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读写课堂教学活动10例

 传递教育ETREND 2020-06-0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语言技能则是构成综合语用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技能,课堂活动自然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恰恰是【传递教育】教师培训课堂一大特色,理念、方法、技巧、工具在我们的课堂上一个都不能少,苍蝇拍、旧台历、空纸杯……甚至马路上随手接来的一张宣传单都可能成为一个绝佳的教具,只要用心,创意无处不在!

这是本月最后一篇公众号文章,鉴于前三篇发布的都是8月青岛骨干教师研修班(点击查看)的广告,小编深感内疚,于是决定痛改前非,通宵达旦整理出张敏老师往期课程中关于听说读写专项教学的10个课堂活动分享给大家,如果觉得还不错,请转发到你的朋友圈里,让更多老师受益。

口语篇

受应试的影响,传统英语教学通常“重语法,轻听说”,对口语教学的渗入更是少之又少。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言,本身能力不足和由此引起的自卑感往往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沉默,而口语训练的缺乏更进一步促进了“哑巴英语”的形成。教师在引导这类学生主动开口说英语时,不建议采用突击式的提问或类似的方式,而是要留给他们一些“think time”来计划自己要说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过度紧张而失误或卡壳,最终挫伤其积极性。

以下是几个适用于水平较低学生的口语训练活动:

1
Definitions lists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动物、服装、食物,学生需独立写出10个与主题相关的单词。接着教师示范描述单词的句型,如:

-It is an animal/object that…

-It is opposite to…

-He has…

再给出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行拟好的单词准备definition。然后将学生分成两两一组,互相描述单词的definition,让对方来猜。猜的一方使用疑问句提问描述方,如:

-Is it a …?

-Does he live in…?

-What is the XXX of it?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电影明星、运动项目、旅游景点等。这个活动虽然以单词为主体,但本意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描述释义的形式尽可能多使用句子交流。

2
Time prompts

教师事先准备好一只盒子,里面放入便签,每张便签写上一个具体的时间,如:6:00 pm yesterday/Next Sunday/April 27,2015…..将学生分为4人小组,学生A代表小组抽签,然后根据便签上时间与partner对话,如:

-I was reading a book at 6:00 pm yesterday,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

-Are you going to the museum next Sunday?

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深入对话,如:

-What were you doing at 6:00 pm yesterday?

-I was reading a book.

-What book were you reading?

-Peter Pan.

-Who is the writer of the book/What is the book about/Do you like the story…?

最后,学生A需要在全班总结对话内容,如:Mary was reading a book called Peter Pan at 6:00 pm yesterday. It tells a story about…She finds the book interesting…

3
Information gap

教师准备一副至少包含4个场景的漫画,将场景分开打乱后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给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应该如何描述这个场景,接着教师示范描述的句型,如:

-In my picture there is a…

-I can see some…

并将漫画涉及到的生词难词释义,然后让学生集体合作将漫画排序。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提问的形式,如:

-Is there a XXX in your picture?

-How many XXX are there in your picture?

最后,派一位学生代表将完成排序的漫画内容口头复述一遍。

听力篇

训练听力技能并非只有听录音一种方式,真实的对话也可以作为听力素材,这不仅能让学生更专注地听,还能兼顾口语练习。老师们不妨试试下列几个课堂活动:

1
Dual dictation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an interview/holiday plan/a famous film…接着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根据话题对话,当A说话时,B要将其说的内容尽可能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反之亦然。对话结束后,两人将各自记录的内容汇总到一起,由教师随机分配给另一组,而该组的两位学生需将对话内容表演出来(Role-play),记录的信息越详细,表演就会越完整并符合逻辑。

2
Class memory quiz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上讲台扮演interviewer采访其他学生,如: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How many siblings do you have?

-what kind of job would you like to do? 

然后设置抢答环节,题目来源于interview的内容,如:

-Does Mary have 3 sisters and brothers?

-Who would like to be an actor?

-Which student likes banana?

3
Listen for lies

教师朗读一小段文章,学生只能听,看不到文字内容。然后将学生分为AB两组,A组学生朗读相同的素材,但要在内容上做一些改动,B组同学听,当听到与第一遍不一致的内容时马上起立(或鼓掌)。如果想增加难度,可以让学生在起立后立即说出与不一致的地方,纠错最多的一组胜出。

阅读篇

英语新闻的用语往往正式、精练,语境真实有效,内容贴近生活,因此非常适合作为阅读训练素材,但是把新闻稿当成课文来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试试这么做:

1
Guess the article

教师选择一则趣味性较强的新闻,从原文找出8-10个关键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3-4人一组合作,根据关键词编一个小故事,完成后给出原文,让学生对比。

这个活动也可以稍作改变:教师将新闻的标题隐去,要求学生阅读完原文后小组合作编写标题,然后由全班投票选出最好的标题。这个活动非常适用于训练Summarizing skill,建议教师在投票后展示原文标题,并给出点评。

2
Wall quiz

教师事先基于几则新闻内容写下10-12个问题,然后将新闻原文随机贴在教室各角落的墙壁上,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找到问题答案,最先完成的学生即胜出。

写作篇

说到写作技能训练,许多老师首先想到的是范文解析,把“好词好句”都罗列出来,让学生课后照葫芦画瓢写一篇作文。虽然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评分却涉及主题、连贯性、词汇、句法甚至标点等各项因素,如果能着眼于这些标准来设计写作训练,课堂就不会那么枯燥。

1
How to get my house

记不清是第几期的专项教学方法培训班上,张敏老师曾经分享了一个名为“The Pied Piper”的游戏,只要将这个活动稍加改动,就可以用于写作训练:

教师事先准备这样一张地图,上面画有一个车站、一些地标性建筑以及一幢标有“My house”字样的房子。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给A同学地图,要求他给B同学写一封信,说明从车站到“My house”的路线,完成后连同地图一起“寄出”。当B同学“收信”后,根据信中的提示在地图上画出路线,如能顺利从车站走到“My house”即说明A的指示正确。为了增加难度,你可以将地图设计得更复杂。另外,如果B无法顺利画出正确的路线,还可以与A一起修改信中的指示不当之处,是不是又一个实现Peer evaluation的好办法?

2
Which picture is it about?

教师给每位学生一张图片,主题随机,要求每人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概括图片内容,并强调句子不能偏离图片主题,但内容可以尽量显得扑朔迷离。每位学生写完后将图片传给右手边的同学,然后再用相同的方式概括新图片的内容,直到每位学生手中的图片都轮换一遍为止。接着,教师收集所有的图片逐一贴到黑板上,并随机抽取学生朗读刚才写的句子,其他同学根据句子猜测所对应的图片,猜不中这位同学即得一分,如果班级人数众多,可以将学生分组,改为小组竞赛的形式。另外,教师若想通过该活动巩固语法点,可以在规则中加入相关要求,如必须用There be句型或被动语态来概括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