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好物大赏#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此病是冠状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沉着,动脉壁形成了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梗阻,影响了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使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胸中闷塞,心前区绞痛,心悸、气短,并可放射至肩臂内侧,甚至心痛彻背,多在受寒、劳累和情绪激动后发作;严重者甚至肢冷、汗出、面色发青。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较为多见。本病隶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七情不调,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令心阳痹阻;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浊上犯心胸;亦或素日体虚,劳心过度,心血受损,胸中血运失畅;又或肾气不足,不能鼓舞其他内脏之阳,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致。《金匮要略》曰:“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医碥》亦曰:“须知胸为清阳之分,其病也,气滞为多”。 【治疗方法】 活血化瘀,通阳止痛。 【取穴】 膻中、心俞、膈俞、厥阴俞、郄门、内关、然谷。 【方解】 膻中为任脉俞穴,又为气会之穴,可以宽胸利气、化痰宁心;厥阴俞、心俞、膈俞皆为膀胱经俞穴,厥阴俞为心包之背俞穴,心俞为心之背俞穴,二穴可调心气、通经脉、止疼痛;膈俞可活血、化瘀、通络;郄门、内关皆为心包经俞穴,郄门又为郄穴,长于止痛;内关又为络穴,可通畅心络、调理气血;然谷为肾经荥穴,可通畅血脉而止痛。 【操作】 取刮痧板,先刮拭背部的厥阴俞、心俞、膈俞;再刮拭胸部的膻中,然后刮拭上肢的郄门、内关,足部的然谷;刮拭以出痧为度。然谷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一般4~6滴。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暴饮暴食,忌烟酒。 (2)劳逸结合,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3)生活有序,保障睡眠。 (4)保持乐观,忌忧思恼怒。 本文参考《对症按摩》一书,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此书↓↓↓ 商品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