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史家巷(一)人文小巷闹市藏

 吴越尽说 2020-06-03

苏州史家巷(一)人文小巷闹市藏

作者:吴跃进

史家巷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城市中心地带,东面是平江路历史街区,南面是玄妙观和观前街,北面是北寺塔,是藏在繁华商业街和古城旅游景区的幽深小巷。一些来苏州的游客游玩这些景区后,总会折入史家巷,领略一下古城深巷僻静的同时,喝一碗糖粥,看一看花鸟,歇歇脚,这条小巷提供给游人放慢脚步、调整状态的去处。如今小巷不再安逸宁静了,也很热闹。

小巷长三百多米,宽仅三米,东西向,东起临顿路,有一座“善忠桥”跨过临顿河把临顿路、温家岸及小巷连接起来,西至皮市街,过皮市街对直是闾邱坊巷,一直通到人民路接驾桥。巷虽小且并不出名,却有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两座控制保护建筑,还有苏州十大名井之一的“坎泉井”;闻名遐迩的皮市街花鸟市场、姑苏区非遗传统小吃“潘玉麟”糖粥摊、苏州刺绣厂也在这条小巷里,给不少到过小巷的游人留下不错的印象。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史家巷

我家老家就住在史家巷中段、刺绣厂的对面,与雅园里连通的小夹弄里。雅园里也是东西向的,与史家巷平行,东面通到书院弄,西面是大新巷,出大新巷就是旧学前。我们家原来住在旧学前牛角浜里的社坛巷,1998年搬至史家巷。我十二岁随父母和全家从苏州城里下放到吴江农村,之后在吴江读书、工作、成家直至现在,对苏州的大部分记忆停留在12岁之前,我妈告诉我要搬家时,我第一次听说史家巷这个巷名,在哪里也不知道。

▲我家就在这条夹弄里

其实史家巷离社坛巷不远,我妈说为了让我爸去第四人民医院看病配药更近点才搬家的,对于患有严重慢性病的父亲来说,发病时少走几百米路也要好很多。我每年回苏州看望父母仅几次,每次也仅住两、三天,那时对街巷及周边无暇探究,史家巷的家被我称作“老屋里”。直到现在,当我退休后才对史家巷有了更多了解。

▲史家巷中段,上图是向西看,下图向东看

史家巷古时称“县后巷”,又名乐鼓巷,后因明代乡贤史鉴居住在这里而改名。史鉴(1434-1496)是明代吴中著名学者,字明古,号西村,人称“西村先生”,吴江盛泽人,其曾祖父史仲彬居住在盛泽穆溪(今黄家溪、史家浜一带),史仲彬有五子:晟、闵、昊、昌、昂,史鉴为长子长孙。他十二三岁就善写词赋,常常语出惊人,一生好读书,收藏古书无数,精于史学,对农业、水利、税赋等有很高的学术研究水平;但对做官没有兴趣,淡薄名利,江苏巡抚王恕曾引荐他做官都被他拒绝。论名望当时在吴中仅次于沈周。

▲史鉴石刻像(位列《沧浪亭》五百名贤祠)

传说史鉴爱穿古代服饰(古人也以复古为时髦),拖着布鞋,摇着佛尘,装扮得像个仙道。他的诗文敦厚不失优雅,别具一格,最著名的有游记《晴雨霁三游西湖》,光看这个书名就别有趣味,晴天、雨天和雨后三次与同道结伴畅游西湖,把西湖在不同天气里的美景记录下来,这篇游记被语文界列入必读名篇。另外他还著有《西村集》和《西村十记》,《西村集》被收录在四库全书。《吴门表隐》描绘他的住所“水竹幽茂,亭馆相接,十分雅致”。据说五十年代巷内还有一方绣衣坊石,在雅园门口,上刻“古绣衣坊旧址”,旁边有小篆“史公”两字。史家巷的巷名被沿用至今。

曾有网友忠告,同时代吴中有两位史鉴,同名同姓,另一位史鉴也是苏州人,弘治已未(1499)进士,曾做过河间知府,参与编纂《四库全书》。两位史鉴不可混淆。据潘君明著《苏州街巷文化》一书记载:居住在史家巷的史鉴确为“西村先生”。

▲史鉴的“西村集”卷一

▲史鉴手迹首次发现于日本

史家巷历史悠久,浸润了历代人文。中唐时期,享有盛名的三位大文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先后担任苏州刺史,都曾居住在这条小巷里。韦应物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至贞元七年(791年)任苏州刺史、白居易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至次年任苏州刺史、刘禹锡于唐文宗太和五年(827年)至太和八年(830年)任苏州刺史。三位文豪不仅文采遍播吴中,而且造福百姓,被世代敬仰,苏州人将他们合称为“三贤”,后世城内多处建有“三贤祠”和“三贤堂”,现存“三贤堂”在苏州大学老校区文星阁旁。据传,史家巷内旧时也有一座“三贤祠”。

小巷东首的“忠善桥”俗称青石桥,想必原来是座石桥。宋代就有记载,宋《平江图》中名南新桥,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重修。明代改名为曹胡徐桥,原曹胡徐巷旁边有座众善桥,清初河桥均废,仅剩下史家巷口的这座桥。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改名为忠善桥沿用至今。1978年苏州刺绣厂出资拓宽,可通卡车。1980年加固重修,成为钢筋混凝土平桥,宽3.2米,长6.7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州刺绣厂机绣的服装、家纺、饰品和工艺品出口剧增,每天源源不断的产品从桥上通过,销往世界各地,那是这座桥最繁忙的时期。

▲小巷东首“忠善桥”

1999年9月重建,水泥桥面,花岗石栏杆,随着刺绣厂改制,如今桥上驶过最多的变为私家轿车,而忠善桥始终服务于百姓生活,静卧在临顿河上。

桥、巷、井三景是构成姑苏小巷、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风貌,接下来自然要说到史家巷的“坎泉井”。水井在过去是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设施,因为河水易泛滥受污染,而井水是地下深水,水质相对稳定。你在苏州街巷穿行,猛不丁就可以在墙角、街面、甚至岔路口看到各式各样的井。

据记载,在清代,人口不足20万的苏州城区有2万多口井,平均不到十人即拥有一口井,足见井对苏州人民的重要性。苏州建城历史二千多年,但据考古发掘,苏州地区水井的历史长达有五千多年。1974年澄湖围湖造田,发掘出五百多口水井。到解放初期,全城还有九千多口井,而到了2005年,据文保部门统计仅剩1000口左右,其中大约只有30%还能正常使用,其他的基本都废弃了,而且偷盗古井圈的情况时有发生。但1000口古井,这数字依旧让人惊叹。

▲这就是苏州十大名井之一的“坎泉”三井

苏州的井又分为三种类型:官井、私井和义井。官井为官方所挖,为数更多的私井深藏于私宅园林之内。义井为社会人士捐建或民间集资开凿,市民公社井即属后者。打井在过去其实是一件造福邻里的善事。井多的城市民间善举一定蔚然成风。

而史家巷的“坎泉”井就是一座义井。井位于史家巷书院弄口,一共三口,成品字形排列。1936年乡绅陶耕荪为母亲做寿,那年正逢干旱,为此他用得到的寿资用来凿井,以惠邻里。但苦于找不到适当的地方,当时冯桂芬的后裔冯公湛知道后鼎力相助,让出祖祠照墙边的空地建井,留下了感人的《坎泉记》石碑,碑文详尽记述了建井经过,赞颂了邻里互助的美德。碑文较长,不再抄录。

▲这是在井坛边嵌在民居墙里的“坎泉记”石碑(字迹已模糊)

▲井对面就是苏州市文保单位冯桂芬祠(苏州刻字厂原址),以后我会详细介绍。

可惜在新世纪初,一个井圈被盗。后来,有关部门从临顿路上一家机械厂移来一个古井圈盖上,所以三口井中有一口的井圈是不同的,这个井圈上刻有宋朝嘉定年号(1208-1224),是个古物。井圈铭文:坎泉,岁次乙亥(1935年);义井嘉定十二(1219年)年二月 日题,府建顾氏一力开建。“坎泉”在2005年被评为苏州市十大名井之一。

▲从别处移过来的井圈是古物

▲这是苏州市文物局设立的“保护牌”,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题写“保护古井,留住历史”。周围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如今,井水依然清冽,用水的人们还是络绎不绝。冬天井口冒着热气,让喜欢放开手洗的大妈们洗得痛快;夏天,更是人们边洗边消减酷暑的好地方。岁月让井沿绳索磨出的凹痕,深深地刻入花岗石里。使人回忆过去那种充满人情味的市井生活,人们围在一起乘凉、聊天,家长里短,无话不说,没有猜疑,也不隐瞒,邻里间的友谊可以延续到后代。因此,井是一个符号,真的能代表家的概念,所以自古就有“背井离乡”这一充满乡愁的成语。我也是一样,回到苏州看到“坎泉”就马上到“老屋里”了。

 未完待续。

写于2017年10月2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