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儒家:心学

 森林一叶 2020-06-02

陆王学派,也称“心学”,由程颢开创,由陆九渊,王守仁完成。陆九渊,人称象山先生,与朱熹是朋友,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在各方面都有分歧。在“心”的概念的问题上,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朱熹赞同程颐的“性即理”,陆九渊则是“心即理”。在朱熹的系统中,认为心是理的具体化,也是气的具体化,所以心与抽象的理不是一回事。陆九渊恰恰相反,认为心即理,在心,性上做出区别,纯粹在文字上的区别,“如情,性,心,才,都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个人的心或宇宙的心。

王守仁,通常称为“阳明先生”。他不仅是杰出的哲学家,而且是有名的才高德备的实际政治家。早年信奉程,朱。王守仁的宇宙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寄。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还把人作为天地的心,人只是一个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王守仁也主张心即理,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朱熹是反过来说的。王守仁认为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

王守仁用这样的宇宙概念,给予《大学》以形上学的根据。《大学》有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守仁将“大学”定义为“大人之学”。关于明明德,“大人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不仅如此,小人也会因为恻隐、怜悯之心而救入井之孺子。所有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人,在听到无助的小鸟哀号时,在看到喜爱的花木枯萎时,都会感到悲哀,这些仁爱的情感均植根于人的良心,这种情感使我们的良心明确地意识到何谓“明德”。“明明德”使人恢复原本完整的天命之性,而合乎博爱之实行。对花草动物要关爱,对人更是如此。不过,就人而言,人之私欲往往会屏蔽人之天性,使人堕落为小人,只有剔除私欲,即“明明德”,小人之心便可转化为大人之心,实践仁爱行动。以同样的方式,“明明德”还能证明亲近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人们,即“亲民”,乃是万物一体的最好例证。他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 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这就表明了仁爱精神会流转于不同社会关系中,使所有人与我在“明明德”之精神存在中亲密无间。“明明德”是“心”作为价值论的整体而“止于至善”的要点所在。它使得人与天地亲密一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对早先思想家而言乃是哲学追求的最终目标,现在对王阳明而言却发展成为哲学的出发点。他说:“惟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旧看来,何等玄妙;今看来,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聪,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智。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众人不能,只是个不致知。何等明白简易。”他又说:“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碍。”这一句话暗示了圣人是自发地具有直觉知识,而普通大众需要通过有效努力而实践之。两者除了效果不同之外,其精神却都是集中于“心”而已。因此,我们只要通过自我觉醒以至于 “明德”,“至善”之理想便可在每个人心灵深处内在地实现。于是,王阳明把必须通过超越外界而实现理想价值的追求过程转化为可在人心深处追求理想价值的内在超越过程,把前人未曾参透的人之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三纲领”就可归结为“一纲领”:明明德。明德,不过是吾心之本性,一切人,无论善恶,在根本上都有此心,此心相同,私欲并不能完全蒙蔽此心,在我们对事物做出直接的本能的反应时,此心就总是自己把自己显示出来。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发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良知“。王守仁还认为,人人都有做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也就是”致良知“。

《大学》讲了“八条目”,是自我精神修养的八个步骤。头两步是”致知“,”格物“,既然致知就是致良知,自我的修养,不过是遵从自己的良知而行罢了。对于格物的解释,“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我们致良知,必须通过处理普通事物的日常经验。良知知某物为是,我们就必须真诚地去做它,良知知某物为非,我们就必须真诚地不做它。“八条目”的下两步是诚意,正心。诚意就是正事,致良知,皆以至诚行之。其余四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致良知,还必须要亲民,也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可以最终归结为:致良知。

王守仁的系统,是遵循周敦颐,程颢,陆九渊等人的系统路线,但是表述得更有系统,更为精密。关于精神修养的方法,我们需要的是首先了解,每人各有本心,本心与宇宙合为一体。

另外,陆王学派和程朱学派都激烈地批评佛学,同是批评,两派仍有不同。朱熹认为,佛家说具体世界是空的,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具体世界的事物的确是变化的,暂时的。但是还有理,理是永恒的,不变的,这个意义上,宇宙并不空。佛家不知道,理是真实的,是因为理是抽象的。王守仁批评佛家,看似不“著相”,实则“著相”。“著相”是佛学术语,“相”指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意识或概念,包括声、色、欲相等。佛家持“万法皆空”的本体观,认为世间诸相皆是虚妄,世俗之人却执着于虚妄之“相”。王阳明认为,人伦是天命,伦理是天理,逃避人伦就是违背天命、“著”于私欲。佛家的做法正是“著相”。儒家看似“著相”,实则不“著相”。儒家认可父子、君臣、夫妇等人伦,以仁、义、别等伦理来处理人伦关系。顺应伦理就是顺应天理,就是不“著相”。圣人的良知没有私欲的遮蔽,物来顺应,生出万事万物之理,此为“情顺万物”“生其心”。但万事万物对良知本体没有丝毫“染着”,良知依然皦如明镜,此为“无情”“无所往”。显然,王阳明对“著相”的解释与佛家迥然不同,“著相”指的是违背天理、“著”于私欲,不“著相”指无私欲遮蔽良知的圣人境界。照这样的论证推下去,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为一贯地坚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观念。

【注】: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