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永声树 2020-06-04

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段可贵的记忆,1957年费德里科· 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便是他对妻子茱莉艾塔·玛茜娜最甜蜜的回忆,之所以会拍这部电影,源于几年前费里尼对于有点疯癫又不可侵犯的小女孩的执念,当时的费里尼还是罗西里尼的御用编剧,知名演员玛尼亚妮有一次在餐厅偶遇费里尼,请求他给导师罗西里尼写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要求是“让人落泪让人笑,有点新写实主义但讨人喜欢,像战前的美国电影那样,还应该对社会提出一个有力的控诉,但暗含着希望,不计任何代价,一定要有一首感人的罗马小曲”。

于是,费里尼根据这个要求完成了《卡比利亚之夜》的初稿,一个带有侵略性的感性妓女遭到男友的抛弃,获救后又在夜晚散步时遇到电影明星与情人发生争执,明星一气之下将妓女带回家,却在此时遇到情人的来访,情急之下的妓女在浴室睡了一晚,明星在第二天早上强塞了几千里拉给她,让她离开了这栋豪华的居所。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可惜的是,这个故事没有引起玛尼亚妮的兴趣,而对另一个故事《骗子》情有独钟。几年之后,当1952年费里尼成为了《白酋长》的导演,他用三分钟的时间塑造了两名有着温暖人性的妓女,安抚着情感上受到伤害的女主旺达,其中一名妓女成为了卡比利亚的雏形。1953年,费里尼在拍摄《骗子》时发现一个简陋的小木屋,脏乱的环境中坐着一个女人,费里尼连续几天的送餐拜访消除了她的顾虑,向费里尼讲述了她生命中残忍丑陋的事实,这位“无足轻重”的女人叫做旺达,构成了《卡比利亚之夜》中卡比利亚在影片中最好朋友旺达的形象。卡比利亚被男友推入水中的桥段则是当时报纸报道的真实事件,唯一不同的是这位女子就此死去,没有了再次翻身的机会。

以上这些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影片的构架思路,也说明本片并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里面的每个人物和细节都有现实中的出处,由此引发我们对于卡比利亚悲剧命运的思考。本片属于费里尼过度时期的作品,其中可以发现他在此后日臻成熟的梦境表达,本片包含了他对马尔克斯和卓别林的致敬,也彰显费里尼对于幸福人生的憧憬、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对冷酷社会的有力控诉,《大路》为其带来了国际声誉,但最能表达其内心真实想法的莫过于《卡比利亚之夜》。

今天,我将通过卡比利亚故事的表象呈现、逻辑框架和精神内核三个层面来分析下费里尼对人生的体悟,由此加深观众对他的了解认知,启发观众能透过故事表象更深入地思考。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01、卡比利亚的表象呈现:马尔克斯笔下埃伦蒂拉的再现,关于幸福人生与悲情命运的巧妙转嫁

卡比利亚曾在《白酋长》给我留下了深刻,当她醉醺醺地在寒冷深夜抚慰一个孤独患者的心灵时,我曾无限感慨人生的温暖,而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她会与本片产生情节上的关联。卡比利亚可以用来指代所有生活中有着不幸经历的女性,完成了悲情命运与幸福人生的巧妙嫁接。

首先,卡比利亚是一名妓女,但她与传统认知中的风尘女子截然不同。她有着纯净的心灵,容易相信别人,对爱情抱有最美好的期许,所以在影片中受到了三个男人三次完全不同的欺骗,但却并未丧失对幸福人生的追求,让我们感受到世态炎凉中的一丝暖意。

其次,卡比利亚堕落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个人,而是时代和环境造就的产物。当她十四岁时,她的母亲逼迫她接客,由此成为她一生中唯一具备的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接客才能更好的生活。对于卡比利亚来说,她意识到了这种行为的可耻性,所以在和奥斯卡谈恋爱时,她极力避免暴露自己的职业,她视这份职业为通向幸福人生的阳关大道,当奥斯卡向她求婚时,她无法抑制住内心的喜悦,宛如一位清纯的少女。妓女腐化了她的身体,却从未玷污她的灵魂,因此她不断强调自己是“有房子的”,拥有独立住宅意味着她与身份低下的流浪者构成鲜明区别,经济的独立让她具有更强的自信,以此来掩盖自卑的心理状态。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一书中曾经刻画了一位同样凄惨的女性命运,温柔善良的埃伦蒂拉是一位14岁的少女,因为她的不小心导致意外引起火灾,烧毁了祖母的房子,祖母为了让她赔偿损失,逼迫她通过“接客”进行偿还。这一形象其实早在《百年孤独》中就有体现,当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开始性生活时,第一个投入的怀抱便是埃伦蒂拉,因为只有在埃伦蒂拉身上,他才能感受到活着的价值,与其说他在发生关系,不如说他在寻求心理上的安慰。而根据马尔克斯介绍,埃伦蒂拉是他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12岁小女孩,因为被强奸所以沦为风尘女,但那倔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意志给马尔克斯留下深刻的印象,埃伦蒂拉命运悲惨,却有着对幸福人生不懈的追求。卡比利亚可以视为马尔克斯笔下埃伦蒂拉的再现,她代表着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就算世界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这种境界让她始终保持着精神纯洁性,构成可歌可泣的崇高人格。

埃伦蒂拉在遇到爱情,选择义无反顾地投奔荒野,荒野象征着自由和未知,这种开放性叙事结局表现出马尔克斯对于埃伦蒂拉幸福归宿的不确定性,费里尼同样采用了同样的结局方式,当伤心欲绝的卡比利亚走入马戏团的小丑之中,在柔和的灯光下她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影片就此结束。在我看来,悲惨的命运永远无法泯灭善良的天性,卡比利亚还将继续追寻她的幸福人生,而她也注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02、卡比利亚的逻辑框架:对《城市之光》的成功致敬,运用梦境与结构主义产生连缀

费里尼在完成本片之时迎来了伯格曼《野草莓》的上映,在当时的世界影坛中,将梦境元素如此娴熟的使用,伯格曼是第一人,由此启迪着费里尼在之后拍出职业生涯巅峰之作《八部半》,但费里尼其实一直都有着梦境表达的思路,在本片中便能清晰可见,他通过结构主义与梦境连缀的方式,为我们打起了影片独具匠心的逻辑框架。

结构主义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于19世纪创立的一种方法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发展成熟,其中代表者就是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他将叙述理论分为了三个部分:叙事时间、叙事语式、叙事语态叙事时间指叙事者打破原有事件发生的自然状态,以不同的顺序节奏拼接起来。叙事语指叙述者与信息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叙述语态指叙事行为的主体。由于电影蒙太奇剪辑的存在,使叙述时间得以无限次的扩展,影片呈现出费里尼式的节奏,通过卡比利亚视角来观察整个世界的变化浅显易懂,代入感极强,观众丝毫不用担心电影语言的编码、转码、解读过程。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本片的节奏随着卡比利亚爱情发生的状态而随之改变,通过由现实转入梦境,再由梦境回到现实的方法掌控影片节奏,两段感情和结局构成了三次含义不同的梦境,由此形成欺骗与纯洁的二元对立。

第一次梦境:卡比利亚被男友乔治推入河中,她在获救后白天休息夜晚揽客,这时她迎来了梦境,坐上明星阿伯特的轿车,欣赏着华丽的表演,来到如梦如幻的豪宅,原本应该继续甜蜜的梦却因阿伯特女友的到来拉回到了现实。

第二次梦境:卡比利亚在教堂祷告之后来看催眠术,没想到认识了“政府官员”奥斯卡,当她与奥斯卡开始一次次约会后,奥斯卡提出结婚要求,兴奋的卡比利亚变卖了代表身份阶层的房子,陷入到梦境最甜蜜之时,带着墨镜的奥斯卡露出了谋财害命的真面目,此时梦境再次转为现实。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第三次梦境:当痛不欲生的卡比利亚遇到马戏团,她来到了一个梦境与现实的接壤处,这个梦境与之前两个截然不同,象征着生活的转机和欢乐的救赎,这个梦境是否会破灭每个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也许是仍然面对冰冷的现实,也许是寻觅到甜蜜的生活。

费里尼构思本片之时曾受到查理·卓别林《城市之光》的启发,纵观全片,我们会发现,卡比利亚正是卓别林式的流浪汉,她在夜总会动人的舞姿恰如卓别林滑稽的舞步,而卡比利亚与阿伯特的邂逅与《城市之光》中流浪汉醉酒之后认出他挽救的百万富翁如出一辙。影片最后,卡利比亚凝望镜头,露出对生活的憧憬正如“城市之光”的含义,代表着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和人性永存的善良。

卡比利亚和流浪汉都有着乐观进取的精神,他们容易相信别人,也愿意用真诚的微笑面对生活中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影片上映后,法国影评人还因此称呼卡比利亚为女版夏尔洛(夏尔洛是法国人对卓别林的昵称),由此可知,玛茜娜饰演的卡比利亚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卡比利亚已经成为城市边缘女性的化身。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03、卡比利亚的精神内核:孤独的意境氛围中流露着对城市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卡比利亚悲剧的源头在于残酷现实状况和美好幸福渴望之间的不对等关系,由此构建起边缘女性与城市精英的阶层对立。卡比利亚妓女的身份决定了她无法接触到心仪的男生,每一次禁闭的房门都预示着她在伤害中一次次孤独的守望。疗伤之后的再次出发又让人无比怜惜,在孤独的意境氛围中,观众们既能感受到悲剧的绝望,又能感受到乐观的希望,由此流露出费里尼对于城市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费里尼曾说“我一向很有兴趣研究孤独,观察孤独的人。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已自然而然地注意到,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打不进别人的圈子。在生活和在影片中,我一向对那些不合群的人有兴趣。奇怪的是那些处在圈外的人,不是太聪明,就是太愚蠢。不同的是,聪明人往往傲视别人,而笨人则往往遭人欺凌。在《卡比利亚之夜》中,我探讨一个被摒弃而仍旧自尊自豪的人。”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卡比利亚曾受到催眠而对一名叫奥斯卡的虚幻者产生感情,现实中出现的奥斯卡更像是借用催眠效果获得卡比利亚精神上的共鸣,他说“我们是两个孤独的生灵,彼此需要”,为何他就会发出如此感慨?联系到行骗的结果我们可知,奥斯卡每一次的台词都完全相同,利用孤独心理对爱情的渴望达到目的,受骗的绝不仅仅是卡比利亚一人,由此引申出城市边缘女性共同的特质:孤独心境。她们正是费里尼说的“太愚蠢又打不进别人圈子”的被欺凌者。

卡比利亚在两次感情受挫之后甚至出现了到教堂祈祷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同样不单是一个人的行为,午夜中高举宗教口号的圣徒,顾客中无法直立行走的老人,以及络绎不绝涌入教堂的朝圣者都暗示出孤独的心境。他们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信仰上,可结果呢,老人扔掉拐棍仍然无法前行半步,卡比利亚以为神灵显威证明仍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影片中的诸多细节表现出费里尼对边缘女性倾注的心血。卡比利亚第一次落水被救时,好心人说“他就像一只猫,有七条命”,这里不仅仅表明其大难不死的境遇,更暗示出她感情上的挫折,只要生命不息,对幸福的追求就不会停止。卡比利亚还拥有一个真正关心她好朋友旺达。现实生活中,旺达说“我的一生的确就像一部电影”,最终她孤独地死去,但费里尼却不忍断送这份美好的期许,所以在卡比利亚心中播撒着快乐坚定的种子,让她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面前开出最美丽绚烂的花朵。

《卡比利亚之夜》梦境与结构主义架构彰显边缘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

《卡比利亚之夜》通过梦境般的结构主义叙事方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实现了幸福人生与悲情命运的巧妙转嫁,完成了对马尔克斯和卓别林的致敬,卡比利亚纯真的善良给予她挫折之后继续寻找幸福的动力,她对爱情、幸福的追求是现实生活中底层女性的真实写照,卡比利亚不单单是荧幕中出现的一个形象,还隐喻着现实生活拥有纯洁心灵,勇敢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每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