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资讯|垄上行•岭南红荔 即将开展

 当代艺术在线 2020-06-01

无论我们来自喧嚣的都市,抑或遥远宁静的山村;垄上行,总是我们的梦或者回忆。是从一种的田园生活,成为我们精神上的向往。

六月,荔红。荔枝,似乎与田垄无关。然世间万物,皆有物语。岭南佳果也好,天风红云也好,乃至一枝烟雨思无纠,荔枝早已不再是“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舌尖美味,是一种甜蜜生活向往和状态。在2019年夏,中国糖王上海金丝猴牵手何家英师生展,喊出“中国是甜的”口号之后,艺术与甜蜜生活成为了时代时尚。

无疑,垄上行,期遇到岭南红荔,是多么无比甜蜜的艳遇。这种艳遇,会毫不夸张的告诉我们,乡村是美的,岭南是甜的!

——策展人

垄 上 行 · 岭 南 红 荔

——岭南名家画荔枝

展 览 时 间

2020年6月6—26日

展 览 地 址

春睡画院美术馆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凤和村空港文旅小镇)

总 策 划

刘诗东

学术主持

李 琰

策 展 人

马漫漫

总 展 务

丁颂平

主 办 单 位

高剑父纪念馆

春睡画院美术馆

协 办 单 位

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

广州书画名家艺术促进会

上海金丝猴集团

赵少昂故居艺术馆

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

全程艺术集团

大隐于市民宿酒店

声明:因疫情,恕不举办开幕式

展 品 欣 赏(1)

(排名不分先后)

陈金章《贡唐嘉木》

李琰说画:钢越炼越钢,文越积越厚。年逾九旬的陈金章先生写生唐代古荔《贡唐嘉木》令人震撼!陈老画荔,独辟蹊径,直接描绘千年古荔,表面上只见荔树不见果,本质上是不见荔树唯见风神。这是陈老对于荔枝文化属性的归纳与认知的结果,深刻体现了陈老的文化精神。该作笔笔如刻如凿,骨力强劲,再辅以雅润的墨色渲染,老树肌理质感十足,画面充斥阳刚之美。

陈永锵《家园红荔正当头》

李琰说画:都说锵哥南人北画。我则说,不南不北,亦南亦北,锵哥就是锵哥!盖因画分南北之说,并不涵盖岭南。锵哥之作,豪放不失婉约,势强而不失韵致,质朴且生动,犹如故人相见的亲切。此烟火之味,史谓南北之画,皆有此缺。故言,锵哥无关南北,随大流而下,路越走越宽。

曾嵘《不辞长作岭南人》

李琰说画:大凡清贡之作,皆是古代文人赏玩雅趣,标榜清高脱俗。曾嵘作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把岭南最为代表性的最为大众化的佳果搬上了清供的供台,以世俗化的眼光,世俗化的题材来表现文人意趣,特别是辅画以高洁的荷花,使作品既充满朴素的生活气息,又不失传统文人的清雅。在作品中,画家擅长使用点、线、面的对比和切换,使得画面视觉语言丰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杨宇远《天风红荔》

李琰说画:笔墨不却世间尘,澄怀明心宇自远。杨远画荔枝以纵逸富有动感的笔墨,信手挥洒,画面洋溢出一股豪放之气,用笔干枯自如,富有笔墨之美。同时圈点荔枝,自由而不失朴拙,画笔下的荔枝,不再是普通生活中的果实,而是抒情达意的象征,画家心性的准确表达。

谢争杰《岭南佳果荔枝先》

李琰说画:作品虽然采用中国画传统的S形构图,但是画家以遒劲有力的线条,浑厚的水墨,刻画既坚实又不失玲珑的太湖石;并且有意淡化荔枝的红色,采用平和淡雅的灰色系画荔果;直接把观者的视线,锁定在太湖石的内环处——一只宁静回望的喜鹊。画面生动灵活,节奏明显,动静对比,荔熟喜来,主题突出。

陈年发《张九龄·荔枝賦》

李琰说画:元代以降,文人画兴起之后,诗、书、画、印全面结合,丰富了中国画的形式语言。陈年发的作品《张九龄·荔枝賦》,是书?是画?其实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书画不但形式语言上要协调,而且在构成上能有机融合,否则将以书碍画,影响主题。《张九龄·荔枝賦》图,巧妙之处在于《荔枝賦》的书写位置,成半圆之形,数粒舒朗的荔枝包围其中,虽然画面文字所占比例较大,不碍荔枝主题。这是一种具有文人意趣的图文形式。

苏小华《荔熟时节》

李琰说画:甜美润泽的荔枝,在苏小华画笔下,却成了凝铁的闲趣。所谓凝铁,得益于她浑然厚重的用墨,和水墨叠加造就的肌理质感。荔叶如铁铸,荔果似落石,天然不事雕饰,生动朴素。闲憩静坐的萌猫,为浑厚的画面,平添了诸多生机,充满闲情逸致。

潘小明《岭南红荔》

李琰说画:常人论画总言,以道入画,以禅入画,却不懂道、不知禅。道、禅皆有明心之说,见性为其目的。性有先天后天之别,艺事之性,后天为大、为上,故所谓画如其人,指其复合概念——人格,而人格概念中,最核心之处,是后天的性——历史文化的继承与积淀、与应用。潘小明画作画,不唯画荔,以儒为性,道、禅怡情,笔墨率真,水墨淋漓,松动自然,趣味横生洗却强直与炫色,归于平和,归于中庸。

黄亮《得利图》

李琰说画:自从齐白石把老鼠灯台搬上“文人画”的供台,既能阳春白云,又可下里巴人,便成了中国画家重要审美追求之一。其实在本质上,这种审美追求与题材无关,与艺术家的精神意趣有关,小情趣,方见大精神。作为青年学者黄亮,显而易见深明个中真谛。在他的画笔下,尽管物像神态逼真,形态生动,质感可触,趣味横生,在本质上却鼠非鼠,荔非荔,完全是画家个人心性与意趣的传达。当然,神依形而生,形因笔墨而在,画家黄亮不但笔墨娴熟,而且擅于笔墨语言与物像形质的匹配,使得画作形神兼备。

张思燕《粤曲荔枝颂词》

李琰说画:张思燕画荔枝,湿笔如注,水色交融,润泽淋漓;画提篮则是枯笔游走,飞白自然,流畅不失凝重,质感十足,与荔枝形成枯润、干湿、墨色等的对比,充满写意感。篮外夏蝉,刻画工致,似乎被荔枝的甜香所动,静中有动。整个画面构成了节拍简练、短而明快的干湿、枯润、点线、动静等节奏美。而跋语则选择粤曲《荔枝颂词》,点醒了荔枝的地方特色。

梁培龙《东坡食荔图》

李琰说画:一如“东坡肉”,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并不是吃的问题,而是人生态度和境界。梁培龙借荔枝之名,借苏东坡之名,用自我娴熟的水墨技巧,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理想人生——似仙非仙、似人非人,时道、时禅、时儒的自如人生。同时,画面水墨淋漓,形象生动,物像时空切换自如,饶有生趣和视觉美感。

卢中见《东坡品荔》

李琰说画:荔枝是什么?东坡是谁?什么都不是?谁也不是?我之为我,故有我在;荔枝是我,东坡也是我。卢中见的荔枝作品,表现了物我一体,成为自我心性的最直接的传达,这就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理想境界,透过画作看到的是画家对物像和对自我的一种品鉴。当然,作品亦展现了作者娴熟而高超的笔墨技巧,用笔自由,线条松动,墨色滋润,同时竹叶和石头的灰色块面衬托出率真线条刻画的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造型突出醒目。而赋色平和的荔枝在人物白衣的衬托下,更加夺人,在整幅画面中洋溢着平和自由轻松的动态。

朱田生《南国珍果》

李琰说画:画家朱田生,落笔直奔主题,显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熟知和理解。青花盆、线装书、蒲草垫等,都是从实用性物质成为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意味着中国文化的传承。画家在创作时,在画中植入传统文化符号,把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链接在一起。同时他在画面中采用了上、中、下三重简单节奏的构图,使得画面节奏变化,铿锵有力,明快简洁。在赋色上,同步借鉴了民间美术,使得画面虽然色彩丰富,却又质朴素华。

汤洪贵《新雨山头荔枝熟》

李琰说画:对于中国画来讲,再现什么不重要,重要是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在这一点上,青年画家汤洪贵把握得非常好。他明白自己擅长国画山水,荔枝题材只是一个托词,最重要的是表现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中国画的理解,和对自我心性的表现与传达。所以他选择了山水画来表现荔枝这一主题,作品借鉴了宋画“马一角”的构图,但亦结合现代的构成图式,两座斜角近乎平行的山坡对冲画面两角,气势凌人。山和荔枝树林被分割成前、中、后三块,共相辉映。荔林深处,隐含民居,让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整幅作品不是荔枝,不是山水,完全是一个自我山水精神表达。

————————————————————————

未完待续

……

………………………………………

欢迎光临

高 剑 父 纪 念 馆

春 睡 画 院 美 术 馆

河 南 省 当 代 艺 术 馆

【直播预告】

6月5日 星期五晚上8:30

丹墨顽童

访艺术家杨振熙先生

6月6日 星期六 晚上8:30

乘物游心

访健强先生云心禅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