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给大一新生的你 | 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说起

 桃喵喵柏林少女 2020-06-02

来源:SelfMindnSocialBrain

- 我觉得迷茫……不知道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我,不知道我是怎样的,不知道我以后会怎样……

- 很正常啊,这个时候,正在建立自我同一性呢。

- 我觉得迷茫……不知道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我,不知道我是怎样的,不知道我以后会怎样……

- 很正常啊,这个时候,正在建立自我同一性呢。

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性,它包含三方面的内涵:

  • 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是指儿童期通过自居作用形成的基本观念,表现为自我综合和个体性格的连续性;

  • 个体水平定向的同一性,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包括与他人向区分的个体的独特性以及自我的其他方面的事实;

  • 集体水平定向的同一性,即社会同一性,是指个体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归属感。自我同一性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初学该定义的我们也没有对此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自我同一性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是什么呢?

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是指儿童期通过自居作用形成的基本观念,表现为自我综合和个体性格的连续性;

个体水平定向的同一性,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包括与他人向区分的个体的独特性以及自我的其他方面的事实;

集体水平定向的同一性,即社会同一性,是指个体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归属感。自我同一性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初学该定义的我们也没有对此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自我同一性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是什么呢?

青少年时期的我们,逐渐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这些思考便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程。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就是人格形成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思考自己将要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青少年时期,我们往往会发现身边的同学们变得各色各样,不论是性格还是人格。

从不知所措到不惧路遥

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

心理学家将自我同一性的状态划分为几个部分:

  • 弥散型同一性,指没有形成固定的承诺,也没有主动探索和形成承诺的一员,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而不能成功的解决,对未来方向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没有确定的目标、价值和打算,是一种醉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

  • 排他型同一性,指没有经历探索阶段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了承诺,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

  • 延缓型同一性,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的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和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但还没有达到最终的承诺;

  • 成就型统一性,指已经经历了一段探索,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承诺,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状态。我们周围存在着很多分别处于这四种状态的人。

弥散型同一性,指没有形成固定的承诺,也没有主动探索和形成承诺的一员,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而不能成功的解决,对未来方向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没有确定的目标、价值和打算,是一种醉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

排他型同一性,指没有经历探索阶段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了承诺,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

延缓型同一性,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的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和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但还没有达到最终的承诺;

成就型统一性,指已经经历了一段探索,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承诺,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状态。我们周围存在着很多分别处于这四种状态的人。

第一种状态的人,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他们没有找到自我的定义,没有发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位置。没有目标,不自主,总是依赖于别人。这种状态是最糟糕的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中,那么自我很有可能会迷失,对于个人的成长是极其恶劣的。

第二种状态在大学新生的群体中是十分常见的。相信很多同学都深有感触,报考大学时,关于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家长替我们决定。“我希望你读经济”,“我们家都没有医生,读医学吧。”“这个专业又不好学,出来还不好找工作。”这类的话相信大部分人在做出选择时都听过。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了第二种状态的形成。

第三种大概是大部分大学生正处于的状态,还处在探索的阶段,慢慢的形成属于自己的人格,形成自己的圈子。

第四种就是比较成功的状态。大学生中少部分人已经处于这种状态,找到了自我。

如何建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其实并不用时刻强调。我们没必要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每天都在想我的自我同一性还没有建立。其实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一个逐渐的隐藏的过程,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自我同一性就慢慢建立起来。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首先需要摒弃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因此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学是一个十分自由的地方。这种自由是源于课不多,没人管。这时候就是大学生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是整天翘课,期末勉强不挂?还是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期末考一个中等成绩?还是在图书馆里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有很多选择,很多诱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才能抵制诱惑,拥有充实的生活和无悔的青春。就从最简单的每天的安排开始,有的人习惯早上锻炼,白天学习,有的人喜欢晚上奋笔疾书。每个人的不同造成了生活规划的不同,因此,通过探索摒弃不适合自己的,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规划和生活方式,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要认识到自我是一个独立的整体,独立的同时又可以很好的和其他独立的个体进行良好的合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个人想要立足于世,首先要学会自立。我们小时候可以依靠父母,进入学校和社会有朋友。但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支持我们生活,而仅仅是辅助我们体会更多的感情,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我们首先要学会独自做事情。独自解决问题,独自学习,甚至独自生活。孤独成熟,在孤独中没有沦落而是涅槃的人,才是真正拥有强大能量的人。在学会独立完成后,我们要开始学会合作。很多事情是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和同伴交流,相处,共事。能否学会合作是检验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准。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举办一场活动,不是一个人就能办好的。从最开始的idea,策划,活动场地的申请,活动材料,主持人等等,这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绝不是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办好的。相信对此我们都深有体会。

自我的发展有一种连续性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现在的我是由童年的我发展而来的,将来我还会发展,但是我还是我,所以很多都是变化的。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的变化并学会接纳。作者小时候原来是一个很好强的人,听妈妈说,只要小伙伴稍稍惹到我,我就会毫不留情大打出手。每次听到妈妈跟我讲这个,我都会觉得特别有意思,但仔细想想,现在的我和小时候的我简直不是同一个人。现在的我最不喜欢和别人争一些东西,我讨厌争抢,所以总会默默让出。我总是反思,在这一点上应该和小时候中和一下,既不能太好胜,也不能太软弱。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认识到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性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正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发现真正的自我。当我们步入最后一个阶段,便会觉得不论在生活中哪个方面,都变得如鱼得水,悠然自在。

心理学部各实验室、课题组运营有一批不同方向的优质心理学科普公众号,在大学堂后台自定义菜单点击“分类精选”-“友情公号”可以查看。今后的每个周六,大学堂都会转载其中一篇与大家分享,祝大家晚安。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SelfMindnSocialBrain”(自我、心灵与社会脑),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王轶楠博士研究组,主要关注社会认知与神经科学视野下的自我心理学研究。

作者说

进入大学,意味着十年寒窗苦读终有所成,同时又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甚至迷茫和困惑。很多大一新生在对未来生活满怀期待的同时,还会担心自己难以适应新城市的天气与饮食,或者疑虑自己无法和新同学处理好关系,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等等。事实上,在人生的重要转折面前所产生的种种喜忧参半、患得患失的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担心和疑虑则体现了年轻人在寻找自我同一性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所以,通过了解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和目标,将会有助于大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最终,获得更为积极且全面的自我发展。

作者 | 思佳

来源 | SelfMindnSocialBrain

编辑| 95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