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论【断舍离】 – 为什么断舍离是由日本人率先提出,并在日本风行

 阿敏哥O 2020-06-04

 断舍离是在2000年由日本人山下英子率先提出,在此后的七八年时间里通过她本人的践行和宣传,风靡日本。除了山下英子的大力宣传,更重要的是日本经济迅猛发展引发大量物品过剩,促使垃圾处理等环保制度的发展完善,从而加快了人们对断舍离思想的接受并付诸行动。

01

经济发展引发大气污染和环境公害


战后日本借助美国马歇尔计划

经过1945年至1955年10年的艰苦努力

从战后废墟中恢复到战前水平

60年代又以10%的速度迅猛发展

70至80年代进入稳定增长期

经济平均增长速度5%

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整个社会进入了大量生产(造造造)、消费(买买买)和废弃(扔扔扔)的模式

同时

随着工业生产的增多

非法排放随处可见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导致了大气污染和环境公害

02

环境问题倒逼环保立法

日本的垃圾处理经历了重视公共卫生、应对公害保护环境和构建循环型社会的三个阶段

起初

日本垃圾由个人或者民间垃圾处理行业的人员自行收集

人们只注重回收垃圾中有价值的废旧物资

从而导致在路旁或空地上胡乱堆积起大量垃圾

滋生大量蚊蝇,乃至传染病盛行

为此

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大气污染防止法》《水质污染防止法》和《废弃物处理法》等法律

同时加强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人力的投入

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统一治理

逐步改善了环境

进入本世纪后

日本政府又提出构建循环型社会的目标

通过彻底改变大量生产、消费和废弃式的经济体系

推进建立以3R(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生利用Recycle)为目标的循环型社会

同时

还制定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

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循环利用率和最终排放目标

努力争取实现最终零排放的目标

03

环保意识深入民心,断舍离盛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日本人的环保理念细致入微到近乎“变态”

尤其是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

饮料瓶要分瓶身、瓶盖以及塑料包装三部分

体温计、血压计、打碎的玻璃陶器等制品要包装好并贴上标签

在规定时间只能扔规定种类的垃圾

屡教不改者

将被处以不菲的罚金

大型家具、家电的处理要先打电话预约

随意丢弃是违法的

一件家具里压有木材、布料以及皮革

需要交纳费用请专业的回收公司处理

在东京

        一把椅子需花300日元

        一个餐桌900日元

        一个双人沙发1600日元

        一个自行车600日元

        一个皮包300日元

        一个电饭锅300日元等

很多外国人包括发达国家的外国人都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适应这些


了解了这些

是不是可以体会到日本人为物所累的境况了

是不是就能理解

为什么日本女孩子随身挎的名牌包包里面除了化妆品之外

还会有空瓶子等垃圾

现在

日本特别是东京这样的超大城市的街头垃圾箱明显减少

但卫生状况却更大改善

街道上增加了大量的“禁扔垃圾”和“禁止步行吸烟”等

以前经常看到的烟头几乎再也找不到了

断舍离

就是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断”(守住入口)“舍”(打开出口)的循环

从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

为什么断舍离的思想是被日本人率先提出且盛行于日本社会了

04

中国,断舍离势在必行

日本经历了50年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

在我们中国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

迫在眉睫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必须切实加快进程

可喜的是

垃圾分类2019年已经在上海率先实施

2020年北京也即将实施

可见中国也在加快改善环境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为个人

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物品的断舍离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并进而减少垃圾产生

尤其此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

更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加快我们在物品层面的断舍离

- The End -

相关文章:

初涉【断舍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