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景藩:二金汤治疗肝胆湿热证】

 昊晟堂 2020-05-31

徐景藩教授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6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长期跟随徐老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运用古方经验总结如下。

二金汤治疗肝胆湿热证

二金汤出自《温病条辨》,由鸡内金、海金沙、厚朴、大腹皮、猪苓、通草组成,具有清利肝胆湿热作用。《温病条辨》谓:“由黄疸而肿胀者,苦辛淡法,二金汤主之”。徐老常用其治疗胆囊炎、胆石症、黄疸患者。该方鸡内金性味甘平,《医学衷中参西录》谓:“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海金沙性味甘淡寒,功用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排石,两药相合,有清利湿热、消积排石作用,为君药。厚朴、大腹皮理气消胀,通腑导滞;猪苓、通草清利湿热,徐老认为,通草能通利九窍,有助于排石,四药共为臣药。全方共奏清利湿热、行气排石作用。徐老认为,胆囊炎、胆石症以肝胆湿热证为最多,常以大柴胡汤合二金汤加减治疗。

何某,男,45岁。2005年2月17日初诊。以往常大量饮酒,现症见右上腹隐痛刺痛及背,饮食尚正常,大便1~3日一行,舌苔薄白,脉细,时有头昏,形盛脂厚。2005年2月15日B超示:肝脏血管瘤(122.5px×87.5px),局灶性钙化,肝囊肿(25px×45px),胆石症(55.0px×40px),慢性胆囊炎。良由湿热不清,气滞血瘀,拟法清利行瘀消石。处方:炙柴胡6g,炒枳壳10g,黄芩6g,鸡内金10g,海金沙15g,金钱草15g,郁金10g,制大黄5g,陈皮10g,丝瓜络10g,通草3g,皂角刺10g,王不留行5g,丹参10g,白芍15g,炙甘草5g。药后胁痛减轻,大便后脱肛,余症尚平,口苦目胀,左侧肩酸痛,治参原法再进,旬日而愈。

:徐老根据患者形盛脂厚,右胁疼痛,长期饮酒,辨证为肝胆湿热之证,选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金汤加减。鉴于患者病程已久,右胁刺痛,断为湿热不清,气滞血瘀,拟方清利行瘀消石,原方加入王不留行、皂角刺。徐老认为,疏肝理气药与活血化瘀药配伍,能增强解痉、定痛、消炎、利胆作用,王不留行、皂角刺对胆结石未排出者,有促进排石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