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阅读笔记(四)

 虹72 2020-05-31

转自:丘劲生的博客

 四、关于押韵

  诗需押韵,近体诗尤为讲究。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原籍山西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韵,稍前其同乡王文郁著《新刊韵略》则分为106韵,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但如果现代人写律、绝诗拘泥于平水韵,尤其是一些古今读音有很大不同的韵,恐怕写出来的诗也未必好。

  如杜甫的《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犹破胆,应有未招魂。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用的是上平十三“元”韵,其中的“繁”字,现代发音属“山”部,而“魂、尊、门”等字则属“根”部。刘长卿的《寻南溪常道士》也如此,“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其中的“痕、门”与“源、言”,现代分属“根”、“山”部。又如在唐诗中常见的“斜”和“车”字(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李商隐《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在平水韵入“麻”部,必须仿客家话读如“霞”和“叉”才押韵。而且“车”字有时读如“居”,如李商隐的《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车”入“鱼”韵。恐怕现在写的诗,这几个字不应这样用了。

  另外有一些字古音有异读。如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最后一个“涯”字如果按普通话读“牙”音,就不押韵了。其实这个字古音可以读如“夷”,在平水韵中与“迟、悲、时、知”同属“支”韵。当然,此诗第二句的“悲”字,估计也应该读如现代普通话的“逼”字。现代人用韵,“悲”与“杯”同韵,但“杯”在平水韵中却归入“灰”韵,与“悲”是不同的。

  近体诗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则可押可不押。平韵中如果发现常见的仄声字,就要注意它是否有平声异读。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最末一个“论”字是动词,要读上平声。一般情况下,“漫”字作为修饰动作的副词,念去声,而在孟浩然的《早寒有怀》中,“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最末的“漫”字,作为大水状态的形容词,读上平声。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