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曾识得绵山宝(2)名碑出世揭开千古谜团

 王清茗 2020-06-02

2016年9月6日,绵山景区管理者带着一块古碑拓片走进了《天下鉴宝》栏目,它的亮相让所有在场的文物专家都大吃一惊,不仅仅是因为该碑行文华美,镌功苍劲,更因为碑身内容揭开了绵山佛家开埠确切时间的千古谜团。

按照碑文记载,绵山抱腹寺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也就是说,按照佛家山川开寺典籍记载,绵山创建应该是当时除五台山之外中国高僧第一道场。


《大唐汾州抱腹寺碑》

同五台山一样,绵山原为道教道场。首先是介子推开辟绵山道教道场。我国第一部道家神仙传记西汉刘向《列仙传》仅撰神仙七十位,而介子推列第十九位。仅此,足见介子推不仅与黄帝、吕尚、老子、彭祖等早期道教所奉神仙并列,而且地位也相当重要。其依据一是介子推生于老子之前,是最早的道家人物;二是他的言行与道教文化之源《道德经》及后世道教经典中所阐述的思想是一致的。

《列仙传》所倡导的是天人合一顺应天命的思想、是为人臣者忠义为本的思想、是君主重德无为而治的思想、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行为、守志守节始终如一的行为无不影响着当时社会的民俗民风,例如,对城隍、土地、灶君的崇拜和祭祀遍布全国各个地区及各个民族。后世也不断有民俗和道教有关,如由介子推本人诱发的清明寒食节以及清明祭祖节。

因为一个人而形成民俗、节令,中国只有屈原和介子推了,可见当时绵山影响力之大。而介子推所倡导的这些道教思想又与后来佛教东传后所主张有着巨大重叠。

这是佛家选择绵山作为早期道场尤其重要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背景。按照佛经定位,五台山道场距绵山道场形成不过200年。而按照历史学者的时间定位,五台山当时也不过刚刚兴建。

后汉三国时期,山西各地正掀起大规模的建寺运动。这是因为中国佛教第一寺恰恰就是在山西修建(详见“行走山西”7月3日发《石破天惊!中国佛教第一寺竟是在山西文水》一文),同期的除文水东岩寺外,还有五台山灵鹫寺、并州普光寺、绵山铁瓦寺等。

于是这块碑就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宝。因为它所记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寺院的兴建年代,更为重要的是将后汉三国时期历史和人文清晰展现在世人面前,佛教是如何在道教林立的华夏大地深深扎根的。

这块碑,就是历史上数次突然消失、又怦然显现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此碑高320厘米,额高85厘米,宽100厘米,厚35厘米,全碑960余字,碑文着重阐述了绵山抱腹寺始建于三国曹魏时高僧迪公。

抱腹寺亦称云峰寺,“抱腹”因建于绵山最大的抱腹岩内而得名;“云峰”则因其位于绵山峭壁之上,云雾起时常被锁于浩渺之中而得名。后世空王佛田志超亦在此居住并最终圆寂成为包骨真身。


《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局部

《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记载绵山:“川奠彼汾,地雄全晋,軾干之故里,焚介推之林麓”。也就是说,最晚在唐朝时期,绵山作为统领三晋佛教的领袖地位基本确定,这是源于历代高僧在绵山讲经弘法而是其威力远被的。北魏高僧昙鸾就是其中之一。

昙鸾是净土宗开山祖师,又是著名的僧医。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僧学行道教养生术者甚多。昙鸾就曾赴江南就陶弘景学道教仙术,著有《调气方》、《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服气要诀》等阐发道教养生术,成为集道、佛一体的著名高僧。昙鸾选中绵山的重要原因或许也是因为这里道教气场充足,养生环境浓厚而形成禅净双休的祖庭。

五台山的发展则需要到了盛唐时期。据《古清凉传》记录,在唐朝五台山才进入强盛发展期,全山寺院才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多人。而绵山则早于五台山至少200年进入佛教繁荣期。

《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建于唐开元二十年间(732年),最晚在唐武宗时期隐逸消失。是人为还是天意不得而知。此后几百年间该碑踪迹全无,以至于《山西碑记》都无法收录,以至于绵山历史形成断层。

奇妙的是,清代董重先生《介休金石略》忽然记载:“沙堡曹子勤祗甫弱不胜衣,家世重金,石缒而下,裸三日粮,竞出拓本以示人汲古”。《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就这样又悄然出世。只可惜此时已经到了清末民国初年,国力衰微,战争频繁,没有人顾及于此了。

《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原址在岩沟云梯下抱腹岩外,距离现今抱腹寺近200余米。以中国传统碑记安放位置看,可见抱腹寺在当时建筑面积庞大、规模宏伟了。


绵山抱腹寺(云峰寺)

历史上抱腹寺几经沧桑,除了三武灭佛对他的蹂躏外,战争和山火也多次将其毁灭。据《介休县志》等记载,最少元末一场山火将抱腹寺烧毁。而1937年日军侵华后,用炮火再次将抱腹寺几近摧毁。

新世纪以来,绵山开始进行景区创建。抱腹寺也得到保护性修缮,如今是绵山重要的景点之一。

盛世河图。重新现世百年的《大唐汾州抱腹寺碑》由默默无闻到珍奇国宝,中间经历也如抱腹寺几经沉浮。一块古碑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被解密,此无人敢否定和猜测,绵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曾经的辉煌。

如您有山西风景、人文、历史、美食等相关图片和文章,或者精美散文、旅游评论、旅游理论探索、建设等方面的稿件,请不吝赐稿。

“行走山西”(微信号:xzsxwqm)感谢您的参与。

请支持“行走山西”(微信号:xzsxwqm)原创内容,感谢打赏和扩散。

如果“行走山西”无意中侵犯您的版权或者名誉,请第一时间告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