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李克宽校长和他的自然自主教学法

 Richard_X 2020-06-01

本文字数:6721字

阅读时间:21分钟

李克宽校长

一门三博士——自然自主教学法的奇迹

李克宽校长,为家族培养了三博士(女儿:山东大学博士;儿子:国家公派日本东京大学博士;侄子: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在教学方面创造过许多丰硕成果,所创立的自然自主教学法,正在被社会广泛关注。

糊涂老师成就的学霸

李克宽出生在一个山东的乡村家庭,小时候上学环境是比较差的。不光是学校环境差,连老师都缺。

上到中学了,没有物理老师。村干部的亲戚做了老师,不过这位老师自己都没把课本搞懂,给学生讲不明白。

新课本发了好多天,大家都无所事事,李克宽也百无聊赖,顺手拿起物理课本,自己翻起来。翻着翻着,好像自己看懂了一些,看到课后的练习题,就把练习也做了。回到村里,找了一个高中的学生问,居然都对了。

这一发不可收拾,心里那点小小的成就感,把他内心对知识的渴望激发起来了,促使他继续把书看下去。反正老师讲得也不咋样,不如自己学吧。这一段自学的经历,成了学校的学霸,让他后来考进了师范,成了一位教师。

15岁的儿子上了大学

毕业之后,李克宽当了教师。工作来之不易,他却并不安分。

匮乏的时代过去了,崭新的教室,一个个拿着师范毕业证的老师们走进校园。李克宽却发现一个让人困惑的局面:条件好了,师资有了,但教得孩子们不喜欢学习了。

李克宽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面对着这鲜活的生命,作为父亲的他,不忍看到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孩子。

成天琢磨,终于有了灵感。

不做人为的安排,让孩子自己学!

儿子15岁就考上了大学,女儿也考上了大学。

儿子女儿一路念到了博士,儿子还考上了公派东京大学的博士。博士后毕业才26岁!

学渣的逆袭

李克宽有个侄子,小时候学习比较差,几乎是倒数第一名了。家里看到李克宽把孩子带这么好,就把侄子交给他来管。

刚到李克宽的学校,他就给侄子两个选择,要么出去干活,要么在屋里待着,不准出门。

侄子选择了呆在屋里,有书。没多久出来,会念书了,感觉像施了魔法。

一直念到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博士。学渣逆袭成功了。

李克宽默默的沉淀着这些经验。从一名普通老师,做到了校长。

他开始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学校的教学中。2012年,开始一个新班。

自然自主教学实践

每个孩子都是想学习的,李克宽校长坚信这一点。接手这个班,就开始了自然自主学习的实践。

一年级的孩子,开始认字。认了五百字,自学就开始了。

从数学开始。数学是培养孩子进入思考的最好门径。把教材发给孩子,拿起书就开始了学习。

传统学校标准化的教法,孩子傻傻的望着老师,心思并不一定在学习上。老师们热衷于满堂灌给孩子,但真相呢?

我曾经遇到一个初三毕业的孩子,他已经不想学习了,成绩不是一般的差。

我问他,你上课都在干啥呢?

他说,能干啥呢?又不能出教室,只好开小差了,我也不知道老师在讲啥。

真相就是,老师讲的可能他并不在意。

即使是认真听课的孩子,如果只是听,这里还是有个假象,可能假装听懂了。离着真正的理解,还差了好多步。

如果不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孩子,老师们按部就班完成的一切教学和孩子们装模作样配合的学习,可能效果并不尽人意。

一点点的漏洞,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但积累久了,就越来越大的窟窿。

等到孩子厌学的那天,才发现问题。但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沉疴痼疾,怎能一下子解决呢?

因材施教见成效

李克宽校长的课堂,没有了集体讲课,只有孩子们自己看书。进度各不相同。

都是6岁的孩子,发一本书给他们,一小时过后,每个人都翻到了不同的页码。

是的,每个孩子都有差异的。

跑在前面的孩子经常都是吃不饱的,不给他充分的营养,他生命的精彩就流于平庸了。抑或不甘于平庸,时常的出格,被不幸贴上了问题的标签。

而理解能力偏弱的孩子,他生命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不用着急。

当你面对着一群同样年龄的孩子讲一节大课的时候,你看到了他们眼神的差异了吗?

每一颗跳动的心的节奏,是不一样的音符,你感受到这音乐的差别了吗?

让每个生命都有合理的安顿,是李克宽校长最朴素的心。

李克宽校长课堂的孩子们,都舒舒服服地在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长大。

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每一次的收获都是真实的。

教室里有三三两两的,在就着一个问题相互讨论,争着争着就到黑板上去演算。有自己一个人的冥思苦想的。都有自己的活儿。没人布置作业,自己安排。但平均都超前完成了一两个年级。这些孩子,几乎都来自农村,没有啥功底。父母出去打工的占了大多数。

居然没人玩游戏。没有早恋,青春期的逆反在这里感受不到。有的只是在学习成就的喜悦中。

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琢磨学习,每每过了一道关口,领到一本新书,都有一种兴奋。

拿到书---看懂书---自己会做题---完成测试。这流水线,主体都是孩子。有老师在教室里走走,学生遇到问题了,就举手。

老师不会急于回答。只是说,再看看;不懂,再看看。孩子自己看看,明白了。

有一个新来的孩子,考试做得不好,被李克宽校长叫到办公室。孩子忐忑不安,老师叫我做什么啊?

李校长说,叫你来是让你把今天考试的题再做一下,错了四道题,今天下午做好一道题就行。

孩子说,老师您别让我做了,我不会。

李校长说,没事,把题读读。孩子读了一遍,还说不会做。

李校长说,再读读。孩子又读一遍。还是不会。李校长说,要不咱读二十遍?孩子读到二十六遍,说,我会做了。把题做出来了。

李校长看完了说,好!你出去玩吧。

孩子转身走到门口,又回头来说,老师我还想做一道题。读读又做好了。等到孩子要想做第三道题的时候,李校长不允许了。让孩子出去了。

住校的生活是很规律的,周末有的家长来接得晚,孩子就在教室里自己学习等着。

学习的动力从哪里来的?

没有家庭作业,没有海量的练习。

了解孩子,了解学习的真相。洞察人性,这才是出路所在。

这批孩子到了四年级的时候,惊动了电视台编导兼主持人闫虹。

《闫虹访谈》是颇具影响力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屡获大奖。栏目的访谈对象,主要是国内外各行各业有影响力的知名人物。李克宽校长在闫虹访谈过的人物中,可谓最不起眼的一个。一位在乡下带着一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者。吸引闫虹的,是这些孩子生命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气象,在其他条件优越的地方看不到:高度自觉的学习,充满了自信;探索问题兴趣盎然;不玩电子产品,不早恋,不叛逆。普遍的超前学习,没有老师布置任务,不加班加点。

老师和家长们期待的情形在这些孩子身上都有。教育改革,多年摸索的实验,在这个乡村的地方呈现那么多的结果。

2018年,这批孩子毕业了。各种的缘分,很遗憾,没能一直聚集在一起学下去。

但孩子们的后劲开始显现了。

颜丙涛进了县城最好的初中,期中考试,他就成了年级第一名。这个乡下来的孩子,让城里面的家长们大跌眼镜,本以为第一名应该在城里面的孩子中产生,却不料冒出这样一匹黑马。满分510,他考了483,不仅数学得了满分,连英语都是满分。那种学习的劲头,以及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分享时候自信的眼神,让很多家长羡慕不已。

其他的孩子,也分散到济南、济宁、泗水等地的中学,家长们都纷纷给李克宽老师报喜。孩子们进入中学后的好学状态一直不减。

冬夏令营成果斐然

2018年7月15日,华南地区第一届自然自主数学突破夏令营在惠州举行。来自广东,福建,山东,江西,湖南,四川等地,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的99名孩子,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学习。

21位同学学完两年(4册)或以上的数学课程并通过考核,28位同学学完一年(2册)数学课程并通过考核,45位同学超前学习一个学期数学课程并通过考核。

2019年元月16-30日为期15天的第二届冬令营举行。150名学员参加了为期15天的自然自主数学突破冬令营。经调查回访,80%以上的学员在数学学科有明显进步,并带动其他学科的进步。

不用老师教,原来数学也可以自己学懂的。平常一学期使劲学习,加班加点,各种花式补课,家长和老师们经常花了很大精力给孩子们讲数学题,讲成心脏搭桥手术了,还没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却自己做到了。

参加第二届自然自主数学突破冬令营的150名学员中,10名同学自主学习了一年半(3册)或以上的数学课程并通过测试,25名同学完成一年(2册)数学课程并通过测试,140名同学超前自主学习一个学期数学课程并通过测试。

这个数据意味着,80%以上参加自然自主数学突破(冬)夏令营的同学,实现了数学学科自主学习的突破,在数学学科有明显进步,并带动了其他学科的进步。

6册数学,6册英语

坤坤原本是惠州一所小学出了名的小学霸,现学籍四年级。2018年7月,听完李克宽校长的讲座,妈妈果断决定转学,给孩子更合适的教育。

学霸的学习能力可不是盖的。从2018年9月到2019年4月,一个多学期的时间,自主学完了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一的8册数学新课,测试成绩都在85分以上,目前正在自主学习八年级上册数学。英语也自主学习到七年级下册。

孩子妈妈说,同样的努力,在学校一个学期学一册,而自主学习的效率实在是不可思议,还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孩子学得轻松自在。

9岁数学学到了八年级

安安是个九岁的孩子。上到小学,爸爸妈妈就觉得不太对。孩子的学业,好像总是跟不上。孩子的呈现,让父母很焦虑。而孩子,总是一副柔柔弱弱懵懵懂懂的样子,仿佛完全还没有开窍。

2018年7月份,遇到李克宽校长。妈妈告诉李校长,这个孩子学习上很困难。李校长笑眯眯地说,没事,这么文静的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思考,是棵好苗子。安安跟着李三天,就把一册数学书学完了。真就应验了这句话,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一发不可收拾。

不到一年时间,安安从小学二年级学到了八年级数学。九岁的孩子,郑重其事地演算八年级的数学题,每个参观者都惊讶的看着,这怎么可能呢?只有天才才可以做到吗?琢磨问题的时候,你在旁边说多大声,他都跟没听见一样,沉浸在推演琢磨的世界里。

到底是要让这样的聪明孩子适应每个孩子的进度节奏,方便老师教学,还是让教学适合每个孩子自己的发展?

经常有老师说,先学会的孩子到后面会厌学,因为觉得自己懂了嘛,就不耐烦。这种思考,往往是站在老师方便教的角度来的,他先学会了,为什么不让他学习往前走呢?怕麻烦,不如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其实不麻烦,是我们心里对孩子没有信任和了解。

从9分到109分的逆袭

张葵,2018年9月份,入学水平测试,数学才得了9分。看着他的试卷,李克宽校长开玩笑跟他说,考9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看得出你是很认真在考试,不是靠蒙的。

“你是从几年级开始觉得数学很难的?”

“一二三年级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基本上都能考90分。到了四年级,就觉得数学很难了,老师讲课就似懂非懂了。后来我就基本放弃了。”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好好学习的。之所以很多孩子放弃,是学习进入了“恐慌区”。就像一个只能挑100斤担子的人,你把500斤的担子交给他,他连试都不敢试,不想试,只能放弃。

给了一套四年级的试卷,结果考了四十几分。“从四年级开始学起,你愿意么?”

“我试试吧。”

“以前四年级的时候,觉得四年级数学很难。现在学起来,好像真的不难了。”他花了两个星期,把四年级上下册的数学教材,全部重新学了一遍,结果都考了85分以上。

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潜力无限。一个半学期,自主学完了四年级到八年级的数学课程,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成绩109分(满分120分),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

硕果累累

张容滔:9岁,自主学习高一数学

2017年李克宽受邀来到惠州江南学校做专题讲座。滔滔爸爸听了校长的经历和所做的教学实践后,毅然决定关掉祖传的中医门诊,带着孩子滔滔一路从广东追随李校长到了山东。

2018年3月份,滔滔开始接受自然自主教学法的学习。滔滔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劲头十足。一学年学了16册数学课程,到目前为止,滔滔高中必修一已经学完,语文五年级下册,英语五年级下册,数学提升了思维,锻炼了头脑,在此基础上,4天便学完一册英语。

余依益,五年级,自主学习高一数学

山东济宁人。2016年暑假开始跟随李校长身边自主学习。一学年学完10册数学课本。目前数学已经学完高中必修一,语文学习到7年级下册,英语五年级下册。

王子涵,四个月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

四川资阳人,六岁半。这个不太会握笔写字的小男孩,参加了成都第二届冬令营,19天时间完成了小学一二年级数学课程。在自然自主教学法的帮助下,学习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2019年2月23日开学到4月23日,数学从三上学完五下内容,现在开始学习六上内容。数学学习带给了子涵极大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语文、英语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平均学了2.5册

2018年9月份入学的这批孩子,到学期末统计下来,快的学了8本数学,慢的也学了2本。其他科目照常进行,还没表现出状态,数学突出一些。家长们都说节约了好多补课费。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孩子们直呼过瘾。

老师在教室里巡视着,并不多讲解,从一开始的没有规则,到后期进入学习状态,你追我赶,用了4个月时间来实现。

详情点击 《探寻教学改革之路 ——2018年秋江南学校自然自主教学法教学实践成果汇报》

无为而治。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古老的智慧,默默的印证着这件事。

我们总是想安排每个孩子的进度,合适吗?即使每天跟孩子在一起,就能贴切的安排到最适合他的内容和进度吗?鞋子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合适不合适。没有污染的环境,孩子是好学的。

为什么要数学领先?

“没有一个学科能够离得开数学,通讯的鼻祖就是数学家,计算机理论的鼻祖图灵就是数学家,计算机的制造者冯·诺依曼也是一个数学家。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都是数学的不同的形态的展现。”他总结称一切皆数学,得数学得天下,失数学失脚下。更无数次援引华为的例子来论证数学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越是创新的企业,现在对基础科学越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张文勇院长的政协提案中写道:“得数学得天下,失数学失脚下”。

老师们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数学对孩子学业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李克宽校长常常跟老师们分享,“数学成绩拔尖的孩子,语文英语绝不会差到哪里去。从事教育行业三十几年,几乎没见过数学成绩拔尖而考不上好大学的学生。同时,数学思维强的人,毕业后更具备优势。”

看看国内TOP100中学,你找不出一所学校不是把“数学领先”作为学科策略的。数学不仅是运算,更是训练专注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否学好数学最关键的两个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深度思考能力。而这两个能力,正是自然自主教学法的核心精髓。

而数学学科学习上的突破,很容易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迁移”。“学霸和学渣之间,隔着一门数学”。这句话,流传甚广。

静下心来,自己琢磨

有一个高二学生的家长,听完李克宽校长的讲座后,连连忏悔,“因为我的不明理,不懂教育,过于包办和负责任,害了自家孩子”。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妈妈为了能辅导孩子功课,自己把孩子的教材全部学过一遍,认真而负责任地辅导孩子作业。

孩子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妈妈一句“来,听我讲”,成就感爆棚。

孩子小学阶段各科成绩都很拔尖。到了初中阶段,成绩开始下滑。因为孩子对妈妈的耐心讲解形成依赖,失去了独立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小学阶段,哪怕孩子死记硬背,成绩拔尖真心不难。

可到了初中,就没那么容易。到了高中,没有独立思考深度思考的逻辑思维能力,理科学习就成为噩梦,光靠勤奋和努力已经远远不够了。

“静下心来,自己琢磨”,是自然自主教学法的核心心法。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不懂的问题,李克宽校长并不鼓励孩子马上就去问老师,鼓励孩子自己琢磨。实在琢磨不出来,再去跟同学讨论(一般都有安排进度接近的结对子学习小组),最后才去问老师。

有几天学一本书的酣畅淋漓,也有几天只琢磨一道题的左思右想。自然自主教学法,提升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深度琢磨的习惯。

而这个习惯,不仅用在学习上,完全可以迁移到未来的工作生活上,受益终生。

四书五经之首《大学》,开篇说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把中国人的“治学”次第,描述得如此精妙而清晰。

“静下心来的学习,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入心入脑的学习”,李克宽校长如是说道。

自然,自主

这是李克宽校长36年一线教学管理实践中得出的两把金钥匙。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没有之一。

“当一个人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才真正意味着走向独立和成熟。”

90%以上的学霸,都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依赖老师讲解和教授的孩子,几乎不可能成为学霸。

自然,是孩子自主学习的状态,也是李克宽校长特别强调的“自主学习的基础前提”。不是老师威逼下的身不由己,也不是家长利诱下的软性操控。

冬令营15天,有十来个孩子居然自主学完了四册数学新课并通过测试。有家长感慨,“自然自主的老师怎么这么厉害?”

“根本就不是我们老师有多厉害,我们老师根本就没教孩子什么,只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孩子静下心来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交给孩子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而已。其实是孩子原本就具备这个能力,只是孩子的手脚平时被束缚了而已。因为90%以上的老师,不允许孩子往前学习。”李克宽校长笑着答道。

所谓的“超前”,是水到渠成的顺势而为,是孩子学习能力自然释放的结果。

“学这么快,有必要吗?”不少家长有这个质疑。

“只要是孩子在自然学习状态下的适度超前,是可以允许的,是有必要的。核心是适度,自然。”

有很多家长在质疑,会不会是在“拔苗助长”?这,就是最重要的分水岭。

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孩子

在自然自主的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课。

看起来,不用备课。自然自主的老师,需要“备人”。

一个班20-25个孩子,实际上有20-25个不同的学习进度,有20-25个不同的性格特质和学习习惯。

这就要求自然自主的老师,需要寻找每个孩子不同的切入点和方法。

这才真正开始落实“因材施教”。

“有的老师教了30年书,是一个方法重复了30年而已。”

自然自主的老师,职能和角色已经发生了翻转。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最有利于孩子静下心来自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最重要的三个角色,是一名观察者,回馈者,引导者。更像是一名教练。把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还给孩子。

德国有位哲学家说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

这是自然自主教学法对这句话的演绎和写照。

静定,有为,无为

在自然自主的课堂中,孩子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静定,有为,无为。

静定期,是指营造一个相对简单而枯燥的环境,让孩子静下心来。这是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基本功,就像站桩打坐,尽管枯燥,却是静心必经之路。

这个过程对孩子而言,可能很短暂,也可能很漫长,因人而异。

老师会逐步适度介入,比如协助孩子订立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度引导,及时反馈。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有为”,适度干预。

有为,是为了最终的“无为”,让孩子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进入纯然的自主学习状态,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

这是自然自主的教育理想,终极目标。

后记

李克宽校长用他朴素的心在贴近孩子的生命状态,不讲高大上的理论,没有花架子,只有对孩子,对教育,对生命,深深的理解。

希望这样的教育能给我们带来启发,能让那么多焦虑的家长安心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