行对抗,甚至有的家里把房上的瓦片都掀下来投掷清兵。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守城军民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巷战,海岛古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时的明军将领蒋若来一个人杀了四十几个清兵,手中的战刀都已经卷刃了,自己也多处受伤,最后拔刀自刎。大学士张肯堂全家27人没有一个投降,全部自杀殉难。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南明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九月初二,城破之日。就在这一天,城内官民商儒或举室共焚,或就义而死,18000多具遗体累累相枕,大火昼夜不息,古城毁于一旦。数万名义士同日赴死的浩然正气,让所有人为之动容。清康熙年间,定海知县出资建此院落,命名为“同归域”,寓意万人同心,同日捐躯。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直到今天,每年的九月初二,定海都会全城鸣钟击缶,祭祀死难英烈。“水火刀兵顷刻,忠孝节义千秋”“忠魂各遂当年志,白骨同垣千古香”。虽然过去了三百多年,“同归域”两侧的对联依旧清晰可见。人们通过对这里的精心守护,表达着对英雄气节的无限崇敬,也在龙峰山上树立起定海古城的一座精神丰碑。

每年九月初二,舟山定海全城鸣钟,祭奠明代万人赴死的气节

定海建成以来,经历过的战争不下百次,小小的海山公园就汇聚了明代万人赴死的同归域,清代投池殉国的姚公殉难池,解放战争壮烈牺牲的烈士纪念碑。这一座座石碑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