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仁宗与维多利亚女王

 浮生偷闲 2020-06-01

导读维多利亚女王收获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她没有做什么。无独有偶,宋仁宗成就盛世,同样被人认评价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两位君主的治理风范,正是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老子想劝告世人的是,不要舍本逐末、自作聪明;而对于统治者来说,想要国泰民安,首先要学会折腾

宋仁宗与维多利亚女王

| 立峰

1、没啥名气的宋仁宗

假如问一个知识分子:最想穿越回哪个时代?所得到的答案,大概率会是宋朝。

原因很简单,宋朝对于知识分子、士大夫的尊重和宽容之风最甚,相比于那些动不动就焚书坑儒、脱裤子打板子、大兴文字狱的王朝,宋朝的文明程度在历代王朝堪称首屈一指。尤其宋仁宗时期,不知涌现出多少如雷贯耳、名垂青史的名家大儒;而这些大文人,也曾留下了不计其数、流芳百世、寓意深邃的名篇大作。

提起宋仁宗,也许的确不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大名鼎鼎,但他的功绩,却丝毫不逊色于这些所谓的“明君圣主”。宋仁宗在位的41年,北宋经济商业繁荣、文化科技昌盛,恰如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繁荣富裕、繁花似锦的景象,因而也被称为仁宗盛治。

《宋史》称赞仁宗曰:为人君、至于仁。因此宋仁宗赵祯,也成了历史上第一位享有,这个庙号的皇帝。

 宋仁宗的画像 & 电视剧卡通的仁宗形象

虽然宋仁宗本人的名气不大,但是他在位期间出现的人物、发生的故事,却是尽人皆知、如雷贯耳:

1、四大发明中,除了造纸术,其余三样都出现于仁宗时期。

2、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全都来自于仁宗时代。柳永、范仲淹、晏殊、司马光等人的文章,直到今天,都占据着“中学必背古诗文”的半壁江山。如此密度的人才涌现、堪称罕见。

3、除此以外,宋仁宗还常在各种戏剧故事里打酱油,如《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即宋仁宗;《穆桂英挂帅》里,穆桂英请命出征的皇帝也是宋仁宗;还有《秦香莲》中,与负心汉陈世美成婚的公主,是宋仁宗的妹妹。甚至有人推算,若金庸小说里的虚构人物乔峰活跃的时代,同样在宋仁宗时期。

有趣的是,在这样群星璀璨的年代、如此多耳熟能详的故事,竟都与这位没啥名气的宋仁宗有关;在仁宗的时代,不但国泰民安、藏富于民,而且维持了宋辽两国长期的和平安宁。然而这些民间的太平和富庶,却不如争夺帝位的宫斗、或抢占地盘的战争,来得那么吸引眼球。

相比之下,秦始皇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却让中原大地战火连天、生灵涂炭,以至于秦、二世而亡;汉武帝虽远征匈奴、巩固中央集权,却耗尽国库、盘剥百姓,终结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埋下西汉败亡的种子。宋仁宗生性宽和、与世无争、不爱折腾,而默默无闻;那些貌似雄才伟略、名垂千古的帝王,因太会折腾,弄得民间灾祸连天、苦不堪言,却被人世代铭记。看来历史还真的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清明上河图

中国自秦以来的砖製王朝,權力分配的总趋势,是一个皇權不断强化、而其它權力不断弱化的过程。比如在唐朝,是君臣坐而论道;到了宋朝,皇帝坐着、大臣们站着;再到明清,朝臣们就彻底跪下了。所以有人就说,在宋以前,皇帝难做;到宋以后,大臣难做。

可见,宋朝属于一种中间阶段,其中最特别的,还是宋仁宗时期。而当时的君臣关系,颇有些英国君主立憲的味道。即宋朝的權力,并非由皇帝一人牢牢掌控,而是君臣之间共同分享、相互制衡的。从表面看,宋仁宗无论个人生活、还是国家䈣务,处处都受到官僚士大夫的限制;但正因为他的万事不自油,才换来了中国历史上整整一个时代的经济繁荣与文化璀璨。

2、强势的太后

古代皇帝。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最纠结的仍无外乎權力。比如仁宗的伯祖父、开国之君赵匡胤,就特别擅长抓權。他不但以杯酒释兵权,和平地收回了军權;还采纳了宰相赵普稍夺其權、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馊主意,以充分收割地方的權力。

越剧《狸猫换太子》

而到了仁宗朝,却戏剧性的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君臣共治的和谐局面,这还真得从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公案说起,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晚年无子,便跟李妃、刘妃两位妃子约定,谁先生下皇子,就立谁为后。结果,李妃先诞下了儿子;但刘妃可不是省油的灯,她情急之下、趁人不备,用一只狸猫替换了新生儿。真宗以为李妃生了个妖孽,便将她打入冷宫。不久刘妃也生下儿子、成为皇后,刘妃的儿子被立为太子。
 
但好景不长,年幼的太子不久就夭折了。于是真宗只好过继了堂哥八贤王的儿子,这便是宋仁宗;而刘皇后自然成了刘太后,在小皇帝后面垂帘听政,多年前“狸猫换太子”的阴谋,也似乎早就被淡忘了。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刘太后不巧遇上了明察秋毫的包拯。包拯接到报案、四处排查,终于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当初被狸猫换掉的婴儿没有被杀死,而是被人秘送到八贤王府抚养。而且,他就是被过继给宋真宗、并成功继位的宋仁宗。刘太后眼看阴谋败露、无地自容、白绫自尽、了却残生。

然而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离奇故事,却大多来自于杜撰。太子被调包是假的,刘妃的阴谋诡计是假的,而包拯则在刘太后去世多年后才入朝为官,不可能爆出什么惊天秘密。本来嘛,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多阴谋沦呢?但这个故事里,却有三个关键的真实信息 

1、仁宗并非刘妃所生。仁宗的生母是位宫女,为皇帝生下皇子,被品级更高的妃嫔抱养,是合情合理的。

2、仁宗年幼继位,登基时只有13岁,即在仁宗成年之前,都需要有人帮助打理朝䈣。

3刘太后的确性格强硬,这点非常关键。她垂帘听政长达11年,直到去世后,宋仁宗才真正掌权。

刘太后画像 &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刘太后

刘太后从小对仁宗非常严格。据司马光说,仁宗小时候,刘太后经常用“礼法来管束和吓唬他,即便仁宗当了皇帝,刘太后仍然严加管教、毫不放松。

皇帝的婚姻大事,就是太后全权负责的,喜欢谁不喜欢谁,皇帝自己说了不算。事实上,从继位开始,仁宗从未真正掌权,而是处处受制于太后。这也养成了宋仁宗待人接物性情温和、大事小情循规蹈矩的风格。

既然是垂帘听政,刘太后既要管理家事,更要操心国事。但真正打理国家政务的,名义上是太后,实际上却是官僚士大夫。在管理朝䈣的过程中,官僚系统掌握了实际權力。

虽然刘太后本人十分热衷䈣务,总是按时座殿听政,但日常䈣务却是由宰相主持的。因为,当时官僚系统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行䈣处理流程。作为统治者的刘太后,虽掌握了最高權力,但一般䈣务有章可循,太后只需表达同意与否。如面临重大事项,刘太后更是无法乾纲独断,必须与大臣充分协商、共同决议。

而大臣们还有项重要职责,就是及时对皇帝、太后提出批评。一次太后大寿,仁宗打算带领文武百官给刘太后贺寿。范仲淹便立刻上疏道,天子确实应该尊敬长辈,但却不应以臣子的礼仪去朝拜太后。

就连此类家事,大臣都要表达意见。在皇帝成年时,范仲淹又上书催促太后归政交权。刘太后虽然心里十分恼怒,但就是拿范仲淹无可奈何,至多也只能扣下奏折了事。

可见,虽然太后能以皇帝的名义掌權,但因她是女性,所以无法如皇帝那样过问所有事务。这在客观上,导致部分權力转移至官僚体系,造成事实上的皇權下降。

刘太后是个非常谙熟于䈣製的人,常被人拿来与吕后和武则天并称;但史书却对她评价更高,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太后听政期间,益州(今天四川)一带,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代表了民间金融的信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据《宋史》记载,刘太后听政期间,“内外肃然、纪纲具举,大臣和谏官大多都能坦然表达、直抒胸臆。这样高的治理水平,不仅给仁宗留下了有价值的䈣治遗产,也使皇帝对官僚系统的依赖更为严重。刘太后长达11年的听政,所培养的官僚班底,在她去世后,仍制约和束缚着宋仁宗的执䈣。

 首先出现于四川的纸币交子

总的来说,由于宋仁宗的早年经历、刘太后的长期听政,导致宋仁宗养成了懦弱犹疑的性格;官僚士大夫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權力。于是,君臣之间的權力天平,也持续地向大臣一方偏移。

3、强势的官僚

比起历史上咄咄逼人的强势皇帝,宋仁宗的确是帝王之中,继承了儒家温良恭俭让”优秀品德的典范。要实现君臣共治,皇帝除了被迫屈服于太后,还得讲究如何与强势的官僚士大夫做好平衡、妥协。

虽然中国古代,与皇權相比,大臣的權力一直都在下降。而到了宋初,宰相權力又被进一步分割削弱。但在宋仁宗时期,一帮彪悍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却成功实现了与皇帝的共治。

共治的前提,首先是统一思想,因此士大夫便不遗余力给皇帝灌输儒家文化。给皇帝上课,称为经筵;而在宋代,经筵进一步成了种制度。特别是宋仁宗,继位时年龄尚小,有太后、官僚代为打理䈣事,所以无论什么日子,可怜的仁宗都要雷打不动地学习。经筵制度产生了两个效果:

1、长期授课,使皇帝和士大夫之间,不单是君臣关系,更不是明清的主仆关系,而是传道被传道的关系。在士大夫看来,经筵讲官并非一般臣子,而是“道”的化身。在朝廷则尊君,经筵则尊道。于是,在日后的朝堂,仁宗对大臣也须保持尊重和克制。

2、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仁宗从内而外、接受了儒家的治理理念,如虚心纳谏、尊师重道、节俭勤勉等等,无形之中给仁宗施加了许多束缚。

比如,仁宗从小爱吃淮南的漕淮白鱼。淮南距开封不算远。但儒家规范是,皇帝不能为饱口福,而随便下令进贡。但仁宗实在想吃,皇后一次随口跟宰相夫人提起这事,夫人便准备了十箱白鱼正要送去皇宫,结果却被宰相吕夷简拦下,说是给两箱就行了。堂堂大宋朝皇帝,就连吃个鱼都得偷偷摸摸。

《徐显卿宦迹图》片段 神宗朝的经筵景象

通过经筵,只能给予皇帝软性的文化熏陶。而宋代的君臣共治,还涉及到另一个特殊制度——台谏制度,台谏即当时的纪检部门。

台谏,分为御史台谏院两部分。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避免贪污受贿、徇私舞弊;谏院则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其中的官员便是谏官。唐代的魏徵,就是最有名的谏官。而他的不畏皇权、敢于进言,不过是做了本职工作而已。

在宋以前,台谏系统从属宰相,即监察系统隶属于行政系统。但宋代的台谏系统与行政系统平行,人事任免不受宰相干预。所以,宋代的台谏官员给皇帝提起意见来,就更加无所顾忌了。

 宋徽宗的字画

宋仁宗的性格宽厚,但皇后郭氏却很霸道。一次宋仁宗宠幸了两位美人,被郭皇后得知,冲进去就要打两位宫女,不料却一巴掌打在仁宗脖子上。因用力过猛,竟在皇帝脖子上留下了指痕。仁宗对蛮横的皇后早就受够了,下定决心借此机会、废掉皇后。

不料皇帝刚刚提出这个想法,就遭到了台谏官的集体抗议。这些人并非郭皇后的党羽,而只是在履行职责。比如范仲淹,他的职务是“右司谏”,专门负责给皇帝提建议。

范仲淹领着一帮谏官,浩浩荡荡冲到宰相吕夷简身边,质问他为何不制止皇帝废后?然后就冲着皇帝说:看看历史上废皇后的皇帝,哪个不是昏君?您为何不能学学尧舜?这种事传出去百姓会怎么看?此风一开,子孙又怎么看?再说,皇后是刘太后亲自挑选的,母亲一去世、就毁掉亲事,难道不是忤逆吗?皇帝您自继位以来,一直从善如流、听从劝告,为何这次要一意孤行呢?

仁宗被臣子如此劈头盖脸、一通臭骂,真的很生气,但又难以反驳,只好干脆躲了起来。但谏官们却很执着,来来回回多次上书,并在大殿前面大搞集会。仁宗一怒之下,把范仲淹等几位带头官员逐出朝廷,结果却引发了谏官们更加激烈的抨击。

这件事最后的解决,是皇帝和谏官各退一步。既然皇后确实打了皇帝,有失皇后之德,就废掉皇后身份,令她出家。但皇帝同样不该沉湎女色,为江山社稷,仁宗喜欢的女人也必须离去。仁宗才二十多岁,好容易摆脱刘太后的强势束缚,又遇到这些不依不饶的谏官,就连和喜欢的人在一起都不行。

宋朝的大臣,之所以不但十分耿直、甚至有些凶悍,是因为他们手里有件大杀器——祖宗之法。

什么是祖宗之法?小说戏剧里说,太祖把对子孙后代的要求,刻在石碑上以供后人效仿。其实,祖宗之法并非一套成文法,而是一些被不断重申的规范,比如限制外戚、宦官的權力;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和谐节俭、提倡忠义,等等。其根本目的,是维持王朝统治的稳定,避免出现像唐末到五代那样大权旁落、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的乱局。

虽然祖宗之法是为皇室后代制定、以维护皇權延续为目的的,但推动祖宗之法的关键力量,却是官僚士大夫。每当新皇登基,士大夫们都要强调,历任先皇的教化思想、言谈举止,请新皇帝务必要严格遵守。

比如,宋真宗晚年身体不好,无法正常听䈣,便有官员建议皇帝:就别像以往大事小情都亲自过问了,除了祭祀大典、起兵出征等大事,一般琐事就交给官员来办吧。
 
而等到宋仁宗继位,真宗晚年的做法,竟成了祖宗之法的其中之一。年轻的仁宗,仍被要求像其父那样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

除了赵家先人的典故和言行,士大夫还渐渐往祖宗之法里面,夹带了许多私货,即儒家经典的内容。

比如,儒家把尧舜禹奉为贤君,主张天子是主权者,不用总揽䈣务;而辅佐他们的大臣,才是真正的行䈣长官。即天子只需做些务虚的象征性工作,如大旱时求雨、灾变时下罪己诏、元宵节登楼赏灯与民同乐、参加春耕仪式以激励农民,等等等等。

仁宗很好地接受、并践行了这点。有一年开封大雨,冲塌了许多民房、压死了几百人。仁宗惊慌地问,是否因我德行不够?大臣说,都是臣子的罪过。但仁宗不同意,仍然坚持要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

祖宗之法的初衷,是为了巩固皇權统而创造的,但它的完善的过程,却是士大夫群体参与的结果。他们在筛选皇帝良好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融入了儒家的治国理想。

因而宋朝的祖宗之法,与英美普通法何其相似?它们都是在传统和习惯的基础上,不断根据现实情况、加以添加调整,使之成为了一部会自发生长的、富有生命力的法律。

到了北宋中期,与士大夫治天下,已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君臣双方的一项共识。

 吴钩的《宋仁宗:共治时代》& 邓小南的《祖宗之法》

有个流传颇广的说法是,宋朝的GDP占到了当时世界的80%,这也许是有人据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逊对清朝的GDP统计,而自行推演的,并不可信。但农业社会的人均GDP半斤八两,因为人口就代表了生产力。

但根据《续资治通鉴》、《宋史》的记载,宋朝户数的爆棚速度的确十分惊人:

从宋太祖开国的建隆年间(960)的区区96户,到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人口已经暴涨到了1090万户,到宋徽宗到宣和四年(1122),户数又翻番至2088万户,人口数量将近一个亿,约为当时世界人口的1/3。

宋朝社会商业繁荣、国泰民安,一个人口大国,无疑是经济大国的同义词。

4、维多利亚女王

毋庸置疑,11世纪的宋朝在当时的世界,无论经济、文化或人口规模,都堪称鼎盛。而到了19世纪,世界又出现了另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大英帝国,她横跨东西、囊括五洲、覆盖了世界1/4的领土,号称日不落帝国。而大英帝国最辉煌的时代还有一个别称——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指的就是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

而这位维多利亚女王,虽然与宋仁宗八杆子打不着,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拥有仁君的气质:既温良宽厚、体察民情,又统而不治、对權力毫不贪恋。不知哪位历史学家说过:

维多利亚女王之所以身载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她没有做什么。

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进入了国富民强的鼎盛时代。而女王与她前任君主的不同之处,就是她尽可能地超脱于议会的两党之上,这很像中国古代垂拱而治的感觉。

以今天的眼光看,英国女王高高在上,似乎是世间最划算的买卖:既什么都不用操心,而且所有好事,皆因女王恩泽,而任何坏事,则全是执䈣者的过错。

但在维多利亚继位之前,英国并没有如此彻底的虚君风气。当时的君主權力虽处处受限,但其影响力却依然可观。她的祖父乔治三世、二伯威廉四世,分别是托利党和辉格党的坚定支持者;而在她大伯乔治四世在位时,也有着自己的宠臣。

等到维多利亚继位,君主影响䈣局的惯性,便自然延续下来。而年轻的女王18岁加冕,完全没有䈣治经验。她父亲早逝,与母亲关系又很差,因而,维多利亚能依赖的,只有首相墨尔本,她甚至与首相形同父女。但墨尔本是辉格党人,这引起了托利党人的极大不满,他们刻薄地将女王称为Madam Melbourne

 1837年 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女王 加冕仪式

但随维多利亚女王执䈣经验的累积,她渐渐认识到,在有限君主制下,君主的声誉至关重要,因而必须非常谨慎地发挥她的影响力。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同样主张女王在公开场合,应该表现超党派的公正姿态。这是君主道德感的来源,也是女王受到尊敬和爱戴的原因。

1861年,女王在42岁时,心爱的丈夫阿尔伯特的离世,这让女王多年深陷悲伤。此后,她总是身着黑衣、极少露面、也更少过问䈣事了。因而,女王后半生的䈣治态度变得更加超然,无论她多么认可某位首相,或多么反对某项政策,她都不会公然表示支持或反对。她在日记里常这样说:我希望两党之间展开一场公开、公平的辩论,妥善商议当前的问题。

 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的画像 & 年老时的照片

正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超脱、善意和严谨,使她获得了美名、赢得了尊敬。她在位期间,英国也进入了国富民强的鼎盛时代。1844年,女王在一封家信中说:有人说,没有任何一位君主像我一样,受到如此爱戴。而这,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个家庭,以及它所呈现的优秀榜样

女王作为大英帝国的象征,所承担的是一种象征性權力,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国民的榜样。除了尽到国家元首的职责,女王在家庭生活中,同样展现出普通家庭应有的甜蜜和简单,而非旧式贵族的炫耀和挥霍。

女王夫妇和孩子们

对维多利亚女王来说,除了签署大量帝国䈣府文件、参加礼仪活动,为人父母的平淡和日常,就是她生活的重点。她每天去育婴室陪伴孩子们,像一位普通的母亲那样,骄傲地向人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可爱。

女王的日记里,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孩子的内容。比如,孩子们在奥斯本宫附近树林采摘樱草、在花园挖土豆、在农场观看牧民剪羊毛、在马戏团对着小丑哈哈大笑,在她更衣时还会在更衣室里追逐玩耍。女王常常感叹,尽管孩子们时常会是焦虑与麻烦的源头,但更是一种眷顾、快乐和生活的喜悦。

维多利亚女王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她与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故事,他俩是表兄妹,属于近亲结婚,但婚后十分相爱,共生育了9位子女,拥有42名孙辈,血脉遍及整个欧洲。他们今天的王室的后代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丈夫菲利普亲王、挪威国王、瑞典国王、丹麦女王、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等等。因此维多利亚女王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欧洲祖母。

维多利亚女王与表兄阿尔伯特亲王的婚礼

5、尊严和权威的来源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憲,議會成为䈣治的中心,君受到了法律与議會的制约。但是维多利亚女王,却以她的胸襟、智慧、及道德感召力,坚决放弃了君主对于党派与䈣治仅剩的影响權,超然物外、成为彻底的虚君。

女王的统而不治,正是她权威性的基础。作为帝国的象征,女王不能犯错;而不犯错的秘诀,恰恰在于她放弃了对具体䈣务的掌控和權力。只有保证了神圣性,女王才能确保她的权威性。

《英国宪法》的作者、跨界学者白芝浩Walter Bagehot,并没有以传统的、分權制衡的角度来解释英国䈣体,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独特的视角。他将英国的權力架构一分为二:富于尊严的部分、及富于效率的部分。

1、毋庸置疑,君主需要承担的,是富于尊严的部分,主要为历史传统的传承与道德精神的感召。

2、而議會和内阁所须承担的,则是富于效率的部分,它是现代的、动态的,强调的是行䈣的效率与执行力。

在维多利亚时代,議會至上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作为君主的女王,即便不掌握实權,却仍然发挥着无可限量的作用,是权威的象征。白芝浩为了解释君主的重要性,在他的书里作了一个颇为生动形象的比喻: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座哥特式教堂,那么女王就像教堂的尖顶,在这座建筑里,尖顶并非承重结构,但是显然,一座宏伟建筑的屋顶,却是保持整个建筑的完整、庄严和美感的关键。

水晶宫和蒸汽机 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志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之后,推翻砖製王权、追求自由平等的理念就在欧洲传播开来。1848年,被称为欧洲的諽命之年,一月意大利西西里发生諽命;二月法国的諽命也紧接着爆发了;随后,起义浪潮便迅速蔓延到波兰、奥地利、德意志以及整个欧洲,各国君主接二连三退位或逃亡。就连南美洲也受到了影响。

然而英国,却躲开了1848年的动荡,君主制在英国,不仅未被消灭,反而受到更多人的拥护。其中维多利亚女王的功劳,无法忽视。

有人说,维多利亚就像某种神灵,穿越了文化与宗教的界限。而诗人泰戈尔说,她像是全人类伟大的母亲,像我们印度教神话中的力量女神一样受人崇拜。

即便今天,在维多利亚女王过世一百多年后,我们仍能在世界各处发现她的痕迹:比如,英国最高勋章维多利亚勋章、香港维多利亚港、东非维多利亚瀑布、澳洲的维多利亚州。

维多利亚女王權力有限,但影响巨大。她开启了一个时代,使王權从直接權力转变为间接影响力,因而,才让英国君主製不仅实现了自保,而且还广受赞扬

6、成就伟大的智慧

维多利亚女王收获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她没有做什么。无独有偶,宋仁宗成就盛世,也被人认为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官家是宋人对皇帝的口头称呼。)

宋仁宗与维多利亚女王,虽然一中一西、一男一女,而且两人的时代相隔了约800年,但两位君主的治理风范,却都是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老子想劝告世人,不要舍本逐末、自作聪明;而对于统治者来说,想要国泰民安,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不折腾。

英明的统治者,大都明白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安全、自油、私有财产得以保障的环境下,才最容易迸发出来。唯有宽厚仁慈的君主,才能够成就伟大的国家。

在帝制的结构里,倘若皇權不受限制,那么再大的财富在權力面前,也脆弱得如同一张白纸。因为砖制永远是任性的。今天的一项䈣策,也许能使百废俱兴;而明天的一纸䈣令,又能把刚刚长肥的韭菜悉数收割干净。秦皇汉武,就是这样的人民公敌。那么中国人又何必世世代代,都要去期待所谓的明君圣主、䈣治强人呢?

有趣的是,18世纪的亚当·斯密20世纪的哈耶克,这两位不同年代的伟大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认为,真正的社会进步,一定是民间自发和涌现的结果;是那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在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诗人泰戈尔在他的一本《民族主义》中说到,社会本身就是目的,而非达到任何长远目标的手段。西汉的辞赋家王褒评价汉朝的国策是“崇简易,尚宽柔,所以,君臣上下都能相安无事,安享太平。而亚当·斯密也说,䈣府要扮演的,不过是守夜人的角色。

同时代的两位女皇

与维多利亚同时代的,还有位大名鼎鼎的女皇——慈禧太后。慈禧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权欲熏心、穷奢极欲;相比之下,维多利亚女王,却似乎永远温文尔雅、不计得失。而这不过是不同的製度环境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權力观念。

慈禧始终大权独揽,只要她乐意,就能以“祖宗之法的名义,将直言进谏的太监立刻处死;而维多利亚却几乎不掌握權力,即便对行刺自己的刺客,都无权杀戮,而只能无奈服从内阁颁布的法律、对罪犯从轻处理。在不同的製度和文化之下的王權,显然极不对等。

英国的君主立憲,经过一代代国王与内阁的较量和磨合,逐渐取得了一种平衡。让晚年的维多利亚女王,仅作为帝国精神的象征而存在。也正因为她的无为,瓦特的蒸汽机,才能在看不见的手”的驱动之下,开启了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的泰晤士河边

耐人寻味的是,慈禧当年对于维多利亚的统而不治,内心同样五味杂陈。她曾说:英国之所以能成为列强,并不是维多利亚独断的功劳,而是因为議會里总有能人帮她。但我的4亿臣民,却都得靠我老太太一个人的判断力。

然而,慈禧老太太即便操碎了心也无济于事,在她驾崩后仅仅三载,晚清便在全国上下的一片唾弃之中,毫无悬念地轰然倒塌。

也许对统治者来说,他们并非不明白建立现代文明的好处,不过是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權力、不愿意受到外界监督而已。但两种製度与權力架构,所带来的结果,却有目共睹。

真正能成就伟大的,并不是强人的野心勃勃、志在千里,而仅仅是舍得放下權力、不做什么的智慧。对于普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想要赢得尊敬、过好一生,就千万不要四处折腾、志在必得,幸福的秘诀,同样不过是脚踏实地、安于本分、甘于平淡的智慧。

晚清皇族几乎无后 维多利亚女王却子孙满堂

维多利亚与子女 孙辈的全家福

1、《宋仁宗:共治时代》,作者:吴钩,宋史作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