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俺活得多苦逼,你们知道吗?

 天空勇者 2020-06-03

一、

公元前436年,一个干瘦的老者躺在炕上对身边弟子:“你们掀开我盖的被子。”

弟子依命后,老者问:“看看我的胳膊和手,腿和脚还都在不?”

弟子回:“一件不少,都全乎着呢。”

老者舒了一口气:“这就好,我可以安心到九泉之下见祖宗了。”

弟子安慰:“您老德高望重,还有很多教化百姓的事要做,不会就这么甩手人间的。”

老者:“你们不知道,我一直盼着这一天到来呢。俺这辈子活得有多苦逼,你们是体会不到的。”

弟子们面面相觑:“老师糊涂了,咋说出这种话呢?”

“……时时刻刻端着架子装逼,高兴了不能大笑,发怒时不能大骂,说话前得背熟底稿。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俺提心吊胆地活了一辈子,终于熬到放心大胆去死了。胳膊腿变烂让老鼠啃着吃,也怨不到俺了……”

老者絮絮叨叨地说着,声音越来越低。

旁边的医生看着他的身下,自言自语:“这席子好华贵啊,好象只有部级干部家里才有。”

老者忽然睁大两眼,急促地说:“谁把它用上的?快点换上草席。”

弟子:“您老身子不大好,这席子软和,我就给您铺上了。”

老者满面怒容:“这是领导送我的,我级别不够,从来不敢铺它。现在要死了,更不能顶着篡越的恶名。快……快……快……”

弟子:“您病情严重,身子经不起挪动了。”

老者怒目圆睁,挣扎着抬起手:“你…你…你,你要让我临死前陷于不义……不义……不义。”

弟子们不敢违命,抬起他的身子。草席刚塞下去,老者手一垂,合上了双眼。

去世的老者就是孔圣人弟子,后世尊为“宗圣”,配享孔庙四配之一的曾参。

二、

曾参的老爸曾皙是孔子最早入门的学生。16岁时,老爸就引他拜入孔门。

曾参刻苦用功,仁义礼智信全方位优秀,尤其对孝文化方面,不但阐述精透,还伴随着身体力行。

老爸喜欢吃枣,他爬山越岭采摘后,一颗也舍不得吃。

老爸吃得眉飞色舞:“你也吃两颗?”

曾参咽着口水:“您吃罢,我不喜欢吃,只喜欢看您吃。”

老爸死后,他采来一大包,正准备大嚼一顿。

老师看到了:“你爸死了,你开始吃独食了?”

曾参羞红了脸:“哪里哪里,我是祭奠亡父用的。父亲死后,我一看到枣子就勾起伤痛。”

老师教育弟子们:“看看小曾,这才是真孝顺,你们都学着点。”

曾参口中流涎、两眼含泪:“为了纪念父亲,我这辈子,再也不忍心吃它了。”

言行一致是曾参的首倡。在他的著作《大学》里写着:君子坐在卧室里,也要安个摄像头,让千百双眼睛盯着,严格要求自己。

下地干活,曾参不小心锄掉一颗禾苗。老爸脾气暴躁,一棍子把他打昏了。苏醒后,看到父亲满脸懊悔,嘴里嘟囔:“完了完了,下手重了,这事瞒不住,要坐牢了。”

想起老师的教诲:不能陷双亲于不义。他挣扎着爬起来,嬉笑着:“没事,您下手不重。看,我还能蹦迪呢。”

回到家里,为了宽慰老爸,又是唱歌,又是弹琴。

老爸看他呲牙裂嘴,曲不成调,庆幸着:“以后下手,力道可得减上两三分。”

孔子知道后,骂他:“老子打你,下手轻的,你就忍受。下毒手时,要逃走啊。你被打死,坑他坐牢,不是大大的不孝吗?”

曾参连连认错。心里却骂:“老爸冷不防就把我放倒,我怎么判断他用了多大劲?”

自从儿子入了孔门,老爸清闲多了。没事就换上新衣服,跟着十几个驴友去寻找诗和远方。河里泡个澡,跳个舞,K个歌。回家后儿子就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

这个享受,他跟孔子炫耀过。

老师听了悠然神往:“老弟啊,我也渴望这种悠闲生活,可没有你这么孝顺的儿子啊。”

三、

曾参正在山上打柴,忽然心中一疼,急忙扔下柴刀往家跑。

在路上,曾参想:“从老爸死后,老妈越来越爱咬手指了,还一次比一次咬得狠。这还让不让我工作了?”

原来他们之间有母子连心的感应,老妈身上一疼,曾参的反应就加倍。

此事载于24孝的《啮指痛心》,排位第三。一介布衣,仅次于舜帝的《孝感动天》和汉文帝的《亲尝汤药》。

回家一看,老妈的麻将正打得兴起,听到他的脚步声,头也没抬:“我啥事没有,就是肚子饿了,快点做饭去。”

顶着大孝子的名头,曾参憋着一肚子火也不敢发出来,只能心里哀叹:“可怜我的柴刀和一捆干柴还在山上,不知便宜了哪个王八羔子。”

母亲的刁钻是出了名的。去年她生病咳嗽,妻子给婆婆蒸了个梨子。母亲一尝,破口大骂:“没蒸熟啊,你想谋害我吧?”

跟着骂儿子:“你要不把她休了,早晚有一天,我会死在她手里。”

曾参无奈,只好遵从母命,从此不再娶妻。

史书记载:曾子“不离亲一宿于外”。晚上睡在母亲室外,随时听从折腾。

有个和曾参同名的杀了人。邻居跑来告诉他母亲:“你儿子杀人了,你快跑吧。”

母亲摇摇头:“笑话,我儿子咋会杀人?”

又一个传信:“你儿子杀人了。”老妈还是摇头。

第三个来报信时,曾母大惊,连大门也不敢出,忘了老胳膊老腿,一个箭步窜上后墙。落地时却没有经验,大腿跌了个粉碎性骨折。

医院里,曾参埋怨:“就算杀了人,你也得给我找个律师辩护一下啊,为什么要逃?”

母亲呸地一声:“想让我陪你一起砍头啊?没门。”

四、

庄子有篇文章描写曾参:

曾子讲学时,穿的棉袄全是破洞,冷风一吹,烂套子四处乱飞。耕地时,手冻裂了,拉拉袖子就露出了手肘。脚底板都生满老茧,鞋后跟磨透了也没感觉。三天吃不上一顿饭,也不觉得饿。

庄子表扬说:一个人真有修养,就不在意穿着打扮;内心通透,不会贪图物质需求。

曾子看后,只能心中暗骂:“老子的经济条件达到了,咋会受这穷罪?”

曾参并非找不到工作,史记:齐国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全被他拒绝了。

不是他不想高官厚禄,而是有苦难言。

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时,一次心中一痛,知道老妈又在咬手了。

他咬着牙忍受,好不容易挺过这阵,不料又是一阵巨痛。不由得脸色苍白,冷汗淋漓。

老师问他:“怎么吃个饭,你也咬牙切齿的?”

曾参遮掩着:“没事没事。老毛病了,以前也常犯。”

刚说完,一股绞痛袭来,咕咚摔在地上。同学们围过来,连掐带揉。

他苏醒过来,老老实实地说:“估计我妈犯病了,我得赶紧回去。”

孔子:“隔着数千里呢?这里又离不开你……”

曾参:“花多少路费,耽误多少工作,我也得回去。”

心里说:“病不在你们身上,你们说得轻巧。再不回,我非死路上不可。”

老师感动地说了句话:“曾子至孝,情感万里。吩咐弟子们:把这四字记下来,写到《论语》里。”

史书中没有记载曾母得了什么病,只留下四个字:思尔啮指。

想你了,让你常回家看看。不回心转意,我就不停地咬指头。

有这么个老妈活着,你还怎么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