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跪着教书!

 若谷v1vaql7qzc 2020-06-03

老师若跪了,万里长城就毁了

——萍老师


文 / 萍老师     图片来源 /  支持CC0协议

吴非老师曾著有一本书,书名《不跪着教书》。他说,中国首先要有铁骨铮铮的老师,教育辞典里才配有“铸造”这个词。中国是一个跪拜了几千年的民族,这一代的教育,理当直立而抖擞。

不跪着教书,我们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起:

这一跪

2014年,上海宝山区通河中学,某女老师被高二男生持铁锤追打,头破血流。人高马大的学生像追赶一只弱羊那般,追赶着他的老师,人神共愤。孩子,你在茂盛年华对于老师的伤害,谁帮你从一生的记忆中抹去?

但人界还有更恶劣的虐师暴行,是逼老师下跪。

悲剧发生在江苏常州市的某民办学校,因为不满调皮的儿子被老师罚坐,他的恶爸爸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让老师在三秒之内给他儿子下跪,他盛气凌人地读秒:1,2,3……老师真的跪了,这一跪,刷新了中国教育的屈辱史!

当打人学生安然无恙地回到讲台下坏笑,当施暴家长吹着口哨扬长而去。身后,老师的高贵头颅便再也无法抬起!

老师的骨头

我们是个巍峨壮阔的伟大民族,老师若跪了,万里长城就毁了!

从私塾到学校,师者的风骨,历来都和知识一样重要。教育既要有博爱的品性,亦要有昂然的仪态。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是一种师者的风范,它同样会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与高贵灵魂。

1922年10月17日,北大的那场讲义风波,面对几百个愤怒学生的围攻,蔡元培捋起袖口,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然后满脸青筋地步步进逼,学生旋即溃散。

这民国师者的威仪,今安在?

在学生面前挺拔不屈,这是教育工作者的骨头。骨头不要,血肉焉存?

教育,不能没有教训

所以,为了保全师者的风骨,教育不能没有教训。

我曾读过一篇教师的博文:“我的学生在课堂上骂我Sb,我回骂!那一刻,我心静如湖,爱他如初。因为,骂他就是教育!我有责任警告孩子,这个世界不是任你拉弓射箭的狩猎场,骂人要被人回骂,打人也要被人痛打……

这是一篇有痛痒的教育文章,读罢五味杂陈,乍看不对,细思又没错!老师与学生对骂,气量不大,也很不雅。但此时此刻,最有效的教育,难道不是让他领教撒野的代价吗?

在这位老师的彪悍作派之下,至少,育人初衷还是务实的。学校教育的功能,就应该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度演练,为什么要等孩子涉世之后才明白——哦,骂人要被回骂,打人要被痛打!

对于熊孩子的过错,无限包容比有度惩戒,要可怕得多。

自由国度的戒尺

我们发现,越是在崇尚自由的国度,越是戒尺高悬。因为,享受自由恰恰是以遵守秩序为基体前提的。

犹记得新加坡教室里的那把戒尺,它不是教育的刑具,它是教育尊严的一种宣誓。在欧美,对于教育体罚的制度之争从未停止,但他们纠结的从来都不是要不要体罚,而是对于度的拿捏。

是的,我们要为任何一种自由,都备一把戒尺。

当然,教师不是枪棒教头,惩戒亦非打骂施暴,这把尺子丈量的是一种伦理精神,它为学生树立内心的敬畏。关于教育的大词浩如烟海,感恩、博爱、恒心、坚强……如果要问一个孩子失去什么最可怕?

敬!畏!

如果爱,请真爱

因为爱所以痛。我们亲历无数的教育悲剧,对于不存敬畏的学生,欲教又无法,欲罢又不能,常常错失教育的黄金时机。

普天之下,有一种传唱已久的教育真谛,说教育就是爱,多么诗情画意多么温文尔雅!可教育的真爱到底是什么?仅以爱的名义,包容他们漠视道德底线的野蛮生长吗?显然,这不是教育的初衷。

如果爱,请真爱!真爱宠而不溺,真爱责而有当。如何在现行的教育生态下,用智慧,启发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仍以爱的名义,深思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