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车马的概念与结构

 兰博2000 2020-06-04

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到六国的时候开始有单骑,苏秦所云“车千乘,骑万匹”是也。春秋时代可能有骑马的事,但那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渐渐兴盛起来。

古代车马的概念与结构

古代马车

所以先秦典籍常见有车马并举。例如《诗经·唐风·山有枢》说:“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论语·公冶长》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当然,马车之外还有牛车),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这是说乘肥马驾的车。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古人说“服牛乘马”,可见马车之外还有牛车。马车古名小车,是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大车,一般只用来载运货物。

古代车马的概念与结构

古代牛车

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这是乘人的部分(所以,后世轿子也叫肩舆)。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乘车的人从與的后面上车。《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sui)”,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用的。

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男人立乘,女人不立乘。)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做輢(yi)。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扶手,叫做式(轼)。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式俯首的姿势表示敬礼,这种致敬的动作也叫做式。所以《檀弓》说:“夫子式而听之。”一般车舆上有活动装置的车盖,主要是用来遮雨的,像一把大伞。

车轮的边框叫辋(wang),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毂(gu),毂是用来穿轴的,辋和毂成为两个同心圆。《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叫做“辐辏(cou)”,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古代车马的概念与结构

车舆结构图

车轴是一根横梁,上面驾着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作辖,辖的作用是固定车轮,不让车轮外脱。辖是个很重要的零件,所以《淮南子·人间训》上提到“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后来引申为管辖的意思。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叫軎(wei),又叫轨。《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说:“济盈不濡轨。”古人常乘车渡水,这是说济水虽满并没有湿到车轴头,意思是水位不到半轮高。轨的另一个意义是指一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引申为两轮在泥道上碾出来的痕迹又叫做辙。《礼记·中庸》所谓“今天下车同轨”,并不是有人把天下的车辙大小都规定下来,而是规定了车子的统一尺寸,车轮的轨辙就自然一致了。

古代车马的概念与结构

车马结构图

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开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辕,是驾车用的车杠,后端和车轴相连。辕和辀(zhou)是同义词。区别来说,夹在牲畜两旁的两根直木叫辕,适用于大车;驾在当中的单根曲木叫辀,适用于小车。所以《左传·隐公十一年》说:“公孙阏(e)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

车辕前端驾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叫作轭(e)。轭和衡是同义词。区别来说,轭用于大车,衡用于小车。

车辕前端插上销子和轭相连,叫做輗(ni)。輗和軏(yue)是同义词。区别来说,輗用于大车,軏用于小车,所以《论语·为政》说:“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兵车情况不同,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叫做车右。一般兵车则是御者居中,左边甲士一人持弓,右边甲士一人持矛。

古代车马的概念与结构

四马驾车图

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一说服的左边叫骖,右边叫騑(fei)。笼统地说,骖和騑是同义词。两边的骖马是控制马车方向的,向左拐,驭手就收紧左骖马的缰辔,右拐反之。中间的服马是拉车的主力,骖马起着辅助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